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拆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3:11:56
  • 《再见,老屋》
  • 老屋即将被拆了。我静默在老屋面前,面对满目斑驳而又巍然挺立的老屋,不禁潸然泪下。我对老屋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因为它承载了我童年的欢乐和梦想。

    就在春节前,老家接到通知,漳龙高速扩容工程即将动工,老屋在拆迁之列。春节的喜气还未散尽,大红灯笼依然在老屋楼顶装点出一派和谐安详的气氛。而今,庞大的工程车已然停靠在老屋门前,被铲去一半的篱墙默默地站在我们的面前。与老屋告别的日子显然已经不多了,不舍的浪潮一阵阵地涌上我的心头。

    老屋是座坐北朝南的两层瓦房,是闽南山区典型的土楼建筑,由红土夯筑而成。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却也依然牢固如初。听爷爷说,这老房子是从曾祖父那代开始居住的,就一直留到了现在。记忆中,老屋总有左邻右舍来串门,虽是老房了,但里头还是其乐融融的。

    我就出生在老屋,妈妈就在老屋坐的月子。童年的我是在老屋院子里长大的,天天与长满青苔的青石老井、圆润光滑的鹅卵石地面为伴。我和爷爷常在庭院前细品月光之美,任由月光挥洒一身。爷爷总会轻吟着那几首琅琅上口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时爷爷教会了我很多关于月亮的古诗,月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圣洁的光。桂花飘香之时,我们还会小心摘下那一颗颗小朵儿,那淡淡的馨香,总是沁人心脾,至今仍萦绕心头无法忘却。

    最喜闽南细雨中的老屋,呈现一派古朴、澄碧的幽静,颇具江南雨巷的味道。我有时会躲在屋内细听雨点轻打青石瓦的声音;有时会站在窗前,看雨丝密密斜斜地飘洒着,顺着窗棂像珍珠似的串串落下;有时我会闭着眼睛静静享受着细雨带给老屋的安宁。

    童年快乐的时光很多是在老屋的院子里和小伙伴们度过的。我经常会与邻家的孩子在这老屋跑上跑下,玩着各种不同的游戏。老屋虽然不大,但能躲的地方却也很多,听着窜上楼时木梯发出的咚咚声,藏着的身子总会蜷缩得更紧。突然间,当一张熟悉的面孔突然出现在眼前,这时总会大惊大叫起来,随后总会伴着一阵阵欢快的笑声。累了倦了,我们就爬到老屋的露台,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清爽。轻轻一闭眼,那种闲暇又美好的时光种在了心头。

    那时的老屋,并不孤单。

    七岁那年,我随着爸妈来到了城里。认识了老屋外的高楼大厦,认识了村庄外的繁华,认识了围墙外的灯红酒绿。我远离了老屋,留在了喧嚣的城市。我开始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穿梭,开始在电脑前敲击着寂寞的时光,开始在寄宿制学校奋力编织大学的梦想。那曾经守候我的老屋,陪伴我长大的老屋,还有那些人、那些事都被时光渐渐淹没。

    每一次的故乡行,是我与老屋亲密接触的最美时光。十年过去了,爷爷奶奶都已上了年纪,岁月在他们的身上刻下了丝丝印痕,与老屋一道留下了沧桑和古朴。月光依然如此皎洁。每次,我们一家人的回来总给悄然冷清的老屋带来生气和闹热,爷爷总会上下打量着我,说我出落不凡;奶奶总会忙上忙下,准备着她那儿孙最喜欢吃的农家饭菜。听人说,在那朦胧的月光下,在那凄迷的雨丝中,两位慈祥的老人时常会站在老屋的楼上,眺望远方,那大山的山口出处正是儿孙们出行的地方。

    忽然想起《多情自古江南雨》中的那句“站在廊棚下,听滴滴答答的雨打在古老的琉璃瓦上,打在青石板上”。看着眼前的被铲倒的篱墙,我多想多想再于那古朴的老屋里听听滴答滴答的雨点声,多想在和小伙伴再玩玩那童年的游戏,多想再多看一眼那陪伴我长大的老屋。爷爷擦了擦眼,轻轻地拾起了那掉落地上的桂花朵儿,轻抚着我的头:“乖孙,这老屋陪爷爷走了一生,看着爷爷长大,娶媳妇,生儿子,然后再有了你,如今要造路,我这老党员要带头响应啊,哎,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爷爷的情怀啊!”不觉间,他那黝黑的脸上已有了泪珠的痕迹。

