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的门后一直立着这把铁锹。
它很旧,厚厚的锈已经将它蚀薄,原木的杆子表面许多小洞,摸上去却甚是光滑,厚厚的布包住杆头,外婆说是为了干活的时候抵在胳肢窝下不疼。
每每吃过午饭,外婆收拾完桌上的锅盘碗盏,就悠悠地给我们说这把铁锹的故事。“当初我进生产队分到它,掂上去板板实实,我就用它来干各种农活。铲石头的时候,太用力了竟把铁锹杆弄折了,磨平之后用布一包,还能再用。”
在外婆的讲述中,我慢慢知道这把铁锹的光辉历史。筑过长堤,修过马路,挖过逍遥津公园的大湖,也开辟小家庭的菜畦。
日子在一铲一铲中越过越好,外婆的背也越来越驼。子女们如燕子一般飞出巢穴,外婆却不辍劳作。迁居到大蜀山脚下后,外婆更是浑身是劲,开垦荒地,种花植树,后来荒地被征用,外婆的领地只有一方小院,但她还是挖土整了一垄菜地,她佝偻着身躯,在豆角和西红柿的藤蔓中穿梭,既是为了打发老年时光,不至于快速老去。也是为了让儿孙能吃到新鲜的绿色蔬菜,念着她的好。
每逢周末,母亲就会来到外婆身边,接过她手中的铁锹,给自己喜欢的几株月季培土。黄昏中,母亲弯腰铲土,外婆含笑浇水的剪影常让我热泪盈眶——铲锹是外婆对劳动的信仰,也是妈妈对仅存的浪漫生活的念想。
后来的我,长得比她们都高,秋天里翻红薯与土豆的活就由我承包了。用力握住铁锹,小心地铲动,每每在肥沃的泥土里翻出一串红薯,外婆和母亲都欢呼不停,汗水从额前滴落至锹柄再滑落进土地,我想我懂得了家风——土地不会欺骗汗水,铁锹不会辜负每一个勤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