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春节必然也会随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而丰富多彩。在春节,我的家乡也有一些与其他地方不同的风俗。
一说起春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从小就一直在耳边环绕的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照这个意思,腊八开始人们就要准备过年啦。还有小年和大年,大家要为春节准备好久,热闹好久。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当小孩子的啊,又有好吃的好玩的,又有新衣服,又能放鞭炮放烟花,还有压岁钱......
春节的前一天晚上是除夕夜,当然少不了吃年夜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一顿年夜饭才是最开心的事情。由于这是一年的最后一顿饭,生活在农耕时代的 人们对这顿饭是非常重视的,必须要全家聚齐才能一起吃饭,即使有人在外不能回家,也要留出他的位置和碗筷,象征着全家团圆。
在我们这个地区啊,春节这一天是一定要穿红袜子的,当然最开心的还是穿新衣服。过年这天我们都要穿上期待和准备已久的新衣服。听奶奶说,以前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很多人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平时都不做新衣服的,因此只有春节这天可以奢侈一次,过年穿新衣,衣服就像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 春天的喜庆。
春节这天大家都忙起来了,忙着走亲戚,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拜年”。走亲戚是从古就有的传统文化,是春节时期亲朋好友之间交流感情的活动,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当然,小孩们在这天可以收到好多红包。在这里我想悄悄的问一句,你们的红包都是怎么保管的呢?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到外面去放爆竹,至于这个风俗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常年住在深山里面,什么动物都吃。但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天气冷,动物少,所以它会跑到村里吃大家养的牲畜,甚至还会伤害人,人们简直是对它又怕又恨,只能到大年三十这天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把他吓走。
家乡的风俗是数不胜数,家乡的春节更是充满年味。我爱我的家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最重要、最喜庆的节日,想知道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吗?我来向你介绍一下吧!
春节前几天,人们热火朝天地准备过这个重要的节日——春节,这也是人们最忙碌的时候。
先是买新衣。一年的新开端就应该穿的体体面面,最好就是红色的衣物,“红红火火”嘛!再是买吃的喝的,不然亲戚朋友来家里作客,要是没什么能招待,那一家子的颜面何存呐!走亲访友总得带上礼物,这都得准备好。最后呢,就是被家里的小毛孩们缠着买烟花爆竹了,经过孩子的不停催促、哀求,终于,大人们只拿着钱包上街,商家们早已看透了小孩子的心思,什么小猪佩奇、喜羊羊、熊大熊二,哪个不招孩子喜爱?家长们只有掏钱,一鼓作气,买下。馒头、糕团圆什么的早早蒸好,河里的鱼、圈里的鸡鸭年前宰杀好,还有竹笋、豆芽、豆腐都得准备……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为了过年,不花点钱是不可能的,不下点血本是不行的。
除夕那天,我们会打扫房屋。换春联、扫地、擦洗一年到尾累积许多灰尘的家具……除旧迎新么。这天,我们会写对联,老一辈的人总会念叨:“春联得自己动手,外面买回来的太普通啦!多没劲!”于是,爷爷和爸爸齐心协力,一个人磨墨,另一个人写,只见爷爷“刷刷”两下,一副对联便从他的笔下彰显出来,最后再写横幅,一整套春联便大功告成。瞧!爷爷原本银灰色的胡须已经被那墨汁“侵略”,不知情的还以为爷爷挖煤炭去了。
与除夕相反的是,大年初一时,无论家中多脏乱,都“誓死”不扫地,怕将来之不易的好运全部扫去,那岂不成了一个“倒霉年”,谁会喜欢呢?还有除夕晚上会一家人吃团圆饭、看春晚,鱼一般是不会吃的,年年有余么。大年初一要开开心心,走到谁家,主人都会捧出花生、糖果、瓜子啥的招待你,小孩子这天无论做什么事,大人都不会责怪,不能让小孩哭……
这一天,我们这儿有一个奇怪的“习俗”。每当亲戚走访时,孩子都会自觉报出期末考试的分数,不需等他们“阴阳怪气”地说:“你家孩子期末多少分啊?我家……”你考的不好吧,还会说“怎么就这么点分啊,我家孩子不知道强多少倍呢”,哎,过年好是好,但还是让人头疼。
年初五或年初八时,全家人都会去寺庙,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七、八旬的老人,或是咿呀学语的小娃娃,都得去。人们一个接一个在寺庙内磕头拜佛,祈求着、希望着。有的人是为了让佛祖保佑在海外、身处异地的亲人平安无事;有的人是为了让佛祖保佑自己新的一年蒸蒸日上,学业有成;还有的人是为了让佛祖保佑自己的家庭在新的一年喜气洋洋、身体健康。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习俗,你那儿的呢?分享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