    夜色降临,大伯崭新的小洋房里亮起了灯,我站在老屋前却迟迟不肯离去。

    那些温暖的回忆仍然徘徊在我的脑海。老屋仍然静静的站着,那里面有我的欢声笑语,有爷爷奶奶的蹒跚的身影,那老井,那鹅卵石,那屋檐下的燕巢,依然历历在目,那青瓦木檐,仍旧在月光下发出泛白的光。而老屋也在用它挺拔的身姿告诉我们:这世界,它来过。

    再见,老屋。我想来年,我定会写下诗篇,纪念曾经的你。

  • 《斑驳的回忆》
  • 家里的老屋要被拆了,因为它确实太老了,过了一个老屋该有的保质期,于是在那样一个普通的小村里都显得突兀。墙上坑坑洼洼的,用手指都能抠下点泥来。就是在这样的墙里面,我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六年。妈妈在它被拆之前回去了一次,把里面的东西理好,我很庆幸我和她一起回去了,有机会梳理一下我那零碎的回忆。

    回忆这个东西,因为远,只能断断续续的,就像老屋的墙,因为泛潮,大块的白色脱落,斑驳的,远看似乎还完整,其实很多地方,都无法恢复。

    前后门的门槛中间早已凹下去了,带着各种裂纹,边上的几级水泥台阶,也被雨水和泥浆洗礼得不成样。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站在门槛上面,喜欢站在上面后,比同龄人高几公分的小满足,然后带着这种小满足尽量踮着脚尖俯视他。门槛怕是那时候被我踩矮的吧。

    表婶家的哥哥去参军要和我告别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站在后门的门槛上看着他,但发现还是需要仰头看他,便又强迫他蹲下,然后才开始听他说话。但是并不知道他究竟是要去干什么,只是觉得他一身军绿色的衣服像是警察,那时候也不知道警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只觉得大概很厉害吧,就只是很高兴的点头,然后告诉他,回来的时候要教我武功,要帮我打欺负我的人。

    现在还记得表哥那时候的反应,他本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眨着两只眼,听到后笑着半踮脚尖伸手想揉我的本就杂乱的头发,我习惯性地避开,然后伸出手反击,于是他就坐在了刚下雨积下的一滩水里,用能杀人的眼神看着我。而我呢,从没反击成功过的我,带着各种得意神色,更努力的踮起脚尖,用欠扁眼神看着他。

    厨房和卧室之间隔着那么大一个客厅,还有一条走廊,黑咕隆咚的走廊,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甚至讨厌这样的设计。很多次早上醒来,听着诺大的空间就只有自己衣服间摩擦的窸窣声,总是恐惧地尽量不动,但很快又因为害怕死气沉沉的寂静,迅速打理好自己开门逃离。

    记忆中,不知是梦还是现实,某次醒来,出于对独处的惧怕,大声的喊着妈妈,声音那么大,几乎把自己耳膜整破了,甚至在停下来的时候,能听到各种嗡嗡声在耳边嘈杂地响着,不知道喊了多久,没有仍何回应。但是到后来,却又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了,无论怎样的张大嘴,试图喊出声音来,都没有用,哪怕是一点嘶哑的啊啊声也没有。于是那时似乎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坐在床上,叫得歇斯底里,但画面却似乎被谁按了静音,只看得见张的大大的嘴巴,整个画面静得像是凝固了。

    卧室里有通向阁楼的小梯子,上面布满了灰尘,像是静静立了几个世纪那么久,小时候一直是不敢爬的,因为阁楼上是用来养蜜蜂的,也因为害怕爬的时候掉下来,但那次面对更有可能让我掉下来的古老的梯子,还是决定爬了,梯子不断发出吱吱声表示抗议。阁楼上的灰尘,是梯子上的几倍,每一步都能留下一个灰蒙蒙的脚印,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箱子,那个承载了我童年的箱子,我的玩具熊,我的小碎花帽子,我的小书包,边上还有掉了一个轮子的小三轮车,从那个轮子上可以看出我那时骑它骑得多疯狂,现在却把它们都留在了这里。很想把它们都带走好好珍藏,却发现因为屋顶漏雨,整个箱子都发霉了,于是完全失去了带走它们的心情。

