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草木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0:40:47
  • 《隐匿在草木间的人性初三优秀作文》
  • 隐匿在草木间的人性初三优秀作文

    在未打开这本书以前,对于虫子的理解,无非是藏在田间地头的幼弱生灵。它们的生命,可能在弹指间灰飞烟来。大部分的提及,无非只是嗤之以鼻。

    而在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我已不再是那个凌驾于昆虫之上高高在上的窥探者了。而是真正能够静下心,用与虫子等高的目光去观察这些草丛间的小精灵了。

    法布尔,一个细致如微,无与伦比的观察家。借虫这面小镜子,折射出千百种人性。以虫观人。他放低自己的姿态,用自己的坚韧,执著与恒心,坚守在田间地头。他废寝忘食地与昆虫世界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以五十余年荒石园的坚守成就了一位观察家,学者,诗人。不求功名显达,但求激起更多人对生命的热爱。而非是在酷刑场,停尸房中间探究死亡。在蓝天白云下观察,融入自然。可能这就是法布尔一生的写照,也是永恒的期盼。对他的昆虫朋友们,对人性,对生命。

    在书中印象颇深的是松毛虫,这种矮胖层陋的生物一直萦于我的脑海中。在法布尔的笔下,它们是只会跟着前者丝线的盲从者。它们好像一节火车,由“车头”决定方向,而“车厢”只顾盲目地前进,但知其始,不知其终。法布尔就与松毛虫队伍就于花盆上不知疲倦地绕了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实是愚钝,愚的可怜。但在讥笑,嘲讽它们的'同时可曾也反省过自身。譬如清代末年对侵略者砍下自己同胞头颅木讷的看客。他们一样的盲从于大流,一样的漠然。所以已近乎辩不亲,我闪所褒奖的,赞美的,讽刺的,轻蔑的,到底是所谓虫性还是人性?

    一粒沙里可以看出世界,在小虫的生命里又未尝不可。用朋友的眼光看待昆虫,定会惊诧于,被你无数次错过的匿于草木间的人性和正在发生的史诗。

    【隐匿在草木间的人性初三优秀作文】

  • 《对于草木的忏悔初三作文750字》
  • 对于草木的忏悔初三作文750字

    天台的那株香兰有枯黄了一片叶,几个月前她还是嫩绿的,但这几天我都不曾注意到她的身体有过不恙,即使是看她枯黄了几片叶子,我也没放上心,只是几片叶子,我安然地想着。刚买来的时候我确实对她倾注许多爱,包括浇水施肥。(现在发现这些想法有些可笑了,这么点微枝末节也我配的我去这么地炫耀)

    我这几天多都在研读所谓我认为正经的佛学,但不知这佛学是否于正统有些稚嫩,所谓四圣谛,我一个都没读懂,是什么我倒有些模糊的懂了。佛教对于生灵都是仁慈的,他们对于那些草木之灵都是怀着一片赤诚的,他们将草木这些有生灵的视为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我读着读着,把自己给带进去了_____天台的那盆香兰我是看着她在做垂死挣扎而后死去的吗?我的心灵反复地受到了一种莫名的谴责,该死的,我造了什么孽。

    这香兰确实可爱,要不然我当初也不会一眼相中她,而现在却有点始乱终弃的意味,她是因我而死的,我这么在心中想着,啊!这香兰该是怎么样的一种痛苦啊。她被她的主人所离奇,她终究地成为了一种可笑的替代品,她的主人到底有没有将她视为一种生命的延续,一个完整的人呢,像他读佛经那样,她的主人没有,他没有啊!我由此想到了她是多么痛苦地活着,生命最大的`不幸她都饱受了,她到底没有迎来她的新春。于是,她带着悔恨入了黄土,回归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一切都归零了。

    香兰啊!你怒视这悲哀,你感到不幸,但又能如何呢?

