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业余的诗词爱好者,《鲜衣怒马少年时》这样旧史新说的书自然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这本书从杨广开始,前记录了三十多位诗人人生中某个阶段的经历,收录诗词三百多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出了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其中,有两位诗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是诗圣杜甫。这位用泪水写诗的大诗人,一生的代名词似乎都是“诗史”。但在年轻时,他。也是一个“放荡齐赵间”的“游侠”,侠肝义胆,却与李白不同。李白沉迷道教,只求炼丹成似,而杜甫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们很快结束了这段由诗结成的生活,也结束了他快活的青年生活。之后,大唐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四十三岁的杜甫也开启了人生的下半程。他忧国,面对被围的国都,破碎的山河,稀少的人烟,他写下《春望》,用以表达至暗时刻的内心情感。他忧民,写下“三吏三别”,用精练的语言,道出了乱世之中人民百姓的疾苦。咸阳桥边,他写下《兵车行》,替被迫参军的战士发声,向黩武的玄宗抗议,以人哭起,以鬼哭结,极具震撼力。成都草堂里,他推己及人,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自己的苦难丢在一边,设想出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可见杜甫的伟大。这个见证大唐兴衰的诗人,用真实的笔调和情感,记录下了人民困苦,百姓流离。他没有李白的“狂”,没有王维的“空”,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现实。正是这“现实”,成就了一代“诗圣”,让他拥有了非凡的灵魂。
第二位便是辛弃疾。这位全能天才,在写词上是一把好手。《水龙吟》《破阵子》《青玉案》……各式内容、各种词牌,不过是小菜一碟。归宋之后,他再也没上过战场,却想象出了沙场的风光:“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可见其怀才不遇的悲哀心情。同时,他还是个卓越的军事家。他可以是宋江,带领一二千人与金军打“游击”;他可以是赵子龙,率领五十人直冲敌营,俘虏叛徒后全身而退。这个大宋牛人,却一直被主和派晾着,无法发挥真正作用,就像一匹千里马被赶下田耕地,心中悲愤不言而喻。在他的预言中,他说“仇虏六十年心亡,虏亡则中国忧方大。”果然,62年后,“虏“被”忧”所灭,蒙古铁骑直驱南下,灭掉金国,开始了与南宋的长达40年的对峙。
诗词,不仅仅是诗人们抒发情感的工具,更是一段段简明的历史。它们是中国古曲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鲜衣怒马少年时》进一步让我了解了这一点。正是有了诗歌,历史才显得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
谈及少年二字,你会想到什么?是梁启超对少年的热切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毛主席笔下少年的豪迈气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抑或是少年在祖国心房许下的青春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或许每个人心中的少年都各有千秋,但可以肯定的是少年都应与平庸相斥。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百年华诞。少年的他们欢聚一堂,歌颂人民英雄的荣完: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向党立下青春的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清脆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那声音犹如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带着人民的希望流向四面八方。那声音如同少年的心一样澄澈而又开阔,如雨后的碧空万里,能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
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居风。年少的他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那条路荆棘与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只可惜寂寥无人。我曾问他:“你为什么选择孤身前行?”他回答说:“只要热爱,山海皆可平,无处不是风景!总有一天,台下的掌声会因我热烈而经久就像一场盛大的祝福。”少年本该如此,无惧世俗的圈张,无惧沟壑的坎坷,无惧前路的波折,只因有梦勾染未来,只因满腔热血,无忧亦无惧。因为少年的眼既能装得下草长莺飞,又能装得下星辰大海。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我是星空中一颗普通的小星星,星空不会因为少了我的存在而变得黯淡失色,也不会国为我的存在变得光芒万丈:但在茫茫星空中,我又有些许与众不同。我喜欢生物,也喜欢病毒。我可以每天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常常把自己所知道的,分享给班级里的同学。语文老师还问过我:“你将来有当生物老师的打算吗?”班主任也说过:“我建议你长大学医。”或许我现在还是一只笨鸟,但我也常常幻想,长大后,我/可以成为那只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东西,成为手握曰月摘星辰的主宰。这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却充满着我对未来的无限镜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少年就是这样,一向快马扬帆,道阻且长不转弯,要盛大、要绚烂要哗然,要用理想的泰坦尼克号去控现实冰川;要当烧赤壁的风,而非借箭草船:要为了一片海,就肯翻万山。少年的梦亦是如此.历经世事沧桑,不染岁月风尘。
少年向来不识天高地厚,放眼处皆自负才高八斗。虽是自命风流,倒也坦诚无忧。我爱这样的少年,谦和而狂妄,骄傲而坦然。岁月因他们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时间因他们挺肩向前而更加瑰丽。他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苏东坡是年少鲜衣怒马郎,不惑之年被贬人,月光下的才子,高坡上的居士。元丰二年7月28日,官途风顺的苏东坡被卷入“乌台诗案”。一时间轰动天下,名播汴京的文坛大咖沦为阶下囚,休说东山再起,就连性命也危在旦夕。
苏轼是幸运的,宋朝有太祖“不杀士大夫”的遗策;苏轼又是不幸的,一生背井离乡,官阶低微,朝中奸佞排挤,地方小人侧目,不知几时能得返乡?又几时能重见妻儿?
