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三哭而闻名。
一
席上有两人对弈,屋里很安静,只闻棋声。
倏地外头便吵了起来——噩耗传来,他们说,阮母已辞人世……
将要落棋的手明显顿了一下,苍白的干唇终于吐出字来:"胜负未定,且下完这局…"
众人皆惊,他最后执意下完棋才回家办丧。饮酒二斗,遂吐血晕去,满面泪痕。
那日母亲主动叫他出去散心,他便已经猜到几分。但他明白,生死离别间最没用的事情便是哭了。母亲无力回天,他想给她一个安心的答复,故不为恩母床前丧泣。
他亦觉得那些苛刻的礼法,只具形而无内。若子真有孝德之心,则应该是问心无愧、无悔于故人。那所谓身后的"行孝"不过繁文缛节,已无任何意义。
这一哭,哭的是母恩。
因为至情至性,问心无愧;所以不惧世人冷言,不拘世间礼法。
二
那日,众人议论纷纷:"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
他恰是驱车返城,得知这位才貌超群的兵家少女尚未嫁而死,便带着酒坛,在灵堂里喝得酩酊大醉,放声大哭、撕心裂肺。
他与兵家少女素不相识,却哭得如是挚交故人。
他哭生命的凋落,他哭人的这一生身不由己、不能自己做主的事太多。他哭少女,亦是哭自己。
"有情却无寿,有志不得用。"
哭着哭着,他可是想到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的生命被奸人所迫害,如蜻蜓点水一般:波澜未定就垂首倒下,命如草芥......
这一哭,哭的是薄命。
他曾登山而感:"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乱世之中,群丑当道......”于他而言,少女的灵堂许是浊世里难得清静之处,只有率真,只有美好。
三
他素喜"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常信马由缰在外闲荡,车上常驻有酒,每喝着小酒或阖眼小寐,或且观佳景,不会想多余的。
但,到日落枝头、车迹所穷时,又猛地大哭起来。
因为此时酒也饮尽、景也穷尽,他无法借外物消愁,看血天枯叶,心涌悲情便纵声一哭,没有任何掩饰。
这一哭,哭的是天下。
史中有记:"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社会阴暗,也有人秉持风度,傲如松竹,试图挽回人的尊严,试图唤醒英雄之正气。
他便是阮籍。
然而,竖子当朝,一无明主可效忠;竹林皆散,二无挚交可与共;风气如此,谁人能展匡世之报负?
于是,他将压抑与毁灭化为了响彻万古的哭声,注以百年未展的千秋大业之梦,催醒了万代松竹……
(指导老师:马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