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记承天寺夜游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18 12:33:39
  • 《上《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反思》
  • 录完课,走下楼,此时窗外月光明亮,今天是辛丑年农历八月十六。可是,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停留在那夜的月,那夜的竹柏影,那夜的人,那夜的闲心。恍然,楼道上学生的一句问好打破了我的思绪。我抬起头,看到天空也悬着月,不过眼前的是一轮满月,位置并不高,正眷恋而温柔地把月光洒在我最熟悉的校园中。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去校园中找一找那“如积水”,找找那竹柏影,可追究还是停下了脚步。我明白,自己没有苏轼的那样的心境啊。他在困境中修炼了一颗最珍贵的“闲心”。而千年之后的我,仅仅刚刚经历完了一场挣扎中的突围。

    13天前,我接到了一份很突然的任务。易老师非常信任地交给我一堂录课任务。但是,时间很紧,一种紧迫的压力像一块石头实实地压在我的心上。首先,我要确定上课篇目,没有太多纠结,似乎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推动着我,我选择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虽然网络上已经有太多《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的课例,余映潮、王君等名师也都有过精彩的呈现。

    首先,我必须要好好读文本。我开始一遍一遍读文本,大声读,默读,做批注读。形式不同但都是素读,然后在本子上写好自己的初读感受和读后的疑问。接着,我查找一切可以找到的这篇85个字的“记”的文本解读资料,做好相关笔记。同时,我也开始重新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买来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阅读,找到中央台的《苏东坡》的纪录片观看。其中有关于苏轼在黄州的部分,我反复看,很多语言我甚至可以背出来。准备工作之后,我要开始确定教学内容和设计学生活动。我试着不仅与苏轼对话,也有编者对话,确定好“这一篇”的特点。同时,如何使这堂课少一些碎问碎答,多一些丰富的学生活动,是我花了很多精力在思考的问题。那几天,备课室和办公室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没有课的时候,我就在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和设计学生活动。我总想着,自己一定要通过一些巧妙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多在文本中穿梭几个来回,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多读懂一些苏东坡,也多汲取一些来自苏轼精神世界的力量。同时,我很明确,这堂课所有的活动都要是语言活动,都要稳稳地立足文本,要有明确的语言要求,要有张力,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活动空间。

    而后,在千呼万唤中总算熬出来了我的教学设计第一稿。但是没有多久就被我自己推翻掉了,没有紧扣住文言文的“一体四面”。又来了第二稿,有了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雏形,我立马开始了试课,而借班上课是摆在我面前必须要克服的一个难题。我深知自己的个性,慢热而且有些“端着”,很难短时间就和学生建立起融洽信任的关系。但是,我知道自己又是真诚的,我真诚地想通过这堂课给学生带来点什么改变。带着这样的忐忑心情,有了我第一次不成功的试课。试课结束后,语文组的老师们纷纷给我出主意,也很直白地指出了我的问题。我的教学设计确实存在问题,但是我的上课状态更有问题。我太急了,也太紧张了,总想把自己准备的答案强加给学生。也就是说我的提问,不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走进文本,而只是为了让学生回答到我准备好的那个答案罢了。我又开始调整我的设计,有了第三、四稿。更加艰难的是,我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更要冲破自己早已经适应的教学惯性。我对自己说:“我必须要眼中有学生,整堂课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带学生回到那个承天寺的夜晚,体会苏轼复杂微妙的心境,感受其人格魅力,而绝不是为了卡点顺利完成我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我又试了两次课,修改了一个大的教学环节,改变了一个学习支架的设置,但是效果依旧没有达到预期。时间在一天天流逝,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了?我有些焦虑,加上接连几天了两地奔波上课,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记得那天,第五节课试课,午睡起来的学生有些蒙,在课堂上带不动学生的我心里更急了。在学校的书吧,老师们耐心地帮我评完课,随后纷纷离开了。我一个人坐在窗前,陷入到了一强烈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我知道,自己这几年,看课的眼光不同于之前,看得更加深入,也似乎越来越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好的语文课。从自己的课抽离出来,我冷静地看待自己刚刚上完的课。其实,这是一堂假课吧,学生没有真正获得成长!这与我设计的问题和活动数量以及难度有关,也与我给的无效支架有关。并且,我不想承认,但又必须要承认的是,整堂语文课我最关注的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是否推行完,是我自己用心准备的语言是否表达清楚了。我似乎被这样“别有用心”的自己围住了。我坐在那里,什么也没有做,似乎陷入一份泥淖中。电脑关着,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簌簌往下掉。窗外,一群又一群七年级的孩子在上体育课,身穿蓝色校服的他们如小鸟一般在欢笑,在校园里“飞”来“飞”去。而我仿佛和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重重地被束缚在地上,“飞”不起来,只能赤裸裸地面对着最真实也是最不堪的自己。下课铃打断了我的思绪。第七节课下课了,书吧也要关门了。而我,应该去做什么呢?我悄悄地把眼泪抹去,给对面玻璃里的自己挤了一个笑容。继而收拾好自己的书和资料,拿着电脑包,走向食堂。边走,我边跟自己说:“别怕,别着急,一点一点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到了最后农历八月十六这天晚上录课,《记承天寺夜游》我竟然已经试了十次课。最后几次,设计已经基本稳定了,不需要再调整了,课堂效果比之前也好了很多。但是我还是想有意识地通过试课,训练自己倾听学生、引导学生、和学生对话的能力。一次又一次试课,我都真实地看到一个有很多不足的自己;同时,一次又一次试课,我还看到一个心中有一股劲,不问东西就想全力以赴的自己。师父调侃道:“我的心中渐渐也有竹柏的影子了。”我知道,这段日子,和我隔着千年的苏轼,他确实在影响着我,仿佛在我的心里播下了什么。

