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烟波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5 10:21:46
  • 《水乡的金秋》
  • 水乡的金秋,湖面上被烟波笼罩着,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水。荷塘里,碧绿碧绿的荷叶,衬托着粉红色的荷花,荷塘的淤泥下面还藏着一个个藕宝宝。荷塘边,芦苇长得十分茂盛。傍晚时分,夕阳染红整个天空,枫叶火红火红的,渔民们唱着渔歌,驾驶着渔船回来了。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湖上,银灿灿的。水乡的金秋真美!

  • 《黄鹤楼之旅》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只见江上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忧愁。这凄凉的意境,让我也感同身受,对黄鹤楼也生出无限好奇。

    今天,我来到了黄鹤楼。刚走进大门,磅礴的黄鹤楼便出现在我的眼前。金顶石壁,绘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图案,色彩斑斓。地板上铺着色调柔和的锦织锻绣的地毯,偶尔燃烧着几朵艳红色的火焰。

    到了晚上,黄鹤楼更是金碧辉煌,灯火通明,有着浓烈的历史气息。凤灯隐藏在黄鹤楼的角落中,给黄鹤楼平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头顶上的“葫芦”闪着金光,好似神仙下凡。那屋顶上的金边,楼内的红光,简直就是绝配。月亮也似乎格外偏爱这黄鹤楼,正好不偏不倚地出现在黄鹤楼的上方,这良宵美景让人沉醉。这场景宛若南柯一梦,美到如梦如幻。

    黄鹤楼旁的小巷也不分伯仲。小巷下,一辆高铁疾速开过,与古朴的黄鹤楼同框,像是浑然天成。在这里,现代的科技与古代的韵味碰撞。这好像也在告诉我们,现代的科技必不可少,但古时候的韵味也不可缺失。我们中国发展迅速,欣欣向荣,有着大好前途。我国不仅有着强大的科技,还有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小巷也是一如既往的很多人,人们在巷子里吃喝玩乐,巷子里有武汉的特色小吃,比如说,热干面,大柳烤肉串等等。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虽然黄鹤楼美不胜收,但我也只能不舍离别。我想,今天,一定是我这个夏天里最特别的一天。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望着烟雾迷蒙的江面,不由得使人愁绪顿生。

    出自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芳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以前的仙人已经骑着黄鹤飞走,此地只剩下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以后再也不回返,千载的白云,依旧在楼前荡荡悠悠。登楼远眺,晴朗的江面上,历历在目的是汉阳城上草树和那布满芳草景色凄迷的鹦鹉绿洲。天色将晚,暮色弥漫,我的家乡哪里呢?烟波浩渺的江上,一片迷漾,引起我无数的忧愁。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著,影响深远。

    诗词释义: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武昌桥头。

    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武昌古时叫鄂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也有传说记载,三国时·1297·《唐诗鉴赏大典》

    一个名叫费文祎的人登仙,曾乘黄鹤在此楼休息,因此得名黄鹤楼。这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闻名天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漫游到了这里,乘兴登临,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但感情放纵恣肆,借助于楼名的传说,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从这点说,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引人入胜,寓奇崛于平易之中。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昔人”与“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诗人登上了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前对后不对,但读起来音节浏亮,一气贯注,显得自然流动,并不着力。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那里,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弥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形象优美的图画:

    红艳的阳光,白亮的浪,浓绿的树木,但是景色虽好,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

    于是,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为许多诗人喜用。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还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更添异地飘泊之感。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思乡是古人抒情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游子的登临诗作中更为习见。这样的诗歌,抒发的虽不是忧国忧民的感情,却可以从诗人那飘泊动荡的生活感受中,反映出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困苦情状。《黄鹤楼》这首诗景色绚烂,境界开阔,在感情基调上并不颓唐,不失为这类主题中的“千古擅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