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几时痴心断的读后感
偶尔看《英雄志》,不想竟然一头栽了进去。以前喜欢武侠,但只看金庸。于武侠,这是第一次栽在金大侠的作品之外。废寝忘食了将近一个月,看完了这部足有几百万字的小说。大约是四月底读完的吧,恍惚了好久。一直到今日,才想起要写点什么。
洋洋洒洒几百万字的大作,闭上眼,在我面前最清晰的并非是“观海云远”四大主角的联袂登场。而是第十卷第九章剑神卓凌昭的“人生三宝”。剑神的出场,并不光彩。甚至是相当邪恶的。只因“天山武学”便灭人满门,做下一连串的血案。这个时候,对这位昆仑“剑神”,我是恨的牙痒痒。一直到了华山之颠那场“天下第一”的对决,这个人物,我才看出了些门道。勾结奸臣,屠人满门,最终却还是败在宁不凡“仁剑震音扬”之下,以读者,是悲是喜?我们大约都是自诩“正义”的吧,那就该喜。但是,看着最后倒在仁剑震音扬之下昏迷不醒的剑神,我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看到“人生三宝”,这大概是剑神最后一次出场了吧。江充府中,剑神此次前来却是要与这奸臣决裂。江充先以金银财宝买之,剑神回道“财多败家,招意杀机,卓某宁可多练几套剑法,让门人开一处武馆谋生,那才是日后的生财之道。”江充见此,遂以美女赠之,“闺房淫乐、床第打滚,这是卓某做的事么?我说人生第二宝,乃是志气高!温柔香枕,莺啼燕叱,不过心有窒碍,何能求剑道之高远。美女为礼,俗气!”
以卓凌昭之精明,当想到了江充的第三件“礼物”该是一把剑了。饶是如此,当他知道那把剑竟是自己同门的四师弟的时候,他还是微微一惊。此时的门户之变,对他来说到也不至伤筋动骨。又是一把剑刺出来了,这把剑,却是他赖以为左右手的二师弟。剑神快倒下了……他是个可怜人,在他知道二师弟并非有意背叛的时候心中竟是无限安慰。最后不愿背叛他的竟是平素和他最不睦的莫凌山,抱着死在他怀中的莫凌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剑神卓凌昭方体会到了“忠义”二字。
生死之间,出手相救的又是昔年旧敌。这又叫他情何以堪?行文至此,剑神,只有举剑自尽这一条路。
看到剑神面向西方昆仑最后一次举起“神剑擒龙”的时候,我心头一酸,眼中不自觉的落下了泪。他这一生,值么?书中,作者一直将他描述成一个“儒生”的形象。我读此书时日尚浅,不知作者是不是有意让他和后来得到他“剑神古谱”的卢云做下对应。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子,或科考不第,或有怨在身,只得拿起手中长剑以武犯禁。卓凌昭坏事做尽,为的只有四字“天下第一”。此人写的好!好在他的真实,好在他天下第一的“欲望”。凡人皆会有“欲”,许是金银,许是权势,许是美色……而卓凌昭的欲望便是作为“天下第一”那般傲视武林。
回到华山之颠,他和宁不凡交手之前,宁不凡问他剑是什么,他答“神剑如我,吾即剑神!”而宁不凡说的却是“剑如我”。自从看到这句话我就一只觉得卓凌昭在“剑”上的追求要高于宁不凡。他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也许常人(包括他自己)永远达不到的“仙境”。其实,他就是一个痴人,一个剑“痴”。也许同为华山一脉,不知为何我总是有种感觉,宁不凡身上实实在在是有金庸笔下“风清扬”的影子;那招“智剑平八方”也清清楚楚显出了“独孤九剑”的意思。卓凌昭,还是有他的欲望,他的欲望让他不能突破剑的桎梏,也许,这就是一个剑客的.悲哀……此时的他面对天才如宁不凡,只得徒唤“系生瑜,何生亮!”这个时候卓凌昭的败,是一种追求的败,败的彻底,败的令人心痛。
相较于宁不凡的封剑归隐,卓凌昭“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的傲然之气始终未曾褪去半分,睥睨天下之气令人神往。
即使是被旧敌所救,他依旧选择走自己的路。狂的可以,傲的可以,固执的可以!他可以以死谢他灭门之罪,却不会让人轻言侮辱于他。临终,他洒下泪水,许下下一世的愿望“愿来生来世,再为一名剑客!”,仍是痴的可以……
是耶?非耶?