    小碎花帽子,事实上它并不是我的,是姑姑的比我大一岁女儿的,是作为我的我的战利品存在的。

    那时候,我和姑姑的女儿是死对头,她没有姐姐的谦让,我没有妹妹的可爱,我们最多的是斗嘴。碎花帽子事件的原因,是我在一次面红耳赤的斗嘴中失败,躲在房间里关着门生闷气,而她却趁胜追击,去找爸爸说她要吃米糕。

    爸爸并不知道我们刚发生的战斗,过来叫我从房间里拿点米糕出去,却无心地加了句“给你姐姐吃”,有了这句话,我怎可能乖乖地听话呢?爸爸见我没反应,就来敲门,并责备“我叫你都没听见啊”,这句话成了压到我理智的天平的最后一更稻草。

    于是我开始哭,并且死死的抵住门,有什么用呢,爸爸轻轻的就推开了,看我哭得稀里哗啦,一脸的诧异,我却不管,又拼命地把他往房间外推,大哭大叫“她是谁啊,凭什么吃我的东西,你是他爸爸还是我爸爸啊,把她赶出去啊!”

    巨大的动静很快引来了厨房里的姑姑,于是我就从她那里得到了她的新帽子作为安慰,然后我就很没羞地戴着帽子不断从她边上走来走去,尽管我知道她正因为帽子和她妈妈闹别扭。

    厨房里早已是一团乱,墙角上的蜘蛛丝,锅子上的锈迹,都足以说明它的主人离开它有多久。但就是在这个一团乱的地方,儿时的我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文字。

    那时候妈妈正在烧饭,我在边上闲得无聊,从灶里抽出一块木炭,开始在地上乱涂乱画,才刚入幼儿园的我,为了显示自己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尽我所能画了一个最像矩形的图案,又在里面横横竖竖的加了几笔,并要求妈妈鉴赏一下。其实当时都想到妈妈会有什么反应了,但没想到她是用惊喜的语气地感叹“好厉害啊,是一个‘母’字嘛,不过有一点不标准啊”,然后在边上写了一个标准的,当时的我,虽然已看出了两个符号的千差万别,当还是骄傲地享受这个赞叹。同时,还不太知道文字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的我,就死记硬背地把那个“母”字记了下来。

    后来,很努力地想在蒙了一尘灰的地上,找出当年两个字的痕迹,却只是徒劳。

    可是老屋终究还是要被拆了,远远的看过去,边上立着的都是白白的新刷好的房子,只有它灰蒙蒙地蹲在那。我想很久以前,当老屋还是新屋的时候,它也那么骄傲地挺立过吧。

    妈妈说新房子可以由我来设计,她说我的房间,自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可是,能弄成原来那个样子吗?

  • 《斑驳的回忆》
  • 家里的老屋要被拆了,因为它确实太老了,过了一个老屋该有的保质期,于是在那样一个普通的小村里都显得突兀。墙上坑坑洼洼的,用手指都能抠下点泥来。就是在这样的墙里面,我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六年。妈妈在它被拆之前回去了一次,把里面的东西理好,我很庆幸我和她一起回去了,有机会梳理一下我那零碎的回忆。

    回忆这个东西,因为远,只能断断续续的,就像老屋的墙,因为泛潮,大块的白色脱落,斑驳的,远看似乎还完整,其实很多地方,都无法恢复。

    前后门的门槛中间早已凹下去了,带着各种裂纹,边上的几级水泥台阶,也被雨水和泥浆洗礼得不成样。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站在门槛上面,喜欢站在上面后,比同龄人高几公分的小满足,然后带着这种小满足尽量踮着脚尖俯视他。门槛怕是那时候被我踩矮的吧。

    表婶家的哥哥去参军要和我告别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站在后门的门槛上看着他,但发现还是需要仰头看他,便又强迫他蹲下,然后才开始听他说话。但是并不知道他究竟是要去干什么,只是觉得他一身军绿色的衣服像是警察,那时候也不知道警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只觉得大概很厉害吧,就只是很高兴的点头,然后告诉他,回来的时候要教我武功,要帮我打欺负我的人。

    现在还记得表哥那时候的反应,他本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眨着两只眼,听到后笑着半踮脚尖伸手想揉我的本就杂乱的头发,我习惯性地避开,然后伸出手反击,于是他就坐在了刚下雨积下的一滩水里,用能杀人的眼神看着我。而我呢,从没反击成功过的我,带着各种得意神色,更努力的踮起脚尖,用欠扁眼神看着他。