    我想到了这些天她—香兰都是这么地望着我的,我猛地感到恐惧,感到愧疚,感到悔恨。我应该去为她立个碑,扫扫墓,可我又想到我是有罪的,这样做反而使我变得虚伪了,我于是把这自以为美妙的想法给掘弃了。

    忽而转念一想,草木______他们饱经的摧残那么多,有那么多人在摧残,在卖力的摧残,在图利图名地摧残,我的心突然好受了些。

    回头一看那香兰,她消亡的彻底。

    【对于草木的忏悔初三作文750字】

  • 《人间草木读后感》
  • 关于人间草木读后感

    篇一:人间草木读后感

    读《人间草木》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极其赋有情趣、文化,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增长见识的一本宝贵的书籍。其中还有许多不惟人知的奇妙趣事,美丽动人的景物。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花儿呢?更是艳丽夺目。有缅桂花,芳香扑鼻,香的像兰花。夏天有珠兰、牵牛,牵牛花是短命的,还有薄命的秋葵,美丽的凤仙,真是数不胜数。还有一种奇妙的野草“万把钩”它结的果实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很难清除。

    这些东西都很有趣吧!看了这之后,我深深的陶醉并沉迷在此,其中的乐趣还无穷呢!

    山丹丹一种很漂亮的花,可以入药,还有紫红诱人的葡萄,沁人心脾,还有香甜的槐花,弥漫在整个春天。啊,真美!我仿佛亲眼看见如此优美的景色。

    作者把这些优美的景色刻画的栩栩如生,他细微的观察深刻的描写,都使人仿拂置身其中,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人间草木》刻画的如此醉人、优美,仿佛只有融入大自然才能真切体会。

    说到生活,肯定少不了美食,文中对于食品的描写更是让人垂涎三尺,那美味简直是人间极品。

    高邮的咸鸭蛋可是不同凡响。那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蛋黄发红,散发诱人的香味。不似别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说到美味自然少不了作者钟爱的咸菜茨菇汤、气锅鸡、火腿,还有昆明的牛肉等祖国各地的特色佳肴。气锅鸡特别鲜嫩,汤清如水,而且鸡想扑鼻,看着这生动的描写,我不禁口水潜溢。

    作者有这么渊博的知识,如此独特的见解,一定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而且了解的风土人情也相当之多。作者了解到各地区的人们口味迥异。山西人爱吃醋,爱吃酸。无锡人爱吃甜。四川人爱吃辣,等等的异域风情。作者竟能对各地的风土人情知之甚详,看来作者是一个喜欢游历,善于观察的人。

    篇二:读《人间草木》有感

    诗人张九龄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汪曾祺先生恐怕是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人。

    每当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你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一位老者与你同坐在一个洒满冬日阳光的小花园里,时而指着那棵腊梅和你说起他从前的趣事,时而打趣地告诉你说,“煤块里竟然也能长出芋头”。

    汪曾祺先生对于这些“人间草木”只是一种单纯的喜爱,一种寄托了自己的情思却不愿将之据为己有的喜爱。也许对于汪曾祺先生来说,一棵草木就是一件往事、一段深情。

    他知道“桂花美阴,叶坚厚,入冬不凋”;他说,“比起北京雨后春笋一样耸立起来的高楼,北京的花木的生长就显得更慢。因此,对花木要倍加爱惜”;他记得“北京见过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每次到老舍先生家里饮酒赏菊,都会“既醉既饱,至今不忘”;他还记得家里靠墙处秋叶形的小花坛,那里有两三棵秋海棠,花色苍白,样子可怜。所以每看到秋海棠,就总要想起他的'母亲;当他在寂寞的羁旅之中,几片绿叶曾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使他感到欣慰,让他“获得过一点生活的勇气”。所以,欧阳修在《秋声赋》里所说的“草木无情”,汪曾祺先生大概是不会同意的罢。

    在汪曾祺先生如话家常的语言中,我们会慢慢读完这本书,甚至在你读完时也不知不觉。因为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来是淡的,淡到如空气一般在你身边让你浑然不知,可是也淡到让你不能轻易失去。

    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未免多了一份孤傲。然而对于汪曾祺先生来说,草木是否有本心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与这些人间草木常相作伴,追忆往事,倾诉衷肠。

    想来汪曾祺先生对这些人间草木也是爱极了,也难怪他会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篇三:《人间草木》读后感

    《人间草木》是一本散文集。

    文章分七辑,每一辑内容都不同。作者汪曾祺先生是个真性情的人,单单从目录就能看得出来。每篇文章的题目都很直白,朴素、平凡但是带着点诗意。“人间草木”这个题目只是其中一篇散文的题目,但是作为整本散文集的名字,却很恰当。每篇散文的语言都很朴实,简单,内容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普通得真的就像随处可见的草草木木。不知是题目烘托了文章,还是文章烘托了题目?