神剑擒龙,剑芒闪耀,终成世间绝响……
【关于几时痴心断的读后感】
有一些灾难是可以避免的,一时疏忽引起的火灾,可以通过平时加强安全意识来避免;粗心大意引起的错误,可以通过认真仔细来规避;在做一些有风险事情时候,如果太惧怕出现问题甚至是可以直接来避免做这件事情,可是也有一些灾难仿佛真的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过去曾经有条新闻,讲的是一个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用削尖的竹子当箭来射,本来是无心玩乐之举,却怎奈之后射中了一个无辜路过的女孩,那女孩被射中了眼睛,最终眼球就被摘除,单眼视力也丧失了。整件事情里面,那个女孩子真的没有什么错,而那个男孩子玩耍的时候也绝对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行为会让一个女孩子失去视力,并且从此以后终生都只有一只眼睛。后来女孩子也没有办法和他人一样正常求学就业,只得早早辍学打工了,成了一个普通的底层劳动者。
我还看到过另外一件事情是在幼儿园里面老师让孩子带剪刀去剪纸,但是在剪的过程中有一个孩子一下就把另外一个孩子的耳朵给剪掉了一大块。这件事情里面,因为小孩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需要去承担刑事责任的,可是这样一来受伤的孩子得不到合理的补偿,本就特别的无辜,幼儿园也不可能赔偿多少钱,因为幼儿园只是承担一个连带的侵权责任。
或许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是无辜的,因为他们宛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外界危险缺乏估计,虽一无所知却又跃跃欲试,可那些缺乏自我保护的受害者又何其悲哀?这些灾难对于当事人来说真是一场灭顶之灾,可是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好的途径去补偿他们,甚至现行的制度对于儿童肇事者都没有太强的约束和惩罚,他们遭遇这样的不幸,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样解释。
一鲸落,万物生,鲸鱼死后的身躯犹如一方岛屿,孤独又温暖的鲸落成为一套迷你生态系统养育海底生物,可是人的苦难却未必如鲸落般成就了生命的赞歌,孕育了庞大伟岸的生命存在,我们本就是渴望平安幸福的凡人,岁月静好就已足够。有多少次事故和灾难的发生,就有多少个浸透血泪的酸楚故事。那些孤苦无助的人与社会的无形损失都会成为灰尘,被时代的漩涡卷入而最终遗忘。所以那些无因无妄的灾难,只希望世界上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北来南去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让我魂牵梦萦的家乡。我坐着电动飞车,看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街道上,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有着“花城”的美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散发着清新气味的五颜六色的花儿。花丛之间隐藏着循环喷水机,水喷洒到花瓣的水滴在光的折射下,闪烁着宝石般的亮光,多余的水会一滴不剩的流入对面的水池,机器又从池子里倒喷回去。正值炎炎夏日,我走在街道上,凉丝丝的,香喷喷的,十分清爽,仿佛穿过御花园一般。白天,花树的枝叶仿佛一片绿色的屏障,挡住了耀眼的阳光;夜晚五彩缤纷的彩灯伴着飞瀑,折射着七色光圈美轮美奂……
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一直都是我们人类无法攻克的难题。而二十年后我的家乡这些困难迎刃而解。交通工具使用可再生资源,不仅速度快,还无噪音,零污染。聪明的科学家在城市下方建造了核心动能发电站,将生活垃圾运给核心动能发电站,经过处理转化为动能。既解决了能源供给、城市垃圾处理的难题。还有利于地球的持续发展,一举多得,是不是不可思议啊?
正在我沉浸在家乡巨大变化中时,恰巧碰到了表哥魏子焯,开着3D 打印的汽车去郊游,我也跟着上了车,听他说这种汽车无尾气排放,太阳能充电,可随意变换造型和颜色,并且还会识别人体所需,提供各种事物。原来每辆车都配备了有机食物培育仓,能够快速培育出各种有机食物,真是太神奇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啊,每个地方都透漏着现代化气息!