    厨房和卧室之间隔着那么大一个客厅,还有一条走廊,黑咕隆咚的走廊,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甚至讨厌这样的设计。很多次早上醒来,听着诺大的空间就只有自己衣服间摩擦的窸窣声,总是恐惧地尽量不动,但很快又因为害怕死气沉沉的寂静,迅速打理好自己开门逃离。

    记忆中,不知是梦还是现实,某次醒来,出于对独处的惧怕,大声的喊着妈妈,声音那么大,几乎把自己耳膜整破了,甚至在停下来的时候,能听到各种嗡嗡声在耳边嘈杂地响着,不知道喊了多久,没有仍何回应。但是到后来,却又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了,无论怎样的张大嘴,试图喊出声音来,都没有用,哪怕是一点嘶哑的啊啊声也没有。于是那时似乎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坐在床上,叫得歇斯底里,但画面却似乎被谁按了静音,只看得见张的大大的嘴巴,整个画面静得像是凝固了。

    卧室里有通向阁楼的小梯子,上面布满了灰尘,像是静静立了几个世纪那么久,小时候一直是不敢爬的,因为阁楼上是用来养蜜蜂的,也因为害怕爬的时候掉下来,但那次面对更有可能让我掉下来的古老的梯子,还是决定爬了,梯子不断发出吱吱声表示抗议。阁楼上的灰尘,是梯子上的几倍,每一步都能留下一个灰蒙蒙的脚印,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箱子,那个承载了我童年的箱子,我的玩具熊,我的小碎花帽子,我的小书包,边上还有掉了一个轮子的小三轮车,从那个轮子上可以看出我那时骑它骑得多疯狂,现在却把它们都留在了这里。很想把它们都带走好好珍藏,却发现因为屋顶漏雨,整个箱子都发霉了,于是完全失去了带走它们的心情。

    小碎花帽子,事实上它并不是我的,是姑姑的比我大一岁女儿的,是作为我的我的战利品存在的。

    那时候,我和姑姑的女儿是死对头,她没有姐姐的谦让,我没有妹妹的可爱,我们最多的是斗嘴。碎花帽子事件的原因,是我在一次面红耳赤的斗嘴中失败,躲在房间里关着门生闷气,而她却趁胜追击,去找爸爸说她要吃米糕。

    爸爸并不知道我们刚发生的战斗,过来叫我从房间里拿点米糕出去,却无心地加了句“给你姐姐吃”,有了这句话,我怎可能乖乖地听话呢?爸爸见我没反应,就来敲门,并责备“我叫你都没听见啊”,这句话成了压到我理智的天平的最后一更稻草。

    于是我开始哭,并且死死的抵住门,有什么用呢,爸爸轻轻的就推开了,看我哭得稀里哗啦,一脸的诧异,我却不管,又拼命地把他往房间外推,大哭大叫“她是谁啊,凭什么吃我的东西,你是他爸爸还是我爸爸啊,把她赶出去啊!”

    巨大的动静很快引来了厨房里的姑姑,于是我就从她那里得到了她的新帽子作为安慰,然后我就很没羞地戴着帽子不断从她边上走来走去,尽管我知道她正因为帽子和她妈妈闹别扭。

    厨房里早已是一团乱,墙角上的蜘蛛丝,锅子上的锈迹,都足以说明它的主人离开它有多久。但就是在这个一团乱的地方,儿时的我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文字。

    那时候妈妈正在烧饭,我在边上闲得无聊,从灶里抽出一块木炭,开始在地上乱涂乱画,才刚入幼儿园的我,为了显示自己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尽我所能画了一个最像矩形的图案,又在里面横横竖竖的加了几笔,并要求妈妈鉴赏一下。其实当时都想到妈妈会有什么反应了,但没想到她是用惊喜的语气地感叹“好厉害啊,是一个‘母’字嘛,不过有一点不标准啊”,然后在边上写了一个标准的,当时的我,虽然已看出了两个符号的千差万别,当还是骄傲地享受这个赞叹。同时,还不太知道文字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的我,就死记硬背地把那个“母”字记了下来。

    后来,很努力地想在蒙了一尘灰的地上,找出当年两个字的痕迹,却只是徒劳。

    可是老屋终究还是要被拆了,远远的看过去,边上立着的都是白白的新刷好的房子,只有它灰蒙蒙地蹲在那。我想很久以前,当老屋还是新屋的时候,它也那么骄傲地挺立过吧。

    妈妈说新房子可以由我来设计,她说我的房间,自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可是,能弄成原来那个样子吗?

