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想必大家都记得,诗人李绅曾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据统计,我国城市的学校每天大约浪费粮食17多吨,而一些山区里的孩子,却没有粮食吃。节约粮食,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需要大家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时时刻刻牢记。为此,我向大家发出拒绝粮食倡议,让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如果有没吃完的鸡蛋等可回收食物,可以留到下一餐吃;
二、如果食物馊了,可以给家里的家禽吃;
三、可以在食堂等吃饭场所贴上拒绝浪费粮食的宣传标语,时刻提醒大家不要浪费粮食;
四、能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打超过食用分量的食物,如没吃饱再加;
五、不能把粮食当做玩的东西,点滴珍惜。
诗人颜仁郁在他的诗作《农家》中,用讽刺的语言写道:“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世上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历尽辛劳、起早贪黑种出来的,哪有从田里自己长出来的稻谷呀!
我们多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农民伯伯就少一份日晒雨淋、世界上就少一些挨饿的人们。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节约粮食,做一个节约的小能手吧!
厚德外国语学校邱叶子勍同学
12月8日
暑假的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和张景哲、李皓约好一起去学校的篮球场打篮球。
来到篮球场,我快速地把蓝球投向球栏,只见球在栏上转了好几圈,就在它马上就要掉出球栏的时候,我紧张极了,谁知,篮球就像长了腿的小娃娃,乖乖地滑到了球栏里。他们俩鼓着掌说:“真是有惊无险啊!”这时,李皓和张景哲的篮球也一起向球栏投去,顿时,三个篮球碰到了一块儿,哈哈!三个篮球打起架来!
我们三个开心地玩着,投着,抢着,不知不觉,天快黑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说到瀑布,人人都会想到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但我这次写的并不是庐山瀑布,而是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一—黄果树瀑布。
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我们一家来到了果树瀑布打卡。
我们一家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小”又“短”的小桥。走着走着,我们看见了一个小小瀑布,这个小小瀑布形状像马尾巴一样,所以就被人们取名叫“马尾瀑布”。
接着,我们来到了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导游向我们介绍:“下去看黄果树瀑布有两种选择:一是走楼梯,二是坐观光电梯。”爸爸带着我们选择了最累的方法----徒步六百多个阶梯,虽然这个方法很累,但是却让我们可以沿途欣赏到许许多多的美景。
走完阶梯,来到黄果树瀑布脚下的小木桥上,映入眼帘的是特别大的黄果树瀑布。导游介绍说:“瀑布上下有七十余米的落差,水流飞泻潭中,发出震天巨响,声能传数十里远,似大军过境,万马奔腾,惊心动魄。”我现在身临其境,也体会到了导游所说的惊心动魄的感觉。瀑布飞流直下散落的水花,洒在了我的脸上,让我感到一阵清凉。
最后,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一步三回头的踏上了回程之路。黄果树瀑布真美,真壮观呀!你们一定要来亲身体验一下哦!
在校园里挖地?没错,真的是在校园里挖地。李老师说我们要自己动手,种菜。
这不,今天大家把工具都带来了。有的拿着铲子,有的举着铁锹,还有的扛着锄头,虽然人还没锄头高呢。最让人忍俊不禁的就是有位同学竟然拿来一把玩沙子用的塑料铲子,看得李老师直皱眉头。
随着李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便浩浩荡荡地奔向菜地,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去打仗呢。
刚一到菜地,还没等李老师分配任务,大家就去菜地上撒欢儿了。
李承鸿拿着一把大镐,晃晃悠悠地过来了。他一边挥手,一边霸气地叫嚷:“大家都给我让开,看我给大家表演‘刨地三尺’。”李承鸿是我们班力气最大的男生,他的胳膊比有些女同学的小腿还要粗,尤其是他那个将军肚,毫不夸张地说,真像个篮球。同学们呼啦一下散开了。
“我在家可是干过农活的,这算什么呀!”只见李承鸿双腿成弓步,左手在后,右手在前,紧紧抓住镐柄,接着高高举起。还别说,真是像模像样的。“嘿呀!”李承鸿像个武侠高手一样,用力挥了下去。镐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冲向了菜地。“好!”“哇!”“李承鸿真棒!”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叫好。我们班的“大力士”还真不是吹的,镐头一大半已经没入了土地。“李承鸿,快翻!”李承鸿扬了扬眉毛,嘿嘿一笑:“掌声在哪里?”突然,他眉头一皱,咧开了嘴,脸像个烂茄子一样:“李老师,李老师,救......救我,胳膊疼,疼......”原来李承鸿用力过猛,胳膊抽筋了......