二十年后的家乡,真让人流连忘返啊!这份热爱和向往,让我决定更加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题记
灿烂长河,明月皎洁,白衣飘飞,一壶酒,一柄剑,游历天涯海角。一生醉卧花间,品千万佳酿,留下诗篇万首,叹为仙!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豪放与洒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李白对自己前程的期望;“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是李白对侠客向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正是这样一个人,酒入豪肠,取得月光,引入剑气,吐出了半个盛唐。
叹他惊为仙人,本该得君重用,却只为随行;叹他才情卓越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帝王却经不住那人枕边风;叹他因安史叛乱,报国之心热烈,时运不济沦为阶下囚;叹他天下大赦,重获自由,呤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但己老难成志;叹他一生之颠沛流离,万分不如意……只留下名动天下的华美诗篇。
看诗如看人,这万千浪漫诗篇,正如那白衣清酒执剑良人,宛如贪恋红尘的月上仙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一生经历太多挫折,却从未放弃,他用自己撑起了盛唐之风。他是人间的谪仙,终会归月去。李白宛如一颗彗星,带着仙气撞入那大唐盛世,却只如一味泪砸入历史的长河,惊起点点波澜,不过是浮生大梦一场……
何为仙?李白也,叹、叹、叹……
指导老师:王娟
窗外不知几时,小雨又星星点点地飘落下来。打开窗子,聆听小雨在歌唱,嘀嗒嘀嗒,好动听,好优美,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让我想起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王叔叔。
王叔叔在我们镇是一个深受辖区村民喜欢的人,一身正气,待人热情,工作有担当,被群众亲切地誉为“普法路上知心人”。聊到他,同事和辖区村民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听爸爸说,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他要负责辖区几千人的基本信息数据统计上传工作。刚到我们村那会儿,面对一些不理解的村民,他有些无所适从。有一次,他打电话给一户村民核实家中的人员是否有变动,没想到该居民不仅拒绝配合,还蛮不讲理,当时他感觉非常委屈,没想到一个看似很简单的事情竟然无法完成。后来在老村长的指导下,他有所领悟,通过从一个认识的熟人入手,总算采集核实到了相关信息。自此之后,他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只要碰到村民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同时他还在村里的信息栏中公布了自己的个人电话。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渐渐地,辖区村民也都愿意和这个满脸堆笑、热情大方的小伙子打交道,家里有了什么事也愿意对他说,现在他和辖区村民打成一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也成了他引以为荣的事儿。
王叔叔的热情,不仅表现在对待村民的态度上,而且时刻帮忙化解村民家中的矛盾。听妈妈讲,一天半夜,他接到一名群众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喝醉了,老婆不让他进家门,希望叔叔帮忙解决。无法安睡的他立即拨通了其妻子的电话,通过一番劝说,总算让这名醉汉进了家门。还有一次,他在一个小区外面的门卫室遇见一位垂头丧气的老奶奶,通过交谈了解到,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老太太的儿媳和女儿不愿管她。于是,他找到老人的儿媳,通过劝解和开导,调和了一场家庭矛盾,一家人又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清晨当听到第一声鸟啼,他就早早起床了;中午别人休息了,他还在埋头工作;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一件又一件琐事不计其数,用去了他很多的时间,有时甚至连节假日都放弃了。作为一名基层普法工作者,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算不算屈才?面对这个问题,他总是毫无怨言。平凡的琐碎,有时关乎着大局的稳定;矛盾的激化,有时会引起更大的问题。这句话他总是挂在嘴边,成为了支撑着他努力工作的巨大动力。每个社区都不出问题,社会就多一份平安,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这一直是住在他心里的中国梦。
呀!我现在明白了一切:原来王叔叔把辛苦藏起,是为了给大家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正是那来无影去无踪的春雨吗?他默默地滋润着,默默地奉献着。
一个淘气的小雨点飞到了我的脸上,打破了我的回忆。我不禁高声朗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这首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
在随之到来的春季,在随之到来的植树节,在随之到来的三月十四日。空气特别凝重,因为和同学们相处的时间只剩三四个月了,也许将来可能会相逢,但更多的只是一声声的再见和告别。
