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王之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3:15:23
  • 《更上一层楼》
  • 千百年前,王之涣登楼远眺,挥笔泼墨写下了《登鹳雀楼》,绘下北国河山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尤其是后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苦短,想看的想要的东西太多,我们需要“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立于群山之巅。登高望远,站于地理上的制高点,俯视万物,目之所及,一泻千里。心灵震撼,顿时就能体会到杜甫的“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同时也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是对“更上一层楼”最基本的体会了。

    更上一层楼,学于书山之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努力读书,是我们走向远方最便捷的途径。博览群书,通古博今,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伟大。书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在知识的长阶上“更上一层楼”,我们的谈吐更为优雅,我们的胸襟更为豁达,我们的见识更为辽远。

    更上一层楼,思于道德之顶。参观红色遗迹,重走长征路线,可以让我们坚定信念,让我们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阅读名人传记,重温伟人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和内在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境界得以提高,我们的格局得以宏大,这便是做到了最高层次的“更上一层楼”。

    我们努力更上一层楼,是登高望远时的“更上一层楼”,是学习新知时的“更上一层楼”,是追寻伟大时的“更上一层楼”。一个在于空间,一个在于精神,一个在于思想。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过程,更是一个自我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大好河山中,更上一层楼!

    在书山学海中,更上一层楼!

    在高尚品质中,更上一层楼!

    指导老师:刘启彦

  • 《《登鹳雀楼》王之涣原文和翻译》
  •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凉州词二首》王之涣原文和翻译》
  • 凉州词二首

    【唐】王之涣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来:语助词,无义。

    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译文

    其一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赏析

    其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王之涣辞官,过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间。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送别》王之涣原文和翻译》
  •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

    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有的版本作东风。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过于,过份。

    别离:离别,分别。

    译文

    春风中的排排杨柳树,沿着护城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柳枝的太多,应该是要分别的人儿太多。

    赏析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暮春时节。“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这两句是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出送别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创作背景

    王之涣与友人在长安城外离别时,正好是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

    作者简介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九日送别》王之涣原文和翻译》
  •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

    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因九是阳数,故也称“重阳节”,古代此日有登高、插茱萸(避邪)、饮菊花酒的习俗。

    蓟(jì)庭:蓟地的庭院。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萧瑟(sè):形容寂寞、凄凉。故人:老友,旧交。

    稀:少。

    登高:登山。送归:送朋友归去。

    菊酒:以菊的花、茎、叶加米酿造的酒,九月九日熟成而饮,名为“菊花酒”。

    断蓬:断梗飞蓬,喻漂泊无定。蓬,即蓬蒿,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干枯,风吹折断而飞。

    译文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

    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就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登高送别是在蓟州边极荒凉萧瑟之地,“何处登高”再度设问,实际是将无处登高的凄凉之感强化而托出。故人稀少而总还有知己聚饮,可如今又将送之归去,凄然的设问与凄惋的送别相连,更是悲上加悲。“何处登高”这平实问语,似不干“景语”或“情语”,却将“景语”和“情语”融为一体。接着又由此时此地的感慨推向未来命运的遐思——今日把酒共饮,明朝天各一方,不知飘泊至“何处”,而命运怕只能如断草飞蓬。在全诗“萧瑟”的意境、凄凉的氛围、“菊酒”与“断莲”的比喻象征和特定的民俗背景中,“何处登高”一句无疑之自问,可谓言近而旨远,语平而情深,有着不容忽视的丰富内涵。

    全诗抓住时令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重阳节本是朋友相聚登高山饮菊酒、秋高气爽、开阔胸怀的欢畅节日,但诗人与友人,都因故人稀少、登高无处,节日里反而分别,萧瑟之感愈显浓重。重阳日本应与朋友同饮芳香的菊花酒,共享节日之乐,但今日聚饮芳菊酒,却是为明天作断莲飞,应季节时令的欢会,变成凄苦之情,凄苦之情也更浓重。

    创作背景

    诗人曾任文安县尉(今河北省中部),属蓟州辖境。此诗当为诗人任守期间与友人于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时的赠别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者简介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宴词》王之涣》
  • 宴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

    宴词:宴会上所作的诗。

    长堤:绵延的堤坝。

    悠悠:指水的长久绵延之态。

    畎(quǎn):田间小沟。

    漳河:中国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漳河,古称衡漳、衡水。

    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催,催促。去,离开。棹,长的船桨。

    胜:承受。

    译文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一片悠悠,田间小沟的水流汇入漳河一起慢慢流。

    不要听棹声紧紧催促,桃花溪水太浅,承受不了这满载离愁的小舟。

    赏析

    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哀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

    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一为反衬。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

    二为想象。诗人写所想,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舟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重。

    三为借景抒情。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哀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作者简介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出自]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译文1: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译文2:

    黄河自天边奔腾而下,在高山脚下,一座孤单的城池坐落在那里。何必用羌笛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就算是春风也吹不过玉门关外的。

    译文3:

    黄河浩渺直上高高的白云天际,一座孤城兀立在万仞的丛山之中。凄楚的羌笛何必吹弄《折杨柳》的哀怨,那暖暖的春风都不愿吹过寒苦的玉门关。

    【词语解释】

    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简析】

    该诗又名《出塞》,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边塞战士的同情和对朝廷不满的愤慨之情。

    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赏析: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立即感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似乎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转移, 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别的景物。“一片孤城万仞山”。对此仍是那样地强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众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但是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赏析二: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 《描写环境优美的诗句》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别样红。宋杨万里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

    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韩愈《晚春》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千山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日照香庐生紫烟,谣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 《旗亭赛诗》
  •     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是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4-741年)著名的诗人,他们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一天,大雪纷飞,天气严寒,三位诗人结伴到一处酒店饮酒赏雪。正巧,十几位乐师和四名歌女也到那里聚会.三位诗人便悄悄地把座位移到墙角,围着火炉,看乐师和歌女们演唱。

        乐师们奏起了流行的名曲,歌女们也清消嗓子,准备歌唱了。这时,王昌龄低声说:“我们在当今诗坛上都有名气,但三人之间尚难分高下。现在,我们大家都不要暴露身份,听听这些歌女们的歌唱,谁的诗被采入歌词的最多,谁便是第一名,你们以为怎样?”王之涣和高适自然赞同,并且相约在酒店墙上划符号记数。

        一会,歌唱开始了,第一位歌女唱的是王昌龄的一首绝句,歌声婉转悠扬,王昌龄就用指甲在培上划了一下.第二个歌女启齿唱了高适的一首诗,高适也在墙上划了一下。轮到第三个歌女唱了,谁知又唱了王昌龄的一首诗,而早负盛名的王之涣的诗,却一首也没有唱过。但他倒不怎么着急,反而打趣地指着一位梳双哭发式的最俊俏的歌女说:“假如她不唱我的诗,就终生不敢跟你们比高低了。”果然,那位歌女以高亢悲凉的歌声唱起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听罢十分高兴。歌女们的演唱结束了,三位诗人数了数墙上的记号,王之涣三首,王昌龄两首,高适一首,第一名自然是王之涣了。于是三位诗人举杯祝贺,笑语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