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艾老人写人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采艾草、穿五毒衣、系五色线……
端午节清早,爸爸和妈妈带我去山上采艾草,采艾草讲究不见阳光,这样艾叶上的甘露不会被太阳蒸发掉。爸爸和妈妈牵着我的手,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向上走去。我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意韵。一丛丛,一簇簇各种颜色的不知名的小野花,把贫瘠的山丘装点的绚丽多彩。一排排,一片片各种落叶针叶树木,组成绿色的屏障,笼罩了县城周边的所有山丘。
我们沿着田埂走了一段,我看到附近有十几位老奶奶正在采艾草,只见她们个个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双目祥和,精神矍烁。这时,一位老奶奶看到一丛艾草,走上前,弯下腰,用俩根手指夹住艾草下部轻轻一揪,艾草被连根拔起,抖抖带起的泥土,顺势扔进背上的背篓里。我走过去礼貌地问道:“老奶奶,艾草有什么作用?”老奶奶抬起头不紧不慢地说:“艾草这东西,作用可大哩!能辟邪驱虫,保平安,而且还能煲汤、熬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说着,她又拔了一丛艾草,递给我,我仔细观察它:它就像无数普通的草本植物一样,呈灰白色,微微发绿,叶子上有小毛刺,闻上去有一股浓浓的草药味。老奶奶又弯下了腰,突然,我看到老奶奶的背篓里放着一只“环保袋”,袋里鼓鼓的放着一些白色塑料袋,便不解地问:“老奶奶,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老奶奶和蔼可亲地说:“我们其实是环保志愿者,来到山上,一边锻炼身体,一边采艾草,同时也拾白色垃圾,保护环境卫生。”说着,她发现树上有一只塑料袋,随风飘动,便拿出“钓鱼杆”把袋子从树上“钓”下来。然后,又指着山顶上如巨人一样的一大片白色的风车说:“县里开发清洁能源,建起风力发电站,激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风电把环保、节能、低碳的'电输送到每家每户,更把‘保护环兰艾境’这股电流输到人们的心头!”
“君当如艾,无私奉献。”这些像艾草一样平凡的老人,把采起的“艾”,又播向人间,用他们晚年的余辉,把一股股爱的暖流注到每个人的心田!
【采艾老人写人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采艾蒿,插柳枝;煮鸡蛋,戴彩绳;吃粽子,蘸白糖。”这便是我们家乡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个故事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便是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一到端午节,我便和妈妈大清早就会一起上山采艾蒿,今年也不例外,天刚蒙蒙亮,一早上凉嗖嗖的,我特意穿了一件比较厚的外套,便和妈妈出发了。今年的艾蒿长得不是很好,也就只有10厘米左右,特别矮,不一会太阳升起来了,我和妈妈就一人捧着三四把艾蒿,回家了。
今年的端午我们都回到姥姥家过,几天前就买好包粽子的糯米送到姥姥家,让姥姥与姥爷包粽子。说起包粽子,我姥爷可以说是比姥姥还厉害,我姥爷包粽子不需要绳就可以将粽子牢牢捆住,首先就是拿两片包粽子的叶子重和把它变成一个小漏斗放上一勺糯米在当上馅料儿,也可以不加,然后在放上两勺糯米,反正就是讲小漏斗填满了,糯米与馅料,在用勺子把它压,用右手把叶子盖在糯米的出口上,变成一个真正的绿粽子,然后一直沿着三个角把粽子缠绕,一直剩的缠不下去,在把它放在粽子的一个角上要适中,最后拿个针把小尾巴叶扎进粽子体内,一个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到姥姥家,唠了一会嗑,不一会就开饭了,姥姥姥爷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饭菜,但在饭桌上最显眼的还是那一盘香喷喷的粽子,姥姥姥爷包了好几种口味,有我最喜欢的原味,还有豆沙和大枣的,姥姥给每个人都剥了粽子,香喷喷,软糯糯,甜滋滋的粽子都进去了大家的碗里,一家人碗里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共同站起身来,像碰酒杯一样碰碗,来表达想念之情,一家人有说有笑,各自诉说着悲欢离合,这便是最幸福的时刻。
“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西上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赠亲友”。在端午与家人久别重逢,吃着香甜的粽子诉说着没有结尾的话语,来表达感情,这便是我家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