把李承鸿抬走之后,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这时候李欣怡走了过来,不声不响地拿起了镐头,大家都目瞪口呆。李欣怡是我们班的女同学,白白净净的,要说拿笔写字,大家都服她,可要是挖地,大家可就等着看笑话了。李欣怡随随便便地拿起了镐头,也没举多高,一下,两下,三下......同学们的嘴巴随着一上一下的镐头张成了大鸡蛋。“这挖地,可不是光看力气大,里面有窍门的,这镐头可不能举太高,还得注意角度。”李欣怡一边挖,一边给大家讲解。同学们纷纷点头,竖起了大拇指。
同学们在菜地上干得热火朝天。有的同学力气小,就帮着拔草,捡砖块;有的没拿到工具,就用木棒敲大的土块;还有的女生占不到地方,就去挖蚯蚓,然后尖叫着扔进菜地里。
一节课的时间,一块菜地就在我们齐心协力之下挖完了。我眼前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串串红彤彤的小番茄,一根根碧绿的大黄瓜......
(作者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屠甸镇完全小学三年级学生)
后 记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能有这么愉快的劳动,真是开心!
家长感言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干过农活的,能在学校参加一下劳动,非常有好处。
教师赏析
邓语萱同学有着一颗善于观察的眼睛,还有一双善于表达的巧手。我们刚刚学完了在提示语中加入神态、动作,她马上就能学以致用,值得表扬。(李会军)
叮铃铃下课了。小红、小刚的桌子边围了一群人,李晓明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就凑过去听了听,原来他们在讲他们的生日会过的怎么样。听到小红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小刚也不甘示弱的说:“我也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我们全家人一起陪我过的。”
听着同学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李晓明的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小声的自言自语说:“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不能陪我一起过生日.”李晓明难过的皱起眉头好像快要哭了。
这一幕被小刚看到了,小刚就给同学们说:“李晓明的生日快到了,他的爸爸妈妈没办法陪他过生日,我们为他准备个生日会吧。”同学们纷纷参与进来,小雨画了一幅画、小红给李晓明买了他最喜欢的玩具……
终于到了星期五,李晓明刚推开教室的门,同学们便一起说:“生日快乐!”李晓明被大家吓到了,还没反应过来头上就被戴上了小皇冠。李晓明被同学们拉进了教室,只见画画小能手小雨送上了她的画、小红也拿出了玩具送给他、茜茜老师还为他准备了葡萄味的生日蛋糕,大家都围着李晓明唱着生日歌。
李晓明被这一幕感动的哭了起来,在大家的歌声中他度过了最难忘的九岁生日。
下课了,同学们都在说自己生日的事情,只有李晓明站在旁边一声不吭,李晓明回到自己的座位,自言自语的说:“我也快过生日了,但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王强和月月听到了后,王强说:“我们可以帮李晓明过生日。”
第二天,月月和王强把李晓明不能和爸爸妈妈过生日的事情告诉了全班,王强说:“要不我们给他买个生日蛋糕吧。”下课了,李晓明回家了,但是全班同学都没有回家,全班同学悄悄地商量着,忽然,李老师过来了,她问:“你们在商量什么?”王强说:“李晓明快过生日了,但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李老师又说:“你们做得真棒。”
又过了一天,全班的同学早早就来了,有的吹气球,有的画画,还有的摆桌椅,终于李晓明来了,他看着一切,大吃一惊地说:“谢谢你们!”同学们给李晓明唱生日歌,给李晓明庆祝生日,忽然,王强拿了一个非常大的生日蛋糕,李晓明更加感动啦。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李晓明说:“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生日啊!”