  • 那年华一直都在
  • 老家的房子要拆了。

    外婆伤感地对我叨念着:“住了那么大半辈子了,你妈你姨都是在那里长大的。连你也在那老底下睡觉。如今,说拆就要拆了。”

    妈妈也有些惆怅的道:“是啊,虽说是住了楼,可是总觉得那里才是真正的家啊。不然,我们陪您再回去住住老宅吧。”

    全家人都忙碌着准备回老宅,只有我是老大不情愿的,老宅子在乡下,哪里比得上在家里舒服。那么多年没人住了,回去了免不了又是一通打扫,现在又是冬天,老宅子里哪有暖气空调呢?想来定是要挨冻了。就这样,我愁着,烦着,闷着,无奈的回到了老宅。

    老宅子已经十几年没有人住了,大门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房檐下拉起了蜘蛛网,院子里的老树早已枯死了,小小的石桌上坑坑洼洼,墙角还有一片片残,我不禁抱怨:“这要怎么住人啊,咱们这不是活受罪吗?”

    外婆拄着拐,颤颤巍巍的行至树旁,抖索着抚摸着有几分狰狞的树干,像是阔别多年的老友。“囡囡,记得你小时候老在这里睡觉。哎,那时候你跟隔壁小黑可真是一对小冤家,成天折腾个没完没了。把这老院子弄得乱七八糟。”

    听着外婆缓慢的回忆,心里的浮躁渐渐消散。外婆年事已高,就好好的陪着她在这里吧,毕竟这里是外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叶落归根,这里才是外婆最怀念的地方。

    “囡囡啊,你还记得吗,小时候啊,你最爱在这里埋宝,那会儿啊,你还嚷嚷着等将来念了大学再来这里寻你的宝贝。”外婆摩挲着圆滑的石凳,用拐杖轻轻的敲打着那片土地,眉眼间安详而满足,仿佛陷入了无边的回忆中。“可惜啊,这里要拆了,你的宝贝也藏不住了。”

    “宝贝?什么宝贝?”我努力的回想着那段时光,脑海中隐隐浮现出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咧着没有门牙的嘴,吵嚷着“这是我的秘密,才不让你们看!”

    那是我吗?我当真在这里留下了那样美妙的回忆吗?我真的把那些童真年华都忘记了吗?

    入夜了,房间里妈妈架起了小火炉,没有预想中的寒冷,可是我依旧辗转反侧,脑海中不停的浮现出那棵树,那个石桌,那土地里掩埋住的我的童年。

    院子里的月光却是清澈的很,如细碎的白银,如飘渺的薄纱,静静的挥洒。我在石桌前蹲下,细细的抚摸那干硬的土地,记忆如潮水一样涌来。那老树,那老屋,那些被我小心翼翼守护的宝贝,那个天真的孩子,那些老宅里无忧无虑的日子,那被我埋在土壤里的记忆,都如同种子一样,忽然间开出了春天。仿佛排练好的一样,我熟稔的挖开结块的土壌,几颗亮晶晶的玻璃球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闪烁着月亮的光辉,像是世上最珍贵的宝石,封存着我最美好的记忆。太多年了,我早已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打磨圆滑,那些清澈如水的记忆,却在我醉心世俗的过程中悄悄封印了。

    幸好,我终于找到了……

    离开时我没有带走那些星星球,就让它们在那里安睡吧,也守护着那些年我最美丽的回忆。只是回城的车上我落了泪,妈妈笑说我去的时候耷拉着脸,回家倒是不舍了。我带着泪水笑了。假如,假如记忆清晰如初,我不会那样任性;假如,假如记忆清晰如初,我一定微笑着回来,微笑着离开;假如,假如记忆清晰如初,我一定好好守护自己的梦想,小心翼翼不让它坠入尘埃……

    其实,那年华一直都在。那些在夜里沉睡的记忆,终于在我心里开出了绚丽的花儿。而那风中的少年,如今已经长大了。

  • 《假如记忆清晰如初2000字》
  • 老家的房子要拆了。

    外婆伤感地对我叨念着:“住了那么大半辈子了,你妈你姨都是在那里长大的。连你也在那老底下睡觉。如今,说拆就要拆了。”

