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身取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07:39:19
  • 《《邹忌讽齐王纳谏》:近身取譬的智慧》
  •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一篇政论精品,读来趣味盎然,又发人深思。正如《古文观止》评价所说:“千古臣陷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邹忌的讽谏,妙在以闺房琐事论邦国大计。他从自己的家庭小事说起,从自身的生活体悟出发,推己及人,提出了自己的正论:“王之蔽甚矣!”从而委婉劝谏齐威王要广开言路,改革弊政。

    邹忌劝谏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我觉得是近身取譬的智慧。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作为国家重臣的邹忌在齐威王面前讲起了自己的闺房“糗事”:我觉得自己长得风流潇洒,可以与城北徐公一比,我的妻说我美,妾也说我美,客人也说徐公比不上我,谁知徐公一来,真相大白,不是那么回事!你想,齐威王听到这里,是不是津津有味,特别开心?说不定还会指着邹忌嘲笑:“你个老头子,平时一天到晚教训我,原来你也有今天啊!”然而当此之时,齐威王已入彀中而不自知呢!正当威王忘情大笑时,邹忌说:“你也别笑我,你也好不到哪里去,你的宫妇奴仆、文臣武将、各方士人可都有可能‘私王’‘畏王’‘欲有求于王’啊!大王你所受到的蒙蔽可是远远大于我啊!”说到这里,邹忌整顿衣冠,高声道:“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此时齐威王的表情又将如何呢?我想他一定非常尴尬,一时语塞,然后是猛然醒悟,前席而问策。这就是近身取譬的魅力。所谓近身取譬,就是拿眼前之物或亲身经历之事,取譬设喻来说明道理。在这里,“近身”是智慧,“取譬”是手段,“说理”是目的。“近身取譬”展现的是一种大智慧。

    一是容易切入话题,不会显得刻意而为。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从邹忌绕这么大个圈子来看,齐威王不见得是一个从谏如流的君王,或许在此之前邹忌已劝谏过多次,都没有引起重视,所以邹忌才会采取迂回战略,从自己的糗事说起,娓娓道来,趣味盎然,齐威王还以为是轻松的聊天呢,谁曾想听得正高兴的时候会骤然“合榫”,论及国政。这样就显得不露痕迹而请君入瓮,顺势说理而水到渠成。

    二是能够引发情感的共鸣,不会引发抵触情绪。如《触龙说赵太后》,在赵太后严词拒绝了群臣强谏之后,大臣们已然无计可施了,触龙进宫,却只字不提“令长安君为质”的话,而是恳切地请托赵太后,为自己的幼子谋求一个职位,引发赵太后与触龙争论男人和女人谁更疼爱幼子的问题。这就是近身取譬产生的同理心,更容易生发双方的共情。最后以“燕后远嫁”的事实,以太后的亲身经历说理(仍是近身取譬),水到渠成地提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重要命题。

    三是有以小言大之效果,使论证更具说服力。“近身取譬”具有“身近”而“指远”的特点,在论证中,看上去说的是眼前物(喻体),可是句句都指向对象物(本体),眼前物是具体可感的,是熟悉的事物或情事,容易生发情感,诱发思考,而对象物是抽象的,是论者想要阐发的某种思想观念。在听者对眼前物和身边理完全认同之后,陡然与对象物“合榫”,以近指远,推己及人,“本体”和“喻体”之间形成严密的类比关系,自然引发顿悟。这样,原本难以理解或接受的道理就如“庖丁解牛”如土委地了。这样论证,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如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剖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以“挟泰山以超北海”是绝对做不到的事情,而“为长者折枝(向老者行鞠躬礼)” 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两个比喻对照,其“不能”之辩和“不为”之实就无所遁形了。“以小言大”还暗含着一个意思:我一个臣子,在家里受到一点蒙蔽倒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你作为大王,你总是在蒙蔽之中,那可是关系到家国兴亡的大事啊!尤言“小”的事情、切己的道理你都能体悟,“大”的事情和道理,你更应该重视啊!也因此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近身取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宇宙认知的重要方式。如《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都是近身取譬的典范。庄子同样善用取譬说理,如以庖丁解牛喻养生之理,轮扁斫轮喻读书之法,佝偻承蜩喻专心致志,匠石运斤喻知音难遇等,无不是近身取譬的具体运用。韩愈《马说》以马喻才,欧阳修《卖油翁》以油说箭,周敦颐《爱莲说》莲比君子等,都是取譬说理的范例。还有其他典籍也多有取譬说理的例子,如揠苗助长、鹬蚌相争、叶公好龙、画蛇添足、火中取栗、守株待兔等。

    近身取譬也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和议论写作中。它的魅力在于将普通人很难理解的道理,尤其是一些复杂的抽象的道理,通过比喻的形式加以形象地阐述,从而强化人们对于某个道理的理解和情感认同。如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在这里,先生将自欺力比作“搽了脂粉的脸”,将自信力比作“筋骨和脊梁”,二者的本质特性就显而易见了,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生动的生活经验中,不仅极具说服力,且兼具嘲讽的意味,发人深省。又如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针对“做工好苦呀!”的感叹,他从反面提出:“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因为这篇文章是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他就拿眼前事取譬:“今日大热天,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拿眼前现成的事情打比方,讲道理,显得信手拈来,不仅给人言语智慧的美感,还让人感觉这样的事情可谓随处可见,时时在生活中发生着,既然这样的普遍,那就是普遍真理喽。而且说者和听者全在现场,正在共同经历着,这就极易调动人的情感认同。

    近身取譬的窍门在哪里呢?我们如何在写作和说话中去运用这种技巧呢?至少要把握三点:

    一是要言此意彼。近身取譬的本质是比喻论证,比喻是手段,论证是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才是最终目标,要时时盯住这个目标,言在此而意在彼,文章所述句句在喻体(事或物),发言所指句句不离本体(观点)。如果说“言”是文章的花叶,那么“意”才是文章的根茎。可以得意忘言,不能因文害意,如果长于喻而疏于论,文章就会虚浮无根,流于炫耀辞采而巧言令色了。

    二是要善假于物。要善于围着目标去寻找“借体”,在借体身上去挖掘表达观点所需要的特质。就是要善于发现身边具有比譬价值的事物或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凡事多思考,从事物的两面性思考,寻找事物的哲学蕴含;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开掘寻常事物的独特意蕴;要善于从本质上思考,寻找事物本质的内涵。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两组比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所选取的喻体如树木、江河,都是身边处处可见,人人熟悉的事物。作者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引出国之大政,平易而自然,精警而深刻,喻巧而理至。

    三是要切中要害。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近身取譬贵在一个“切”字,实际上就是喻体与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点,选最集中、最深刻、最精彩的喻体来表现本意。好的喻体是值得持续开掘的。再拿《谏太宗十思疏》为例,作者在借比喻开篇,提出观点后,又从反面开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做“伐根”“塞源”,这样层层开掘,一步步强化喻体与本体的切合度。文中更有将百姓喻为水,将帝王喻为行船,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千古名言,就使取譬说理更贴切更精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