改写《卖炭翁》(一)
邵东市城区三中313班 李粲
灰黑的烟雾从南山深处升腾至天空,大团大团的“黑云”在天空聚集,阴沉浓郁得似泪滴般将要滴落,太阳也黯淡得不见光芒……
“咳,咳……”,同样的声音又一次在山岭中响起,回荡。简陋的小屋中火花跳跃,火光照亮了一位老翁,佝偻的身形,满面尘灰,两鬓苍苍,胡子花白略显凌乱,十指熏黑,手掌上还有一层老茧。“终于烧好了。”老翁长舒一口气,声音略显疲惫,“希望明天再冷些,让我能够卖个好价钱。”老翁打了个哆嗦,下意识裹紧了身上破旧单薄的衣裳。
冥冥之中似有天定,一夜间雪积尺深,翌日清晨老翁便拉着炭车赶去市,一人一牛在雪上印出深深浅浅的脚印,车轮滚滚前行碾碎积冰。待到日中,一人一牛皆筋疲力竭,老翁搓着冻得发紫久久未暖的手在市南门外歇息……恰在这时,轻快的“踏踏”马蹄声传来,老翁心中一惊,恍了恍神,缓缓抬起黯黑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马儿自矜、高傲的双眼,嘴角扬起似有似无的弧度,视线再移,只见马上二人正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老翁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缰绳。不待老翁开口,身穿淡黄色衣衫的人便姗姗拿出文书,用手将其慢慢舒卷开来,只见他轻晃着身子,用尖细的声音念着皇帝的命令,念完,他略抬下巴说道:“你这车炭,我们宫里要了。”又转头对白衣男子说:“去吧,付钱”,白衣男子悠悠拿出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挂在牛头上,便二话不说将缰绳从老翁手中夺走,老翁望着那匹红纱失了神,急忙跑到二人面前,苦苦央求道:“这不行啊,这……这也太少了,求求你们把炭还给我吧!”边说边向周边投去求助的目光。可周边行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远处商贩也收拾东西收摊离去,只剩下老牛“哞~哞”的低吟着。
“卖予何人不都一样?更何况我们是要运回宫里去的!且我们已经付过钱了,难不成你要对皇上不敬?一边去。”马儿戏谑地看着黄牛,似是在幸灾乐祸,一如马上之人对牛背之人,然后便踏着轻快的步伐扬尘远去了,“踏踏,踏踏……”
老翁望着轻快的身影越来越远,心也随着身体一起冰冷了,他无助绝望地抬头望天空,黑云翻飞,却是天在哭。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军之躬,胡为乎泥中?”劳役者的悲歌几时休?
老师点评:
本文忠于原作,语言生动,人物形象十分丰满;较好地注意了细节的刻画,并能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借《诗经》中的名句,以含蓄的议论结尾,令人回味无穷。
(指导老师:唐美霞)
改写《卖炭翁》(二)
邵东市城区三中313班 莫钒
凛冽的冬风裹挟着枯黄的树叶向一片浓密的黑烟奔驱而去。不多时,黑烟便被狂风冲散.弥漫在天空中,像一大块黑色的幕布,低沉沉地向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屋压去。
阵阵寒风不住地钻入我单薄的衣服内,把我身上的炭粉吹得飞扬而起,使我快要连眼睛都睁不开了。但是这些仍然无法掩盖我体内不断散发出的快乐气息——天空中阴云密布,快要下大雪了。
我是那间屋子的主人——一个居住山中,烧炭营生的老人。我已断粮两天了,但我仍不愿将一年的心血——一车炭卖出去,因为天气还不够寒冷,炭难得卖上好价钱。看看身上的旧单衣,我眉头紧锁;望望天边的雪花,我喜极而泣!
第二天寅时,城外已积了厚厚的一尺雪,我虽饥饿难耐,但仍尽可能快地将驾驶用具套在我唯一的牛身上,驱赶着它一步步向城中移去,车轮缓缓辗压着雪,它发出的声音包围着我,我好像看到了崭新的衣物与可口的饭菜在眼前浮动……
午时,太阳已悬在正空中,牛与我都已十分疲倦,我们只得一同在城外的黄泥中喘上一口气。
“踢嗒踢嗒——”一阵轻快的马蹄声惊醒了我,环视四周已无一人,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一位黄衣大人和一位白衣大人向我骑来。
“接旨!”我双膝一软,跪了下来。“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我头脑一片空白,没有听清一个字。黄衣大人念毕,一挥手,白衣大人解下炭车,取出半匹薄如蝉翼的轻纱与一丈绫布,系在牛头上,然后大声呵叱牛要赶它走,我浊泪横流:“大人,我……”“糟老头子还不快滚!饶了你的命就不错了,还在这叫什么?”白衣大人大声叱骂,并挥起鞭子,我挨了一鞭,哭晕于地。马蹄飞起,雪水四溅,我的炭已被淹没,只是黄衫背影愈加刺眼了,我挪不开步,说不出话……
天,越来越冷了;雪,越下越大了……
老师点评:
文章改用第一人称,显得更加真实感人。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老翁的处境,突出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巧妙地将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紧密结合,加深了对原作主旨的理解。
(指导老师:唐美霞)
自从升上三年级以后,我的好朋友就更多了。我的好朋友有李炯毅、徐圣翔、李政颖,他们三个从三年级上学期就坐在我的旁边。
炯毅的外表高高瘦瘦,皮肤水当当,他有一双眉清目秀的眼睛,长得也满帅气的。圣翔长得矮矮胖胖,、皮肤黑黑的,有一个莲雾般的鼻子。政颖长得矮矮瘦瘦,皮肤白白的,有一个樱桃般的小嘴。
他们三个不常发脾气,不会为了一些小事就生气。他们很爱帮老师做事;有时会帮老师泡茶,大家都很喜欢他们。
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赏析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押i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颈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少女的情与是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的,而做为词人的李清照自然不会将生活的中“误入”轻轻带过,于是,我们看到了她的《如梦令》,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初恋少女别样的心怀。
入也就入了,巧就巧在“误入”。误吗?其实并不见得,只是活画了一幅醉酒的少女图而已。试想一下,一个醉酒的女孩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呢?何况,明明连走路都摇摇晃晃有些不稳了,却还是要摇着舟儿,那船还能找得到方向吗?