如果一个人生于泥泞,那他跌倒在泥泞也不可怕,因为他从未见过云巅的壮丽;如果一个人生于云端,长于云巅,而一朝跌入泥泞,泥泞之下是沼泽,那么他越用力挣脱,会陷得越深,逐渐侵蚀他的肉体,磨灭他的意志,这才是最可怕的。
其时的苏轼,正处于这种境地,他悲哀,他痛苦,但他又无能为力,只能让自己的才华暂且闲置。无人能知道,当时苏轼忍受着怎样的煎熬,只有苏轼自己知道。那些晚上的月亮多么死静,晚风多么幽寂!不知哪一线涟漪荡动了他的心弦,产生了共振;不知哪一声鸟啼激活了他的灵台,与之产生了共鸣?苏轼想通了,也想透了,他悄然退去,退出了泥沼,尽管双屐沾泥,但他确确实实出来了,解脱了。
他到黄州后,在城东坡地开荒,“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做着以前从未做过的农活,忧着以前从不关心的天气,盼着以前从未见过的好收成。他交了许多农民朋友,向他们请教耕种的知识,他那时不光是一名词人,还是一名农夫,一名厨师,他没有因农活放弃高雅的爱好,他仍旧写诗,作画,不同的是,他的字里笔下多了三分烟火气,少了四分无端愁。不再是虚无的幻境,多了粹真与凝实。他还是苏轼,却终究成了东坡居士。
苏东坡有苏东坡的骄傲,他不愿像李白般醉生梦死,沉溺于梦幻般浪漫之中;他不愿如杜甫般颓废失意,郁郁此生;他更不愿似陶渊明般避世退隐,孤高不染尘埃。他能如农夫下地干活,也没有放下文人雅趣。他不弃琴棋书画,吟风弄雪;他能寄情山水,也能再仕为官。他接纳了风雨,也接纳了漂泊的自己。
“今夜月色正好,小盏烹茶,炉中有火,锅里有肉,不知夜半纱橱凉初透,先生肯愿一顾?”我们无法考究那一夜苏东坡邀请的是谁,但我们是时可以了解到苏东坡,也许他经常不痛快,但他喝酒痛快,种地痛快,交友痛快,红尘来去爱恨情仇拿得起,放得下,他留给了我们千古不褪的痛快才情!是时,方解苏东坡!