随着领导们的培土,学生代表浇水,莞香树慢慢地站了起来,回想至今,刚来到东华的我何尝不是这样?连最基础的叠衣服都不会,常常因为内务做不好而苦恼,有的事情连阿姨手把手教我都手足无措。
接下来是校长发言,一个个字像黄河流水一般吐出,让我心潮起伏、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转眼之间,铿锵有力的话停了下来,但心还在怦怦直跳。
最后便是宣誓的环节,那几句话也是那么让人激动,我们种下的这一棵毕业树,不仅是毕业树,还有希望和理想。我们承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当我们不再是小孩时回到母校,亲自“看望”当年这棵承载着理想和心愿的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从小升初再次起航!让我们伴着莞香的期待,期待心愿实现之时,将拥有更好的明天。
这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了那一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我心里也一直重复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定再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我读离骚中,最让我入目的两句。大概这是屈夫子穷其一生,都一直在挂念着的吧。战国纷乱,民亦多艰,可夫子又何曾未想过能为百姓做些什么呢?今日读离骚,我望的不再是一个曾于梦中遥不可及的巨人,更是一个一心为民却无可奈何的凡人。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笑楚王,可笑妒女,一时的昏庸,落得个满世的荒唐,夫子他有魂啊,却被这庸君,被这怨女之气所迫害,夫子他有心啊,却看得百姓至此乱世,犹如刀割,夫子他有念啊,却念不到有如此下场,无法救百姓于水火,负了苍生,负了自己。可纵使如此,他即便溘死以流亡,也不愿随了这浊流啊!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害了他的,难道是他这一身的清白,这内心的馥郁芳柔?难道是他仅仅为民的执著一念?贪官庸吏笑他自命清高,笑他不识抬举,就连他的姐姐亦如此说,“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可见夫子的作风,于当世而言,是如此的艰苦,却又如此的高尚。他无法去让众人接受自己心为民所系之情,而自己也亦不可苟同于那些成日寻欢作乐之徒,于是,他便处处受人排挤。“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他的眼中,这世俗的浊清是辨得清的,可遗憾的是,人们却早已善恶不分,更是到处充满嫉妒。夫子的为民思想,我想至今是一直受用的,只可惜他生不逢时。恨只恨他超前于古,他走得太快,所以人们憎恶着他的脚步,他走得太偏,所以人们都疏远着他的身影,他走得太正,所以人们嫉妒着他的身形。
我始终忘不了那个纵身汨罗的怀古柔情,仿佛现在看去,依然有个晨度白水河的身影,他游历春宫,折了琼枝继珮的样子我还记得。仙云雾绕,他从天宫落到凡间,带下了几许清香,可他终是没算到,这世间的浊,已容不下他的清了。“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为什么这样美好的琼佩,人们却要掩盖它的光辉。为什么这样美好的品格,人们却置他于一世的污浊。凡间让他活得太累了,所以夫子回到了天上,他本该属于那里。只偏偏为了一个念想,下却了凡间。你为何要趟这趟浑水啊?天上不好吗,用飞龙为马,车上装饰着美玉和象牙,载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可你却还是来了,来到这本就容不下你的俗世。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归兮,归兮,夫子终是走了。你可曾忆起,我在梦里见你,你又可曾记起,曾说为了天下为民,而今笑称儿戏。你是失望吗,是无奈吗,或是被世俗早已摧残得体无完肤?只可惜你看不到如今,国家富强了,百姓也幸福了,可你却再也看不到了,但你的思想是活的,是活在我们心中的。如今,夫子尚且安好?待我将这中华之佳话,与你在梦中诉说,可好?
大概你在天上是看得到的,如今的中华大地,正被社会主义的光芒滋灌着,而我们这一代,还将会把这一价值观延续下去,夫子,你当初为民费尽心力,如今,也该是终有所偿了。
谁人负离骚,只恨,无缘今朝。
不知几时爱上了石头。
雨过天晴,漫步到河滩,横七竖八的石头便映入眼帘,有的陷在泥里,有的平躺着,裸露的部分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河边的小石子,光洁亮丽,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还不时地享受着河水的轻抚。望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头,我兴奋得像个孩子,捡了这快,又看看那一快,左一块,右一块,不一会儿,手里就捧满了,走到河边,找一处干爽的地方放下,再去捡,来去三、四趟之后,就蹲在石堆旁,一块一块细看,先洗净泥沙,有意思的,就不停地在手里转方着看,看石质、看形状、看颜色、看意境。大多经不起细看,一堆石头,能挑上一两块,就算很幸运了。
这是些小河,近年来,河边的采砂场随处可见,岸上的石头日见其少,转悠半天也拾不到几块,不过,去的次数多了,带回来的石头也多起来。起初,丈夫好奇,也常和我一快把玩,后来,一见我抱些石头回来,就皱起眉头,我只好偷偷地往回带,可有时,他皱他的眉,我带我的石头,他也奈何不了我。