可是,只有这样的感觉才是作者要找的感觉呢。呵,我也希望有这样的感觉了。只是,醉倒是醉过,误入的机会却非常之少。或者,即使误过了,却没有像清照那样领悟过。其实,这哪里需要领悟?明明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啊!
富家小姐的生活,想来很多时候也是闲极无聊的,所以,这类的“误入”反倒成就了这位词人了。而我们朝九晚五地上班的时候,是不是也一样感受着生活的枯寂无味?我想一定是的吧!只是,生存的压力反倒让我们顾不上想更多了,即使有误入的机会,也没能耐下性子来品尝它。何况,会误以为是真误,是生活中的不顺,会痛恨自己走错了方向呢!
可是清照还是在争渡,想必还没有醉到不成样子。相反,此时的她更为清醒些了,只是不知是恨还是爱那些鸥鹭了。呵,一个急着返家的女子,怎么会关注到那些鸥鹭的呢?原来,这是作者在骗我们的呢,而我们却浑然不觉,真的以为作者要急着回家了。家虽好,野景也是一样的美啊!
只是没有想到,夜深了,还有家人的牵挂呢!于是我想,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漆黑的夜,一只船儿在荷塘里穿梭,那又会是怎样的荷塘呢?想来规模一定不会小,而那些进入到沉酣中的鸥鹭大抵要生她的气了吧?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因为,你惊了人家的好梦了呀!
可能,我们年少时惊起的,不只是鸥鹭,但至于是什么,早就忘掉了。因为,那家酒店还不知几多里呢!还有啊,没等到你坐上小船,那中山狼或母夜叉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哪里还有误入的心景?
不过,我还是随着清照误入了一次,真觉得不该是生活中的生活了。可我们还是尊重生活,于是不敢越雷池半步,自然地,莫说惊起一滩鸥鹭,连那舟儿其实还没乘上呢,又怎么能尝到醉酒的乐趣?
哦,也还是尝到了,那是真正的醉酒,虽说不至于不省人事,也还是口出狂言了。岂不知,那个迷失了自己的狂人,正是最正常不过的自己呢!只是,我们太过惧怕或说尊重生活了,所以,连喝酒也有了些谨慎,自然地,那种所谓的酒之趣,也就只在酒本身了。
我们可不要让这位女词人给骗了。她哪里是像我们那样酩酊大醉?甚至连浅醉也谈不上,只不过游兴来了,找个由头,于是,这个夜晚里,这个湖面上,突然就出现了一叶小舟。有点奇怪吧?这舟儿是给她准备好的吗?还有就是,当有陪伴她的人儿吧?不然如何争渡?呵,其实何必争,即便是正常的渡,想那鸥鹭的觉,也不会睡踏实的。
作者也一样睡不踏实,那是因为她由此得到了一种野趣,一种自然赋予的天然之趣,不然,一次急躁的回家,哪里犯得着弄偌大豪兴,弄出这余兴未尽的辞章来?
不过,我还是让这小女子蒙了许多年,直到有一天,心思真的闲下来了,细梳自己走过的路,才恍惚觉得,我明明是在走常人走着的路啊,可是,怎么越走越觉得不对味儿了呢?
这个时候,便又记起这首多年没有念诵的词,连专家也说的有板有眼的,跟有板有眼的生活并无二致。可是,他们,真的摸透了宋朝那个待嫁的小女子的心了吗?
或许你也有过诗兴,但那诗并没有留存下来,于是,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之后,便淡忘了曾经有过的一切,留下的只是我们所谓的生活:每个阶段都留下不同的足迹,但却是千篇一律的那种足迹。当我们突然意识到这正是生命的缺憾的时候,已经迟了。到是这小女子及时提醒了我,“误入”里暗存的,正是生活的情趣所在,也是生命的内蕴所蓄。如果意识到了,那就趁着天色未明,误入荷花池中,聆听鸥鹭摆动翅膀的声音吧!
呵,我真的听到了,有些慵懒,却使得我再也无心荡舟,只是痴痴地沉醉于这寂静的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