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着实是一件幸福的事。当阳光透过窗户跌落在我案头,时间仿佛也停滞不前,我把每一次小小的阅读当做一次携书的旅行,倾听草长的声音,看到新的风景。
书籍·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中,书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好和最宝贵的书,读了以后,会把你带入一个崇高的境界。在每一个犹太家庭中,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都会读一段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后,母亲就会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些举动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书本是甜的。
犹太人爱书的传统已深入人心,对犹太人来说,书本是他们最需珍惜之物,智慧是最宝贵之物。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书籍·精神
在牛津市内,经常能看到一个乞丐坐在地上,不顾初冬的寒冷,专心致志地捧着一本书读。这个景象令到牛津市旅游的中国人很惊讶,他们施舍了一些财物,那乞丐点头称谢。人们问他看的是什么,原来是凡尔纳的小说。他连温饱都不能保证,依然要在心中“环游地球”。
阅读永远是精神世界中的刚需。牛津街头的乞丐在衣食无保的情况下都不忘读书,拥有环游世界的梦想,这怎么不令我们这些衣食无忧之人汗颜呢?
书籍·信仰
书籍不仅是人精神的脊梁,更是人永恒的信仰。游民文化专家王学泰终其一生都在买书、读书,做研究反而成了一种业余事业。他提倡一种“慢读论”---不功利,而是在书中耗费掉漫长的人生,将其作为人一生的信仰。这并不是廉价的爱好,它不但昂贵,也足够做我们的一种示范: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要将书本作为一种信仰,以此充实我们的生活。
如今,我已习惯手持一本书,在宁静的午后独自阅读。沉浸在静静弥漫的墨香中,聆听文学大师们或饱含深情,或充满哲理的话语。文学世界就在我面前铺展开,我携书踏上那条铺满落叶的小径,走进文学的殿堂,去探索,去品味,去发现;我现在体会到的,是每一次感悟的愉快与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