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石径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7 23:10:46
  • 《石门坊一日游记》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我三年级学的一首诗,其中的诗情画意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诗人杜牧描述的那种美境也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

    机会来了。周日,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石门坊,欣赏了漫山红遍的自然美景,体验了登高望远的诗人情怀。

    石门坊,位于临朐城西,山势曲折南向,两峰对峙如门,故名石门坊。传说,是天上财禄大神储藏珠宝的地方,为嘉奖人间善事,凡生有十个男孩,不生邪事,品行端正者,便能开放石门取宝。一路上爸爸向我讲述着石门坊的典故与传说,使我更加向往,历经两个小时的路程,石门坊到了。

    车停到停车场后,我便迫不及待地下车。一下车秋天凉凉的空气便顺着我的鼻孔流淌到全身,顿时使人一激灵,这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感觉分外清爽。从停车场到石门坊景区需要走一段山路,几公里左右,山路两边种满了柿子树。此时,树叶已落,金黄的果实挂在树上,柿树寓意“事事如意”,祈福的人很多,也有很多人在品尝这免费的水果,每个人脸上都充满甜甜的笑意,看来柿子非常甜。

    一段山路以后,看到一段长长的台阶,一个牌坊坐落在台阶上方,署名“石门坊”,景点就在前面。登上台阶,浑身热乎乎的,此时一个大广场让人眼前豁然开朗,前方、左右两边都是山,此时再往下看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叫“石门坊”,正如路上爸爸所说的:“山势曲折南向,两峰对峙如门”。我们沿着左路继续登高向上,陡峭的山路让人感觉很累,左边山路基本上没有红叶观赏,此时我感觉到非常失望,这就是我期盼的诗中美景吗?走到石门“晚景”附近已近十二点半,此处场地空阔,爸爸妈妈决定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补充点体力。确实累了,吃起东西来狼吞虎咽,把随身携带的面包、饼干、火腿肠一扫而光,感觉吃得分外香。吃完后休息了一会儿,感觉身上慢慢的有劲了,此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参观了石门晚景附近的景点“母子槐”,母子槐在文昌殿旁,有500多年的历史,母子槐是颂扬户部侍郎李昌谨遵母教公正廉洁而演绎的一段传说。沿石门晚景向继续攀爬,经过一段木桥,走上了一条很窄的人行山道,顺着人群慢慢看到远传的山谷中隐约出现了几片红斑,让人充满着期待。

    继续前行,一副壮丽的美景映入眼帘:远处山涧、谷底的红叶漫山遍野,颜色多样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副美丽的画卷。谷壁上,贴满了形形色色的植被,灰白色的岩壁,橙红色的叶子,各种绿的树冠,就像一张绚烂的七彩之网,掺杂在一起感觉是那么和谐,那种壮观美丽真的很难用语言形容。远观对面山坡,一道细长的石阶映在在五色丛中,像通天梯一般延绵而上。此时,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那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红红的树叶远远的看也是花团锦簇,真真正正的感觉“霜叶红似二月花”,妈妈说,红叶是在霜降天冷以后才发红,所以古代诗人把红叶也叫“霜叶”,我也终于明白了诗词中“霜叶”的含义。

    下山过程也是赏景的过程,一路流连忘返。上山途中的失望全部抛在了脑后,途经一处玻璃桥观景点,站在桥上往下看,玻璃下红叶就像绵羊的毛一团一团的。下山途中可以近距离的观赏到红叶,叶子是圆形的,并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枫叶,给人感觉肉肉的,颜色很难形容,感觉是柿红,并不是那种通红。

    走到出口已近三点钟,还是要通过来的时候那段山路走到停车场,路上依然有登山的游客。考虑到回家路程还有两个小时左右,我们便加快了脚步。坐在车上,再看一看这雄伟的大山,感觉大自然的力量真是让人敬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次游玩让我受益匪浅。回城已是六点多,去饭店简单吃了饭后便回到了家。此时,白云深处的人家也一定是炊烟袅袅了吧,他们吃的啥呢?

  • 《山行的诗意》
  •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诗意]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作者小传】: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出自]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译文一: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船靠岸,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译文二: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杜牧《山行》鉴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赏析二: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几椽芭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但这前两句其实只是陪衬,后二句之枫林红叶方为此诗描写之重点。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而停车凝望、陶然忘归的诗人也成为画面的一部分。但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悲秋伤时,而是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热烈蓬勃的景象,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股英爽俊拔之气溢于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全诗翻译赏析》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出自]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译文一: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船靠岸,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译文二: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杜牧《山行》鉴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赏析二: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几椽芭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但这前两句其实只是陪衬,后二句之枫林红叶方为此诗描写之重点。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而停车凝望、陶然忘归的诗人也成为画面的一部分。但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悲秋伤时,而是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热烈蓬勃的景象,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股英爽俊拔之气溢于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