指导老师:汪芳
少年的眼睛里有火炬,有太阳,有鲜衣怒马,也有烈焰繁花。像湖,像明晃晃的月光,也像春天的草木。
少年的我们是春天疯长的桑枝,于盛夏摇摇欲坠,落在初秋的果实上,一路小跑,唱着些诗,就永远永远,到不了冬日。少年的我们,满怀希望,以梦想为马,以激情为绳,褪去脸上的稚气,挥洒奋斗的汗水,踏遍江河海岸,万水千山,不仅给青春加冕,也让天边几颗寥落冷星缀上鲜艳橙花。
我想我的文字总是万分贫瘠的,所以我一次次按捺住内心的荒芜。岁月应当是个撕书人吧,以至于我才如此惶恐又慌乱地攥紧年少,不停歇地临摹了一遍又一遍,连午夜梦回都是青川满目。
其实也不过是乏善可陈谁都有过的,是不得章法的勇敢。少年的我们总是棱角无比分明,笨拙又真诚地为新一轮明月的升起又落下而雀跃,像行径山野的风,道不完的意气风发。我们与荒芜对峙,与贫瘠对峙,与苍白寥寂对峙,只因我们是少年。
一些少年的痕迹会永不泯灭,在他们谦卑渺小的骨子里,血液里流动着千千万万个太阳。这些少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炮火连天、尘土飞扬的战场上,他们铁骨铮铮,仅凭一腔热血便奋不顾身,只为保家卫国。只希望他们的后辈,能远离战争和硝烟。在这抗美援朝胜利历史的背后,是一代少年人不懈地奋斗,强烈地悲怆,也是炽热的责任和信仰,是他们用铁的脊梁撑起祖国的和平,铸就民族的辉煌,是一个时代的不屈信念。
山河无恙,吾辈当自强。正值风华正茂的少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这样一个强大安宁的祖国,对少年英雄的礼赞永不褪色,对家国的情怀永不过时。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眼里不应只有草长莺飞,清风明月,更应当从前辈奉献家国的奋斗中寻找精神坐标,延续红色革命,这便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少年的热烈与时代交锋,来自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红光与远方的狂风在山尖齐聚,将少年稚嫩的骨头与血液雕刻成大山大河。于是少年的眼里闪烁着金融融的光芒,满腔热血蓄势待发,是一整个时代迸发的力量。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身为少年的我们,将在宇宙的浩瀚中见证自身的渺小,又在渺小中创造伟大,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连同骨子里的不朽,与我泱泱大国一同奔跑。少年的眼睛里有了火炬,出了太阳,照亮了人类,连同祖国都在内。
都说“年少风云,鲜衣怒马,闯荡天下”, 可是时间飞跑,烦恼一篓又一篓,这该如何是好?我趴在窗台上,望着皎皎明月,心里沉淀了几丝悲恼。
月光如水,倾泻在一片叶子上。冥冥幽光,在尖尖上颤动,只是为何风儿带来了寒意?树影婆娑,一片朦胧。霓虹的喧嚣,竟使我泪眼迷蒙,心如刀剐。
“起床!要迟到了!” 被子被妈妈一把掀开,我在不情愿中嘟囔着起床。嗬!才六点二十五!看着隔壁熟睡着的妹妹,我不由地停了下来,要是我也能睡到八点再起,那该有多好啊!小时候我还挺羡慕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呢!现在……怎么我之前就没想到呢?
“还发呆!你又不是小宝宝了,这么大个人怎么笨手笨脚的!” 妈妈在客厅嚷道。
我匆匆忙忙地准备着,在车上吃完早餐,就去上学易优了。
好不容易挨了三个半小夜,回到家里正想好好吃一顿饭,妈妈拿起手机,脸色一沉:
“今天上课小测又错了!上次我不跟你复习过了吗?你怎么就这么不长记性!”
我含着一口饭,两颗泪珠“叭嗒”落在饭碗里。我小声地呜咽着,鼻子酸酸的,心里像是有鞭子在抽,人家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为什么就不能理解一下我?我含着泪,离开了餐桌。
下午,我正和我妹玩着,妈妈又开启了狮子吼:“粗心了,又错!”
我落下独自玩耍的妹妹,在书桌前,一心想着自己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是谁说过“长大自然没烦恼”? 要是我能像彼得·潘一样长不大,那该有多好啊!现在,我已经不那么向往成人世界了。我觉得现在只是未来的百分之一,若儿时已知,此时甚烦恼。
霓虹灯尽,皎月被华云所掩,我看见的,只有模糊一片。假如给我一天光阴去体验儿时,我一定要好好感受来弥补成长的那些烦恼,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为什么要成长?当小孩子无忧无虑的,不亦乐乎。
成长的烦恼,和骗人有关成长很快乐的言论,化作两行泪——我不想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