    图片

    也许,这样一段艰难而收获满满的日子,于我而言,称得上是一次挣扎后的突围吧。这样的一段经历,不仅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对什么是好的语文课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我明白了一堂课好的语文课必然有好的提问。以前,我总觉得“一问就答,一答就对”就是有效提问。我会为这种“有效提问”而窃喜。但是通过这次磨课,我明白了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必须从文本中来,同时又要回到文本中去。并且我提出问题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答准确!答的过程比答的结果更加重要。既然答的过程很重要,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张力,即有足够的语言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能敢于让学生想一想,甚至错一错。而我总是习惯性地想法设法想要限制学生的这份活动和思维空间,害怕他们的这“想一想”“错一错”,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真正发生。

    第二,我明白了好的语文课是能够看得见学生成长的课。学生的成长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朗读文章,课堂一开始和课堂结束时,学生的朗读呈现一定是发生了变化的;比如说,对文章的理解,课堂一开始时,学生对那个词、那句话、那处写景的理解到了课堂结束时一定发生了变化,他看到了之前没有看到的“风景”;比如说对作者情感的体悟,甚至对作者这个人的认识,在课堂开始之时,到课堂结束之时一定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这样的变化没有发生,那么这样的课再热闹再精巧都绝对称不上好课。

    第三,我更加感悟到好的语文课,教师的眼中要有学生。这一点看似最简单,但是做起来却着实不容易。这次磨课,我发现这几年自己不知不觉陷入到了一个教学的舒适圈。具体是指,我已经习惯了一种上课模式,便是我自己预设好一个正确答案,然后不断用期待的目光等待着、引导着学生答出我的这个预设。当学生答不出来,我就直接说出来、板书出来或者用PPT呈现出来。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惯性,做起来驾轻就熟。换一种更严厉的说法,我上语文课时,其实眼中、心中只有自己,没有真正看到学生。最近,我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中这样一段话重重地落在我的心中:占据你注意中心的不应该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状况的关心。而此时的我,课堂注意力的核心并不是学生的思维状况。归根结底,现在的我还没有真正明白,更加没有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可以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风格多样,但是一定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

    我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黄州是苏轼生命的终点,黄州是苏东坡生命的起点”。是的,生命中经历的黄州的苏轼蜕变而成了千古一人——苏东坡。于我而言,与这样一堂课,一篇文相遇的日子远远还不能让我蜕变。但是,这份奋力的挣扎,确实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执着、更加坚定、更加真实、更加知道如何往前走的自己!

    我也知道,经历了这样一段日子的我,前方的路,多了一轮明月的映照,多了一份知己的陪伴,多了一束竹柏的影子,更多了一份挣扎后突围的反思和感悟。

    我不再惧怕看到那一个存在诸多问题成长中的自己。因为,我知道:明月在,知己在,竹柏在,而我,始终在继续前行......