    汪曾祺先生也是什么都能写,而且写的有趣。卸去了华丽辞藻的文章读起来让人颇为心安和舒服。从回忆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木,到各种各样的小吃,再到在联大的生活、相识的老友、亲人……几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汪曾祺先生笔下却别有魅力。其中有篇《葡萄月令》,五页的文章,把葡萄从一月到十二月详详细细地描写了下来,但读着一点也不使人厌烦。这便是魅力,或者说是魔力。

    零零碎碎的小事太平凡了。散文是拿这些小事入文,能抓住人心的就是好文章。即使是他人的经历,《人间草木》这本散文集读起来仍旧是温暖的。有人对散文不感兴趣,认为它无聊,没有跌宕的情节,像一杯白水。其实生活就是白水,只是喝的人心境不同罢了。

    汪曾祺先生的生活,一定是担得起这八个字的--

    温和从容,岁月静好。

    篇四:读《人间草木》有感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八个字,是汪老的老师沈从文去世的时候,张充和夫妇送来的挽辞中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或许,在张充和的眼中,这几个字,是颇能够代表沈从文的一生的,而这我眼中,这几个字,用来形容汪曾祺先生,也是十分贴切的。

    这本《人间草木》,收录了汪老三十余篇文章,选择的题材大都同生活中寻常花鸟草木有关,读来分外感觉到浓浓的生活情绪,除了这些,还收录了几篇写汪老当年在西南联大时候认识的那些大师们的生活轶事,描写诙谐有趣,栩栩如生,简直仿佛见到了那些大师们本人。

    汪老的一生并不舒畅,生于战时,长于混乱,就算在名声斐然的时候,也因遭遇那个动荡的年代被打成右派,然而最难得的是,就算遭受磨难,屡屡被人误会,他也能够随时保持豁然达观的心态,用一颗平淡宁静的心去认真体会平凡生活的好处,去写就着平凡生活的动人。

    所以有人说:“他的一切都是诗。”

    我想,能够把文字写得像诗需要非凡的才气,而能够把自己的一生都过得像一首诗,则一定需要一颗永不熄灭的赤子之心了。

    汪老的文字并不华丽,也不够惊人,他从不刻意去说理或论教,他只是淡淡地,写着自己眼中真真切切看到的那些花草—一颗芋头,一把石头下压着的豆芽,紫薇,菊花,还有各种野花;那些鸟木鱼虫—比如北京遛鸟人,香港的遛鸟人,木芙蓉,车前子,瓢虫,蝉,刀螂;那些最普通的人最普通的事,北京的国子监,胡同,泰山上的担山人……

    他诚实地记录着生活中的一切,语言平淡却又真味,闲闲地翻过他当年在被打成右派时在农场里写的这些文字,在某个北京的早晨遛弯时候想到的文字,在后来平反后作为一名作家四处云游写到的文字,在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走在美国街头写下的文字,在自己渐渐老去的时候回忆起西南联大里的青葱岁月写到的文字……

    这些文字没有一个句子是煽情的,却不由得叫人感动。

    这些文字没有一个语句在刻意地给人打鸡血,却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受到温馨地鼓励。

    比如他说起有个人随手将一把豆子扔在了石头下,过了一阵,翻起石头一看,一群豆芽竟然将石头顶起来了。

    与此同时,汪老,还非常具有独特的审美和生活情趣,比如他说人工琥珀不如天然的,“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说起养鸟人让画眉学叫,他说,“画眉本来的鸣声是很好听的。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吧!”

    我想,这样的思想与面对艰苦的淡然,与汪老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印象最深的是,是说起当年在联大每次躲警报的时候,有位同学,“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合他的冰糖莲子。”

    而后人在议论为何西南联大在短短几年间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时候,只说了两个字:“自由。”

    汪老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坚守的,或许就是这样的从容,和内心深处对自由地不懈追求。这样的汪老,才能够写出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文字吧。

    篇五:汪曾祺散文集读后感

    去图书大厦是奔着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去的。可惜没找到,却意外发现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这让我更加惊喜。一直特别喜欢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网上一位朋友求他1985年的散文集《晚饭花集》,我有,牛吧,买的时候1。4元。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风格,不买书分析什么呢?