别以为我懂石头,说实在的,一点都不懂。我只觉得,石头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精灵,随便一块石头,就承载了大自然上千年的沧桑变化,一块精美的石头,更是隐含了大自然无数次机缘的巧合。多少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水冲,大自然犹如一位能工巧匠,煞费苦心,用漫漫岁月才雕琢出一块精美的石头,集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蕴含着了大自然无限的神力。《红楼梦》有一首题画诗:“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也道出了石的魅力。
拾石的最佳时机是周末,如果是雨后初晴,那就更妙了。丈夫外出,无扰;家中无事,有闲,如此,便可以在河滩上信马由缰了。无论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水而下,走了一程又一程,总觉得奇石闪闪的灵光在招引着你,你一路寻寻觅觅,直走到荒无人烟,浑身乏力,两腿酸软,才兴尽而归。至于能不能拾到中意的石头,那就不强求了。倘若,真得了一块精品,就会把玩不已,什么饥饿、辛劳,早已散到九霄云外了。
拾石的乐趣,不只是捡到一块价值不菲的石头,更重要的是一次次身心的放逐与锤炼。阳春三月,惠风和畅,堤上,杨柳披拂,桃花、杏花竞相开放,美丽的水鸟,时而在水边嬉戏觅食,时而一跃而起,消失在遥远天际,你也如脱笼之鸟,沐浴着春光,在水边徜徉、寻觅。夏天的傍晚,夕阳映照,凉风习习,潺潺河水,波光粼粼,当你准备回家时,坐在水边,一边清理着鞋上的泥沙,一边目送着河水蜿蜿蜒蜒,流向远方,心里盛满了惬意。即使冬天午后,暖日融融,在河湾的水边或几块巨石的罅隙里,你突然发现那么一抹嫩绿,让你眼前一亮,心头便涌动着春的喜悦。说真的,对我来说,拾石就是一次次游历,一次次探险,充满了变数,有无限的趣味。当你在那偏沟野岔,无路可走时,几块落石,几个隐约的脚印,或者峰回水转,眼前又有了新的境界;当你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将要懊恼时,突然眼前一亮,如获至宝,内心又雀跃不止;当你为刚才丢掉的一块,有点后悔时,忽然发现手里的一块也不错;当你面对一块稍大美石,留恋不已,却又无法带走时,你又会自我开脱,欣然离去……
拾石,当然也有尴尬的时候。一个女人,在空旷的河滩上、乱石中、烂泥里,东瞅瞅,西瞧瞧,孤魂野鬼似的游来荡去,常招来惊疑的目光,有好事者竟跑来观看,好在我根本不去在意。如果走在路上就不同了。一个小镇,一住就是二十多年,谁不认识谁啊!当你两脚泥水,一身泥巴,手里捧着几个石头出现在他面前时,知趣的只招呼“转了一圈啊!”,不知趣的,偏用怪怪的眼神瞅着你,追着问“你抱个烂石头干啥?”这时,我“哦……哦……”两声,便仓皇而逃了。
石,在一般人眼中,确实是块石头,而在拾石人眼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是上苍赐予人类之瑰宝。人与石相遇、相知、相守,是一种莫大的缘分。石,离尘索居,安然沉睡,等有缘人来唤醒;石之旖旎风光,隐秘暗语,等有缘人来解读。石因人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人因石得到了快乐,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只因有石,想开间奇石店。在老街的某人角落,不招摇,不繁闹。有点古旧,有点单薄,生意冷清,甚至被人遗忘,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还有那么,那么一个客人,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将一方石,赏到无言。
只因有石,越来越喜独坐在绿苔滋长的窗前,赏一方闲石。不去管,那南飞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
作者简介
山月,女,麦积区中学教师,文学爱好者,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闲暇时喜欢旅行。
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注释】
⑴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⑵君:这里指词人的妻子。一说此词为妻子思念丈夫。江楼:靠在江边的楼阁。
⑶暂满还亏:指月亮短暂的圆满之后又会有缺失。满,此指月圆;亏,此指月缺。
【翻译】
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可恨你就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刚刚圆满就又缺了,等到明月再圆不知还要等到何时。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古诗作品《题临安邸》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注释】
1、题:数
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dǐ):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4、休:暂停、停止、罢休。
【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漫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鉴赏】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表达了当时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陶醉于歌舞生平,醉生梦死生活的不满与谴责。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