    (写于2021年秋天录课结束之后)

  • 《课例研修|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
  • 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

    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杨玲

    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分“理文章大意”“析课文结构”“赏千古名句”三大板块,分别抓住关键词句、表达方式和比喻修辞设计主问题,理性构建,感性表达。“板块式”和“主问题”,它们让语文课堂,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板块式教学,不逾矩,意味着取舍。

    语文阅读教学“百花齐放”,却也“百家争鸣”,“教什么”变得随意、茫然和无所适从。板块式教学,让教师理性思考后合理取舍。

    全盘把握教材编排体系,深入挖掘文本核心价值,方能合理取舍。

    《记承天寺夜游》在单元的定位“古代诗文”,单元导读语说“整体感知内容大意”,课后习题要求“朗读并背诵课文”,这些都是“不逾矩”的提示。就文本核心价值而言,《记承天寺夜游》美妙在何处?余老师对此框定的板块是“结构”和“名句”。“取”了这三大板块,自然就“舍”了其他,课堂因此眉目清明。

    “板块式”说的是课堂整体设计,“主问题”指向课堂整体操作。

    “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开合自如,从心所欲,意味着提炼。

    主问题,必须有精准性,有开放度,能支撑起课堂长时间参与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它要求教师打通“教法”和“学法”,它既是教师解读文本的着眼点,又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着手处。

    如“赏千古名句”板块,可以从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用词之妙等方面展开,但余老师将这些都提炼在“比喻”这个主问题之下。“这一句为什么好”,这是在精准地聚焦。“请来表述你的欣赏”,余老师将束缚减到尽可能少,学生自然畅所欲言。“放开”学生发言,又自然地“收拢”在“比喻”之下,最后用“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和八个四字词语言其美,余老师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具。

    “板块式”,合理取舍,不逾矩。“主问题”,精准提炼后放开去,从心所欲。自律而自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操作上高度“自律”,去理性构建课堂的充分的自由。

    因声求气诵妙文,返璞归真品名句

    ——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有感

    雅礼洋湖实验中学 蒋超群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评价《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是苏轼的绝世妙文,而在学习完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后,我深深地觉得,余老师这堂课也是一堂绝世妙课。

    一、诵读,体会情感之微妙

    《记承天寺夜游》作为一篇言简义丰的短文,虽然只有85个字,但其中既有喜悦又有哀愁,既有自由洒脱又饱含无奈和忧伤,如何教才能让学生透过词句体会到作者这些微妙的情感呢?

    这节课上,余老师主要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朗读,引导学生慢慢地沉入文本,贴近文字,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何谓“因声求气”?“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音韵、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余映潮老师这节课上的朗读设计更是将“因声求气”这一传统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指导学生读好“念”、“盖”、“但”这三个关键词,尝试把这三个词的读音拖长,并且放慢语速,读出感叹和遗憾的味道;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夜游的兴味”,读出“欣然”和“亦”这两个词语中蕴藏的愉悦和惊喜;三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读出一个遭贬“闲人”的失意和落寞。三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都有不同层次的指导,绝非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余老师在这一环节中,指导学生从语音、语调、停顿、语气、表情等多方面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说,学生每朗读一次,他对文本的理解就深了一层,对情感的体验就多了一分。

    反观自己平时的课堂是如何处理朗读的呢?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读的声音、读的形式和读的技巧,甚至于有时为了赶进度,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就草草收场了。看似书声琅琅,其实有口无心,我们只是让学生张开了嘴巴,却没有打开他们的心。学习了余老师的朗读设计,我为平日低效重复的朗读指导感到汗颜,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有层次的朗读指导。

    二、背读,分析结构之美妙

    《记承天寺夜游》这样一篇绝世妙文,妙处甚多,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它美妙的结构,余映潮老师却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在这个环节中,余老师如稚气未脱的顽童般,和学生们做起“游戏”来——你们背一遍,老师就教给大家一些知识。

    在余老师层层深入的点拨下,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一篇“神品”灵动而又缜密的结构。第一遍背,学生不仅知道了这篇文章是叙议结合的佳作,第一层是叙述,第二层是抒情议论,还明白了原来表达方式也可以是划分层次的依据;第二遍背,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了解到第一层的叙述中还可以细分为记叙和描写;第三遍背,学生收获到古人作文时的典型笔法——起承转合,并且这四个层次中还包含着作者不同的心情。

    余老师看似只是告诉了学生一些知识,其实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生看似只是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用笔记录了下来,其实是加深了对文章章法的理解。但是,关于这一环节,我也有一处疑惑:文章结构的这些妙处,是由教者直接告诉学生更好,还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更好?我们常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教者是否可以先通过设计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他们深入地揣摩文本之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呢?