    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连起来就有味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喜欢的地方就在此:简单、流畅,不娇柔,一气呵成。

    汪曾祺作为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已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他执笔的《沙家浜》家喻户晓。而我从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当做散文家,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大淖纪事”,说不出的散淡、精致,就连青石板的苔藓都滑爽地让人想念。

    《人间草木》从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依然朴实,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读到。分别写了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故乡美食、游记采风、难忘岁月、故人师长、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写景是汪曾祺的长项,不枯燥、不艰涩,伴随着时代的印迹,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其声音、颜色、气味都已归于平静,但我们仍从字里行间看到从手心里滑过的岁月,想得起来都是温暖,怀旧的调子不可阻挡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汪曾祺写景怀旧的文章节奏缓慢,情景交融,叙事方法有点像旧小说。由于他熟读古文,文中比喻、怀旧、信手拈来,时不时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风格如《梦溪笔谈》、《容斋随笔》。

    写人的文章却情绪活跃、调子轻快,是一种极简的水墨摹写人物传统模式。一个个至亲人物出场,链接了他背诗、临贴、品茶、作画、写文的成长足迹,并理解其淳厚文学功底的源泉。

    最喜欢他写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节。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读者的爱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细细介绍味道和制作过程,然后将成品认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斓还有立体感。

    汪曾祺曾自谦地说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的长篇散文。他也不写抒情散文,觉得这个岁数感情过于洋溢,有点像老年人写情书,“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长,“歪打正着”适应这个“快餐年代”的阅读习惯。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读着不累,尤其适合春日午后散淡的阳光洒在身上,多数时候读着读着睡着了,在梦中体验“字字矶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关于人间草木读后感】

  • 《一草一木总关情》
  • 茶,所谓“人在草木间”之谓,天地生人,草木精华。通天立地,汲取菁华养分,成就一叶茶香。

    茶,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自悠悠丝绸之路以来,茶叶,奠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中的独特坐标。茶,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品茶,品的是人生。身世浮沉,犹如茶叶浮沉。滚水浇注,初心不改。一片树叶,书写了多少故事。

    茶叶,可自品,可待客,可供洽谈饮用。茶叶的历史,便是半部文明史与文化史。

    进了我的门,一杯清茶,便是自家人了。

    茶叶的拼配,是对人生的参悟。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品性。拼配如同调制良药,各有对症。

    竹叶青性清,龙井性敦,铁观音性幽。不同的茶叶,是对不同的地缘的映照与反射。

    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到了西方,多多少少会发生一些改变。

    中国多清茶。英国多红茶。英国人不仅偏好红茶,少了蜂蜜,可是不行的。中国人很难想象,喝茶还需加入蜂蜜抑或是红糖。英国有大英博物馆,珍奇罗列,可惜已少了几分本雅明意义上的“灵韵”,对中国茶文化的“改用”,也让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熏习了异地的风情,却少了几分文人雅士的高洁,多了些许宫廷之气。

    悠悠丝绸之路,茶叶和丝绸担纲了联络中西方文明的大使地位。

    在当下,全球化退潮的今天,我们是否应当重拾往昔的先训,为文明的交流融通,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呢。

    茶叶,经过拼配,体现出不同的风味。文明,历经磨砺与交融,显现出独特的生机。

    二十一世纪,茶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走向世界。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交流重任,我们责无旁贷,

  • 《人间草木读后感作文1000字》
  • 这些木头都在变成树

    在去年的语文课堂作业本上,我读到了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节选)。这篇阅读理解按月份介绍了一年当中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知识。地地道道的说明文,却让我瞬间领悟到了一个成语——妙笔生花。于是找来这本《人间草木》,窝在家中细读。

    读尽葡萄的前世今生,后面还有花卉,有杂草,有雨后冒出来的菌菇,也有一叶落而知秋的梧桐……他写自家的花园,写天池的雪水,写北京写四川,写新校舍也写怀旧事,按着平平淡淡不疾不徐的节奏,娓娓道来。不过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事情,一些我们不经意间常常忽略的细节,在先生的笔下依旧纯粹平常,却也显出了难能可贵。我想,大概是因为他记忆中的这一草一木,总是跟人结合在一起的。他记住了绣球花,因为这些花像极了小姑姑房中的一双白缎子绣花的小拖鞋。他记住秋海棠,是因为生肺病去世的母亲。母亲临终前住的小房外的小天井里,不知道谁种了两三棵秋海棠,花色苍白,样子很可怜……你看,人间草木记录的不仅仅是万物生长的时序,还有人的感情。