    妈妈也有些惆怅的道:“是啊,虽说是住了楼,可是总觉得那里才是真正的家啊。不然,我们陪您再回去住住老宅吧。”

    全家人都忙碌着准备回老宅,只有我是老大不情愿的,老宅子在乡下,哪里比得上在家里舒服。那么多年没人住了,回去了免不了又是一通打扫,现在又是冬天,老宅子里哪有暖气空调呢?想来定是要挨冻了。就这样,我愁着,烦着,闷着,无奈的回到了老宅。

    老宅子已经十几年没有人住了,大门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房檐下拉起了蜘蛛网,院子里的老树早已枯死了,小小的石桌上坑坑洼洼,墙角还有一片片残,我不禁抱怨:“这要怎么住人啊,咱们这不是活受罪吗?”

    外婆拄着拐,颤颤巍巍的行至树旁,抖索着抚摸着有几分狰狞的树干,像是阔别多年的老友。“囡囡,记得你小时候老在这里睡觉。哎,那时候你跟隔壁小黑可真是一对小冤家,成天折腾个没完没了。把这老院子弄得乱七八糟。”

    听着外婆缓慢的回忆,心里的浮躁渐渐消散。外婆年事已高,就好好的陪着她在这里吧,毕竟这里是外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叶落归根,这里才是外婆最怀念的地方。

    “囡囡啊,你还记得吗,小时候啊,你最爱在这里埋宝,那会儿啊,你还嚷嚷着等将来念了大学再来这里寻你的宝贝。”外婆摩挲着圆滑的石凳,用拐杖轻轻的敲打着那片土地,眉眼间安详而满足,仿佛陷入了无边的回忆中。“可惜啊,这里要拆了,你的宝贝也藏不住了。”

    “宝贝?什么宝贝?”我努力的回想着那段时光,脑海中隐隐浮现出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咧着没有门牙的嘴,吵嚷着“这是我的秘密,才不让你们看!”

    那是我吗?我当真在这里留下了那样美妙的回忆吗?我真的把那些童真年华都忘记了吗?

    入夜了,房间里妈妈架起了小火炉,没有预想中的寒冷,可是我依旧辗转反侧,脑海中不停的浮现出那棵树,那个石桌,那土地里掩埋住的我的童年。

    院子里的月光却是清澈的很,如细碎的白银,如飘渺的薄纱,静静的挥洒。我在石桌前蹲下,细细的抚摸那干硬的土地,记忆如潮水一样涌来。那老树,那老屋,那些被我小心翼翼守护的宝贝,那个天真的孩子,那些老宅里无忧无虑的日子,那被我埋在土壤里的记忆,都如同种子一样,忽然间开出了春天。仿佛排练好的一样,我熟稔的挖开结块的土壌,几颗亮晶晶的玻璃球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闪烁着月亮的光辉,像是世上最珍贵的宝石,封存着我最美好的记忆。太多年了,我早已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打磨圆滑,那些清澈如水的记忆,却在我醉心世俗的过程中悄悄封印了。

    幸好,我终于找到了……

    离开时我没有带走那些星星球,就让它们在那里安睡吧,也守护着那些年我最美丽的回忆。只是回城的车上我落了泪,妈妈笑说我去的时候耷拉着脸,回家倒是不舍了。我带着泪水笑了。假如,假如记忆清晰如初,我不会那样任性;假如,假如记忆清晰如初,我一定微笑着回来,微笑着离开;假如,假如记忆清晰如初,我一定好好守护自己的梦想,小心翼翼不让它坠入尘埃……

    其实,那年华一直都在。那些在夜里沉睡的记忆,终于在我心里开出了绚丽的花儿。而那风中的少年,如今已经长大了。

  • 《一间小屋的回忆》
  •  听说以前我们住的那间小屋要拆了。我在那小屋住了七八年,总有些依依不舍,便决定去看看。 近了,近了,小屋出现在我眼前。四年前,我家还住在这里,现在我家已搬入了新的五层大楼。望着这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我回忆起了那久远的往事,不,它刚刚才成为过去。我记得,在这大石板上,自己曾和伙伴们玩过摔泥巴,做坦克。在那老槐粗大的树干上,自己曾爬上爬下。

