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边塞奇特的景象去感悟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想象会去感受本诗的画面美。
2.通过对诗句的解读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领略岑参诗歌“奇丽”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感悟诗人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离别一直是诗人们吟咏的主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标题,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跟以往的学的送别诗,有什么区别吗?
明确:1.“白雪歌”即“白雪之歌”,点明环境是下雪之日。“歌”,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
2.“送武判官归京”,意味着作者送别友人,而自己未返回京城。
再次提问:那作者是在哪里写的这首诗呢?
展示背景: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今新疆地区)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明确: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
二、初读诗歌音乐美。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
2.小组共读,并根据注释和预习疏通文意。
3.配乐范读,注意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和节奏划分。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朗读指导:动词密集处的“卷地”“折”“飞雪”可以读的重一点,急一点。抒情处如“梨花开”可以读得轻一点,缓一点。韵脚可以延长一点声音。
4.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三、再读感受诗歌画面美。
1.画面之奇。边塞诗的内容之一,就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代表性的边塞诗人,杜甫曾评价他“岑参兄弟皆好奇”,在“好奇者”岑参的眼里,边塞风景“奇”在哪里呢?请大家在文章找一找,边疆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请读出你找到的句子,并说出这个句子提出的塞外冬日的什么特点。
预设: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大风急,入冬奇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天飞雪,雪花奇美。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寒,将士奇苦。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力强劲,景色奇丽。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风雪奇大,行路艰难。
胡地的冬天:奇寒、奇美、奇丽、奇特。
2.通过想象,感受画面美。
小组选出一个句子,先组员个人描述,小组内交流后,优秀者在同学面前展示。
四、三读探究作者情感美。
1.文章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来这是一首送别诗,请找出来,并作分析。
预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深情和思乡之情。(明确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2.诗歌末尾四句离别之情浓郁,天山雪路也没有阻挡有人离开的步伐,友人带走了祝福,而留在原地的人只有无尽的思绪,请大家找出哪写词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明确:“空”。这个字不仅写友人离去,空间上的空旷,更带来了复杂的情感。
3.下面请大家一起展开想象,化身为诗人,说说:当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着友人渐渐远去的身影,除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思乡,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链接: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世称"岑嘉州"。唐天宝年间,随着李唐王朝国力的不断强大,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日渐增多。立功塞外被视为仕途失意的文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岑参就是其中一位。他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营中生活了六年。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十三载后,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他曾在诗中写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以英雄。”
预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4.请大家找一找在文章中还有哪出能体现出作者的乐观和豪情的呢?(请大家读出来,并注意重音。)
预设: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愉悦和豪放。
“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传神地写出了诗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雪的惊喜与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千树万树”更是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的壮美景象,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和愉悦的心情。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斗志昂扬。
描绘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掣”字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加强了文章的色彩感。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还用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从而变现出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广袤开阔、气势磅礴。
“瀚海阑干”绘出了广袤的边塞图景,“愁云”将诗人的笔触很自然由咏雪过渡到送别。“百丈冰”直言奇寒,“万里”形容面积之大,一个“惨”字,预示着作者心情的惨淡,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虽然是送别,但是诗句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④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不以为意的乐观。
边塞本是艰苦的,但是胡琴琵琶与羌笛的音乐之声,为凄苦的生活平添了一丝生气。让人感受到了换了和热闹,哪怕欢乐过后是分别。作者也主动参与其中,体现出作者的乐观情绪。
五、再读诗歌明确主旨
1.深情朗读诗歌。在理解诗歌情感后,下面我们再把这首歌朗读一遍,注意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的变化。(男生读写景部分,女生读送别部分)
2.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怎样的联系?
预设: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奇丽壮观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怅然之情以及他开阔的心胸和豪迈的气概。
六、总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全诗以“雪”贯穿。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在雪景中送别。“雪”既是送行的背景,也是诗人情感之所托。在雪中体现了诗人送友的真挚情谊,在雪中还传达出诗人对边塞奇寒的感叹,“千树万树梨花开”惊喜,在雪中还蕴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建功立业的渴望,所有的情感都交融在诗人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怀中,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七、作业
1.背诵默写本诗。
2.课外阅读:《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结合本诗学习,写一写你心中的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