    而此时的我,记起了学校教学楼前面的那棵树。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最喜欢在那棵树下和小伙伴一起追逐玩闹。彼时它被粗大的竹竿架着,密密麻麻的铁丝缠绕着,像个犯人似的牢牢地固定在地上。老师常常连哄带警告地要求我们远离它,以免受伤。可我们都不怎么听话,当时就想,这树连自己站立都做不到,这么柔弱,还需要害怕?如此油盐不进,难怪老师常又好气又好笑地骂我们:“你们这群木头!”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搬到了三楼的教室,从此与这棵树“天各一方”。我开始在楼上观察它。我发现连我们这儿最可怕的台风,都没有把这样一棵树连根拔起的威力。而这些竹竿依旧驾着这棵树,就像一个身强体健的年轻人拄着一根破拐杖,完全影响到我们朝气蓬勃的校容校貌。

    今年疫情后开学到校,我突然发现全部竹竿都被拆除了,生锈的铁丝已经无力地匍匐在垃圾车里被运走了,干净的树干也终于利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老师告诉我:“这颗树已经长大了,以后都不需要这些支架来保护了。”我知道这棵树,一开始是长在别的地方的,它被人连根挖起来,经过长途运输被种在了这里。其实它离开土壤的那一刻,已经失去生命成为一块木头了。但是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浇灌和养护,它终于重新生长成树。如今它日渐强壮,终于可以卸下所有的保护架,独自去面对风雨雷电。

    而我呢,已经从一个一年级的小屁孩,长成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再过几个月,就要进入五年级——小学倒计时了。我突然感觉缠绕在自己身上的铁丝正在被点点被卸下,有些甚至是自己脱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口中的我们这些一年级被种下的木头,经过了几年,都已经成活了,并且还在继续汲取营养向上生长。

    希望我们这些在茁壮成长的木头,快些变成大树,也能如这人间草木,那般可爱。

  • 《我最喜爱的花作文400字》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而我却偏爱那一株墨兰。

    墨兰是兰花中的一种,叶片剑形,呈深绿色,具有光泽,花茎要高出叶面,微微有点墨色,花苞小巧玲珑,甚是秀气。

    我家就有一盆墨兰。我家的墨兰被放置在窗台上,由它吸收雨露甘霖,墨兰通常在春季开花,与其它花不同,没有牡丹夺人眼球的鲜艳,没有百合、桂花那远飘十里的芬芳,只是小小的,白白的,一株株,一团团,簇在一处,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这香气清幽、淡雅。每年春天,我都趴在窗台上,轻轻地嗅兰香,静静地赏兰花。

    春天,下春雨了。雨点拍打在兰花那剑形的叶片上,只是轻吻一下,那叶子便颤动起来。我有些心疼,想把它搬进家来,忽然看见兰花打了苞,小小的,尖儿露出点白色,即使被雨击打地晃动,却依旧立在那里。墨兰与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并称为“中国兰”,这一类兰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与叶,却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我恰想要成为兰这一样的人,不过,又有谁不想呢?

    我爱那一株墨兰,爱它那“更取高山一片遮”的沉静,更爱它那“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的淡泊。

  • 《包含草木的成语,带有草木的成语》
  • 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11个关于包含草木的成语,带有草木的成语及解释。同时列出分开包含“草”字和“木”字的成语。

    [草木知威] cǎo mù zhī wēi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草木愚夫] cǎo mù yú fū
    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草木萧疏] cǎo mù xiāo shū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草木俱朽] cǎo mù jù xiǔ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人非草木] rén fēi cǎo mù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以下成语分开包含“草”字和“木”字】
    [草衣木食] cǎo yī mù shí
    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

    [依草附木] yī cǎo fù mù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一草一木] yī cǎo yī mù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 《温故而知新400字》
  • 树叶落了,草木枯萎,寒意阵阵,期末测试也慢慢靠近我们,所以我们要制订一个可行的复习计划,温故而知新。

    首先,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增加阅读量,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

    其次,各年级、各学科都要进入到复习阶段。复习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复习不但是机械的重复,更应包含着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平常学习好一些的同学应该利用复习之机,在知识的迁移,在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自己在学习上更进新层次,进入更高的学习境界。学习一般的同学更应该做到温故而知新,在这样的基础上找出自我观点。让我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接着,完整地看一遍教材。理清知识的要点,构建知识网络。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大脑是接受相单一的知识,一学期下来,许多同学会感到大脑里有很多东西,很多很乱。所以,学期结束前我们应该将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理清教材的思路完整地把教材看一遍。这样我们能在头脑中建起一个网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知识的提取!