    三、赏读,品味语言之精妙

    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诵读、背读后,已经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这时,余映潮老师体贴地说道,“同学们已经很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再做一件安静的事情。”顺畅地过渡到了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千古名句。

    听完余老师这句话,我在想:为什么此时不安排学生出声诵读了呢?真的只是出于对学生的体贴么?会不会还可能因为品味词句比较适合于默读,毕竟默读不受节奏和速度的限制?会不会是余老师此时想要营造出不同的课堂氛围,让课堂“静下来”,让思维“动起来”?无论何种原因,我认为余老师此时让学生做这么一件“安静的事情”实乃明智之举。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的语文课,不论创设了多么丰富的活动,设计了多么精巧的环节,最终一定要落到语言和文字上面去。这篇绝世妙文中有不少美词佳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但是余老师只取其中一瓢饮,聚焦于文中写景句的欣赏。这个环节最令我叹服的是余老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语,他绝不会用一句轻飘飘的“你真棒”来予以肯定,也不是一个从不否定学生的“好好先生”。当学生说作者以明月自喻,以黑夜比喻朝廷时,余老师在肯定她的思绪开朗时也纠正了她这种牵强附会的说法;当学生说这一句既写出了月光的澄澈洁白,也写出了竹柏影子的交错纵横时,余老师在他的回答上进一步阐述其中动和静的相互映衬;当学生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时,余老师轻轻地用一句“一切景语皆情语”进行高度的概括。

    这一环节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余老师在最后用八个四字词语对这一美句的品析,其中涉及修辞、悬念、意境、情感、结构等多方面内容,这三十二个字不仅体现出余老师思想之凝练,语言之简练,更彰显其文本解读之老练。我想,无论时代如何演变,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也许在我们平日的观念里,更多的是追求课堂的新颖,但是余映潮老师用这一堂课告诉我们,语文课也可以如此朴实,如此自然。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 一、熟悉课文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课文。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幻灯展示相关资料(学生读)

    1.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3.(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林语堂 《苏东坡传》 第16章)

    4.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三、教师表明教学目的和任务

    有味地朗读

    有味地分析

    有味地欣赏

    四、有味的朗读(学生齐读,教师指导,反复四遍)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生齐读

    师:朗读不够舒缓,要表达一种闲适之情。我们再试试。

    生齐读

    师:语速过快,读时仿佛娓娓道来。同学们再读读。

    生齐读

    师:有进步,但有点像现代文。文言文怎么读?有几个字要读得较长:念、盖、但。

    同学们再试试。(生齐读)

    师: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读出一点快乐味。哪几个字表现了作者的快乐?

    生:欣然、相与、亦未寝。

    师:好,我们最后来读一遍。(生齐读)

    五、有味的分析

    师:请试将课文进行变形

    (生无措)

    师:现在我要为难一下大家。别看这篇文章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分段的,可以分为两段,也可以分为三段,也可分为四段。你们选一种分一分。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一分多钟后)

    师:同学们交流一下道理。

    生1:我分为三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相与步中庭”这里写作者邀请好朋友去承天寺,第二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描写庭中的月色,第三段是“何夜无月”到“如吾两人者耳”是抒发感情。

    师:有道理,但你这个会有人跟你商量的。

    生2:我也分为三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这里写作者月夜难以入睡,第二段“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邀朋友赏月,第三段是“何夜无月”到“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感受。

    师:好的,你的看法与那位同学的看法有点不同。

    生3:我分四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是叙事,第二段,“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中庭”邀人赏月。第三段,“庭下如积水空明”到“盖竹柏影也”是描写月色,第四段是最后一句,抒发夜游感慨。

    师:我很喜欢你的发言。我提出一个假说,将你的四部分合成两个部分,你想想再告诉我。

    (请生3坐下。)

    师:你们学过《一步再走一步》吧,一共两段,一个是故事,一个是议论。《狼》共5个段,前4段是故事,后一段是议论,凡是遇到这样的文章,我们都可以分为两部分。

    生3起:我想了一下,两段可以这样分,第一段,从“元丰六年”到盖竹柏影也,这是记叙事情经过,最后一句是发表议论。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把这样的词眼读一遍:

    幻灯片展示:

    叙事、抒情

    记叙、描写、抒情

    起、承、转、合

    六、有味的赏析

    〔幻灯展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学生思索。师:好的,同学们之间还要继续地交流一下。(片刻)

    师:请同学们发表“课文观感”

    生:我觉得“相与步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

    师:很好,谢谢你看得这么细微的地方。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

    师: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

    生:“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

    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

    生:“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

    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

    生:我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字笔锋一转,表达了一种失落之情。

    师:这位同学发言的优点在于他运用了术语――笔锋一转。

    生:――

    师:他看到了一个更深沉的问题,不仅看到了作者的处境,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这也是言之有理的。

    总之,我们可以明确这篇课文有“六美”:

    1.美在内容的精致。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4个字表现出来的。

    2.美在内容的丰富。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这么短的文章却有着这么丰富的内容。

    3.美在结构的灵动。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起承转合,起伏有致。

    4.美在月色描写。特写镜头,写月色而不露痕迹。

    5.美在情感的波澜。

    6.美在“闲人”的意味。

    七、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读背,分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