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过生日的时候,姑姑给我网购了一套书,我和好朋友兴致勃勃地去快递箱取了书,以最快速度跑回了家,走在路上的时候,我手里拿着沉甸甸的箱子,不住的想: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书呢,是谁写的,内容会不会有趣呢?……到家之后,我打开箱子一看,“资治通鉴”四个大字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我一看,顿时没了兴趣,觉得这种书肯定很无趣,直接就把书扔在了沙发上,妈妈见了,说:“怎么直接走了?看看呗!”我回答道:“我一会儿就看。”说完就头也不回的和朋友们玩儿去了。大概四点多左右,来玩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离开了,妈妈坐到沙发上,问道:“看一看吧,我刚才看了几篇,这种历史书挺有趣的,而且上面写的是‘少年读’因为是给你们小孩子看的,所以故事用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讲述,会让你一看就会上瘾的”。听到妈妈说这样的话我有点将信将疑,即便我有一百个不愿意,我还是打开了书本试着读了起来。
我本以为会晦涩难懂,结果没看一会儿,我就被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的故事十分有趣,讲的都是一些历史小故事,每本有五十个小故事组成,一共有四本,每一篇都不太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生动地揭示一些深刻的道理,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本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而且,每个小故事结尾,都有一个“读史明智慧”的区域,用来总结这篇故事里蕴含的道理,对我理解故事有了大大的帮助。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不知不觉陶醉其中,忘记了时间,妈妈喊我吃饭几次,我都没有注意到,妈妈还说我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她很为我开心呢。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它不仅让我从中明白了道理,还让我记住了许多新成语呢!
少年《资治通鉴》第一册,其中一篇故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故事的题目叫“李牧破匈奴”,现在我来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听。李牧是赵国的将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入侵,他深知战乱之苦,更能体会到将士们远离家乡和亲友的无奈。他每天都让士兵们吃得心满意足,训练也很严厉,他明确表示,当匈奴入侵时,不可强攻,所有人把牲畜和物资撤到堡垒中,就这样,每次匈奴入侵,士兵们都能及时撤退,几年下来,兵力和物资上的损失都很少。匈奴人得意极了,认为李牧胆小如鼠,不敢应战,只会当缩头乌龟,赵国的一些兵士也觉得主将没有魄力,悼囊王多次传旨责备,李牧依旧我行我素,后来被唤回朝廷,被别人接替职位。
后来几年,每次匈奴人入侵,新将领就率兵迎击,结果一次次失利,损失非常惨重,使周边的老百姓都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悼囊王这时才明白李牧当年的用心,派人请他复出,可李牧闭门谢客,在悼囊王的再三坚持下,李牧只好同意,但这一次他提出了条件,要求悼囊王允许按照他以前的军规行事,悼囊王答应了,李牧重回边境后,依旧按照原来的军规行事,几年下来,匈奴人几乎一无所获,可他们始终认为是李牧怯懦,不敢应战。许多驻守边防的官兵都表示,希望能与匈奴人大战一场,李牧认为现在的边防军确实具备实力,是时候进攻了!他精心挑选了一千三百辆战车,一万三千匹战马,五万获过赏封的勇士,十万精于骑射的士兵……每天进行作战训练,当天,匈奴人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部分人马丢弃给了匈奴。匈奴人不知有诈,看到赵军屡屡败退,趁机俘获了几十人,接着,单于亲自率领大军进犯边疆。
李牧布下兵阵,将匈奴人困在了阵里,自己则率领十万精兵左右包抄,一举斩杀了十万多匈奴兵马,随后乘胜拿下了代地以北的区域,攻破了东胡,单于率领残兵败将连夜逃跑,自那以后,匈奴人很多年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境。看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感到佩服,李牧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在生活上,他照顾下属,但严格要求军队纪律严明、一丝不苟,面对敌强我弱时,李牧懂得审时度势,不逞一时之勇,有勇有谋,所以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看《资治通鉴》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上的一些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也能明白很多道理和智慧。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我一定要把《资治通鉴》四册全部看完,了解更多有趣、蕴含智慧的历史故事。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司马光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后来王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思想保守,两个人就谈不到一块儿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后,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马光没有一件不反对。有一次,司马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时,以老朋友的资格,写了一封信,责备王安石侵犯其他官员的职权,惹是生非,搜刮财富,还拒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写了一封回信,对司马光的四条责难针锋相对地作了反驳。信里说:我受皇上的命令,改革法制,怎能说我侵犯别人职权;为国家办事,怎能说我惹是生非;为天下理财,怎能说是搜刮财富;驳斥错误的言论,怎能说拒绝意见。
司马光接到回信,气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撑腰,也无可奈何。最后,他辞去朝廷职务,离开京城,到了洛阳,表示不愿过问政事,关起门来写书了。
原来,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他很早就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这项工作,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献给宋神宗。
宋神宗并不信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轻时候收藏的二千四百卷书都送给司马光,要他好好完成这部著作。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马光罢官回到洛阳之后,就专心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十九年时间,才把这部著作完成。这部书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期公元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为了写这一部巨大篇幅的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各种历史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由于它的材料丰富、剪裁恰当和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所以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它对于后来的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在整整十九年时间里,司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部著作上面,每天工作到深夜。到《资治通鉴》完成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齿大多脱落了。由于他在史学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被认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司马光在洛阳写了十多年书,但是因为他反对新法出了名,一些保守的官员都很记挂他。他虽然口口声声说不谈政治,但是许多人还把他当作“真宰相”看待,连普通百姓也知道洛阳住着一个司马相公。
高太后临朝执政,把司马光召回朝廷,司马光已经是又老又病了。但是,他反对王安石新法却丝毫不肯放松。他一当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新法。有人劝阻他说,神宗刚刚去世,马上把他的政治措施改掉,总不大好吧!司马光气呼呼地说:“先皇帝立的法度,好的自然不要去改动,像王安石搞的那一套,却是害民的事,为什么不能改?再说,现在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是神宗的母亲,做母亲的改动儿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可以?”
就这样,他不顾许多官员的反对,到了第二年(公元1086年),就把王安石建立的新法一古脑儿废除了。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当然十分生气,不久就郁郁不乐地死去。而司马光的病也越来越重,在同年九月咽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