     啊,童年多美好啊! 我走进了小屋。瓜子比那时还残破,墙壁上的白灰几乎落光了,地板一踩下去就吩哦地响,四壁空荡荡的,显得大了许多。在我记忆中,这屋子是狭小的,16平方米挤着全家 5口人,除了床,衣橱,桌子,椅子和那大书柜以外,几乎连落足之地也没有。现在不同了,我家住40平方米,把里屋门一关,我可以安安睁朴地学习。想到这些,我叹了口气,我的目光落在了那墙角,过去那是放米桶的地方。我还清楚地记得,米桶里面终日装着苞米或高粱米。至于现在顿顿吃的大米,在那时可还是紧缺的东西呢。我没有忘记,小时候吃一顿大米自己那股高兴劲…… 真是天壤之别呀!我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祖国这几年发生了多大变化,我默默地走出了小屋。 一阵隆隆的声音传来,我抬头望去,不远处建筑工地上,那巨大的汽锤在工作着,一下一下把水泥桩钉入大地。大地在微微颤动,像一个巨人的脚步声。

     脑海中,突然闪出了一个念头,我想这不正是十亿人民前进的脚步声吗?辛劳的中国人民为祖国的富强在努力工作着,奋斗着,战斗着,看,那工地后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正是祖国经济腾飞的见证吗?那仅仅是几幢高楼吗?不,那是无数勤劳的中国人智慧、力量的象征。 该回去了,我告别了小屋,告别了那遥远的过去。我在想:过去是那样落后,现在是这样辉煌,那么将来呢?将来会更美好,因为未来靠我们,我们—80年代的青年!我感到了肩上的重任。 走了很远了,我还回过头,望了望那模糊的小屋,然后回转身,坚定地迈开步子向前走。 前面,是一条通向远方的路。 背后,那隆隆的汽锤声还在响着,好像是催人奋斗的鼓声。

  • 《老屋·老人·幸福》
  •     云卷云舒,秋去冬来。我住了20年的老屋就要拆了。今年漫天飞雪的时候,它将是一片断壁残垣的废墟,独在风雪中凭吊着时间隧道中的万家灯火。每每想到这些,隐隐的伤痛便随着拆迁日期的临近而在我心中发酵扩散。

        北风呼啸的夜晚,一位流落至此的老补鞋匠,无棉无被独自一人怀拥纸壳瑟缩于掀去了i瓦的老屋的一角,抖抖颤颤熬过漫漫长夜。夭明后,他又继续上街招揽他那并不景气的补鞋生意。“我们有棉被,还有热水袋,住在严密的屋子里还觉得冷,真不知那个老汉日子是怎么过的。他居然还过得有滋有味的。”爸爸曾不止一次地这样说。

        枢楼的身子,染霜的白发,苍老的面容上并无我想像的悲凉,他显得很精神,在乱石杂堆的“炉灶”上忙着他的早餐。我疑惑无言地望着他,他只顾专心地往“炉灶”里添柴加薪,那么从容自如,那么安然若泰。

        “你真想得通,都到这份上,你倒过得还挺乐的呢!”

        “穷乐嘛!准不成我还天天哭啊?咱不跟自个儿过不去。”

        “你不觉得这日子过得太苦了吗?”

        “苦?唉!什么叫苦,什么又叫乐?你的条件比我好几百倍,你觉不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呢?”

        我一愣。

        “现在这片房要拆了,听得你们这些拆迁户一个个都在念着老屋的好处。以前我不是也听你们常抱怨这里的路不好,老屋脏,蚊子多吗?人啊,就是这样,得到的一切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时候又

        去扼腕,惋惜不已。”

        我一惊。

        “我住在这早晚看得到日出日落,白天上街去挣两个钱,回来后可以跟你们这些还没搬走的邻居聊聊天,自由自在的。说不定那些住高楼洋房的有钱人还比不七我过得舒心呢!别老惦记着你缺这少那的,多想想你拥有的一切!”

        我一直站在那没动一直在回味着这位穷困潦倒的老人的话。是啊,我有吃有穿有学上,可我何曾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幸福中呢?老屋要拆了我才想到它的冬暖夏凉,它独门独户的自由自在,以前我不是还老巴望着它早点拆,能早日住进新楼房吗?在我拥有这一切的时候,我怎么就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幸福啊!

        幸福就如金子散落在沙砾中一样,闪烁于平凡生活的角角落落。珍惜你现有拥有的一切,你就能找到一方平衡心灵的基石;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你也就抓住了身边盈手可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