    同学们,让我们在期末测试到来之际,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在新年到来前夕,向父母汇报一个好成绩!不过,一定要记住:不打无准备之战。

  • 《温故而知新400字》
  • 树叶落了,草木枯萎,寒意阵阵,期末测试也慢慢靠近我们,所以我们要制订一个可行的复习计划,温故而知新。

    首先,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增加阅读量,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

    其次,各年级、各学科都要进入到复习阶段。复习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复习不但是机械的重复,更应包含着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平常学习好一些的同学应该利用复习之机,在知识的迁移,在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自己在学习上更进新层次,进入更高的学习境界。学习一般的同学更应该做到温故而知新,在这样的基础上找出自我观点。让我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接着,完整地看一遍教材。理清知识的要点,构建知识网络。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大脑是接受相单一的知识,一学期下来,许多同学会感到大脑里有很多东西,很多很乱。所以,学期结束前我们应该将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理清教材的思路完整地把教材看一遍。这样我们能在头脑中建起一个网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知识的提取!

    同学们,让我们在期末测试到来之际,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在新年到来前夕,向父母汇报一个好成绩!不过,一定要记住:不打无准备之战。

  • 《废墟上的春色1000字》
  • 草木葱茏的春日,那堆象征着告别与重生、除旧与布新的废墟,在春意盎然的城隍潭畔格外惹眼。钢筋裸露在外的水泥块,形状不规则的乱砖石,以及无以数计的断瓦碎砾,重重叩击着我的心扉。

    我停驻脚步,神经质地凝视起来。

    足有半人高的建筑废弃物上,孤零零突兀着一丛黄绿相间的油菜花。青翠欲滴的枝叶,映衬着黄灿灿的花朵,傲立微风中,诗意地摇曳着,风骨清朗,安然若定,生机勃发地点缀在荒芜的残垣断壁上,绽放出旺盛的生命力。

    那丛油菜的种子,是大风刮来的,还是鸟雀衔来的,在缺泥少土的瓦砾堆上,稚嫩、脆弱的油菜是何以发芽扎根的?

    我轻缓蹲下,透过缝隙侧目窥探,但见油菜那茂密、细白的根须牢牢地攀附于乱石上,每一根触须都紧紧缠住,稳笃地承载着外来的压力,沉静而从容。有的倔犟地向纵深处挺进,似在探求未知的领域,展现出“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凛然气度。

    身处水泥块、乱石中的油菜花,因缺乏养分,长得纤细、瘦弱,明显没有田地里的那么高大粗壮,可它丝毫不抱怨命运的不公,执着地挺拔在那,毫无消沉颓废的痕迹,令我肃然。同时,它也使我想起了一个人。

    那是在非常偶然的机缘里,我通过视频听到的一个令心灵震颤的励志故事,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一个患眼疾,一个是肢残。

    那个女孩叫李智华,不满十个月时,一场无情的火灾,残忍地吞噬了她的双臂,在人们绝望的眼神里,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抑或是出于本能,也许是个性使然,两岁时,她竟学会了用脚拿烙饼吃。到了上学的年龄,她异常渴望读书,于是就天天跑到学校去,站在教室的窗外听课。她的行动感动了学校,惊动了上级,终于有一天,她像其他健全人一样拥有了学籍。她以脚代手,慢慢学会了写字、做简单的家务事,甚至还学会了用脚缝棉被、开四轮农用车。完成初中阶段学业后,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离家出走,于饥寒中昏厥河边,溺水而亡,家庭再遭变故,迫使她又一次失学了。可怀揣梦想的她,岂肯停歇追求的脚步,怎愿放弃心中的瑰丽,于是,她开始了艰辛、枯燥的自学,靠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付出了超乎常人N倍的努力,最终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几年后,她以万字中英文论文,通过了国际权位机构的资质考核,幸运地成为了一名注册心理咨询师。汗水,无疑是苦涩的,而用汗水凝结的果实分外甜美,用心血书写的诗章格外华丽,她再次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是的,油菜不能择地而生,但能适从环境,随遇而安,泰然栖居于贫瘠的瓦砾上,笑对磨难,活出精彩,为大地平添一抹靓色,这或许是一个纤弱生命给春天的最美回馈,也是呈现给我们的最美的江南春色。

    转身离别时,我默默朝那丛油菜行了一个注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