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仅是砚,而是一片故乡人魂牵梦萦的乐土。
——题记
家乡的端砚很出名。别的砚,表面是漆黑的,如同乌鸦的羽毛,黑得逼人的眼,磨出的墨,不是太浓,就是太淡。故乡的端砚,却是“天地精华的凝练”,砚石光滑莹润,略微泛着银光,墨汁也是恰到好处。每当我跟人说起我的故乡,别人都会赞一声:“你们那儿出好砚!”
故乡的端砚有上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王羲之当年练字用的砚,正是故乡的端砚;包公在端州执政的时,不带一砚归的砚也正是端砚;王勃写《腾王阁序》用的砚,同样是端砚。
童年时,端砚是我的好友。我喜欢爬到砚石上玩耍,砚石的表面光滑润泽,黑得发亮,我便跳上跳下地玩。我也喜欢磨墨,看着乌黑的端砚麿出浓浓的墨汁,既有趣又好玩。
家乡人对砚总是怀有特殊的感情。家乡有许多磨砚人,他们磨砚时都是专心致志,小心翼翼地打磨,惟恐碰伤了砚似的。舅公经常给我讲关于砚的传说,一边讲,一边深情的抚摸一块饱经沧桑的砚。砚凝重地望着我,沉默不语。
长大后,与砚的交流渐渐少了,用上了钢笔,我怎么还有心思写毛笔字?磨砚费时费力,哪有钢笔简单快捷。故乡的特产,渐渐退出了我的生活。
舅公离开了故乡,去了云南定居。前不久,我去云南旅游,顺便去探望许久不见的舅公。舅公知道我们要来的消息很高兴,在我们来之前,他特意叮嘱我给他带块故乡的端砚。我虽然不明就里,但还是照做了。
到了舅公家,我把端砚送给他。舅公立刻拿出一支毛笔,开始磨墨写字。我看着舅公认真地磨着墨,我忍不住问:“舅公,您若想写毛笔字,何不买几瓶墨水呢?磨墨多麻烦!”
舅公淡淡一笑。窗外夕阳西下,一缕温暖的橘黄色的光照在端砚上,漆黑的墨汁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原本冷硬的砚石似乎也流露它温柔多情的一面,显得梦幻迷人。
待磨好墨,舅公才长舒一口气,喃喃地道:“这砚呀,是我们故乡的瑰宝。我离开故乡好多年了,一看到这砚,我就仿佛看到了故乡,看到了家人们……好久没见过这砚了!”
借着一抹温暖的阳光,我清楚地看到舅公眼底的泪光,旁边的砚依旧不发一语,但却显得异常柔和。它让我想起了故乡的山清水秀,想起了磨砚人和蔼的笑脸,想起了蓝天白云下那一幢幢别具韵味的乡村小楼……
原来,一方端砚,也承载着深沉的情思,那美丽的乡愁。
暑假我们一行人去了肇庆采风。肇庆真是一个美丽地方。七星岩的山独具特色,深绿中点缀着许多岩石,就像一块巨大的乌龟壳上长满了青苔。星湖像一面铜镜倒影着周边的景物,微风一吹,景象就变朦胧了,好像在照哈哈镜一样。在那里吸引我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悠久的民俗风情。端砚村是行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记得那天,我们在洒店的餐厅里吃了一份丰盛的早餐。然后,两步并作一步,三步并作两步到达了酒店的门口,此时来接我们的大巴车已经在门口等待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去了中国端砚博物馆。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一张用石头做成的地图呈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我见过最大的石头做成的艺术品。我一看旁边的介绍牌,原来这是 一张肇庆市砚坑的分布地图。突然一个讲解员说:“这是绿端做的,除了绿端还有紫端、白端。”
我们接着往前走我又被一方约长二米宽一米的大端砚震撼到了。讲解员说这是宋徽宗亲自送给肇庆市的,上面刻的是肇庆市的地图。我们接着看了很多不同的端砚,用石大部分都是紫端,为什么呢?因为紫端比绿端和白端更容易找一些,而且三大名坑都是出产紫端的。那些端砚有大有小,有古代的,有现代的。图案也是千奇百怪的,有地图,有记事的,有人物和动植物,还有神话故事,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摸上去,光滑细腻,就像摸着宝宝的屁股一样。
不知为什么,我看着看着就深深地喜欢上了砚台。似乎看到文人们用这么雅致的砚台,研磨出乌黑发亮的墨,写出许多荡气回肠的作品,真是诗意盎然呀。突然想起妈妈最近在练毛笔字,如果我能送她一方端砚,那不是很完美吗?于是,我在这砚台群中,挑选了一方云龙砚,上面刻着双龙戏珠,两条龙在鱼鳞般的祥云里缠绕吐珠,活灵活现,雕工真是高超呀!
很快就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我真是舍不得呀。在这个独一无二的砚台之乡走过,我是不是也会沾染满身的墨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