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人称双高奇童名人故事
毛奇龄,字大可,又字齐于,号初晴,是清朝初期一位著名的经学家。
他小的时候,曾以十三岁考中秀才而被传为佳话,更以刻苦读书、勤奋好学而被称为“双高奇童”。
公元1623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一个婴儿呱呱降生在江苏萧山的一个书香门第中,父母为他起名叫毛奇龄。由于他天资聪慧,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便喜欢读书,四岁读《大学》,过目就能背诵下来,正如《清史稿·毛奇龄传》中所记述的`:“四岁,母口授《大学》,即成诵。”
别看毛奇龄的年纪小,读起书来却十分刻苦。他每日黎明即起,去一个小树林中背诗,直到母亲再三去叫,才回家吃饭;晚上,他挑灯夜读,常常是父母都睡觉了,他还要坚持读几篇;严冬,他手冻得不能屈伸,便反复搓上几遍,再继续写字;三伏天,蚊叮虫咬,他不觉得,汗水流进了眼睛,他用毛巾擦擦照读不停。
由于他长年坚持不懈,三年中便读完了“四书”和“五经”。
他家既为书香之家,藏书当然不少,仍被他很快就读完了。他父亲有一个叫祁季孙的朋友,藏书众多,他便常去借阅。祁季孙对毛奇龄的聪明久有所闻,当然乐意把书借给他,不过给他作了两条规定:一是限期归还;二是每读一部书,必须把读后的收获记载下来,到还书时一并送给他。这一来,更加激发了毛奇龄读书的积极性和刻苦性。
一晃两年过去,毛奇龄去还借读的最后一本书,祁季孙让人把毛奇龄读过的书全部装在一部车子上,把他写的读书笔记装在另一部车子上,带着毛奇龄一块来到毛家,对他的父母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他两年来在我那儿借读的书,和奇龄的个子一样高;这是他读书后写的读书笔记,也几乎和他的个子一样高。现在,我把奇龄也带来了,送给你们一个‘双高奇童’!”
此时,院中来了不少人,听了祁季孙的介绍,又看到毛奇龄读过的那车书和写的那车读书笔记,无不叹服地称赞说:“‘双高奇童’,名副其实!”
毛奇龄的父母更为儿子的少年有志而高兴,为祁季孙两年来对儿子的悉心培养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毛奇龄人称双高奇童名人故事】
话说东汉时奇童孔融让大梨给兄长后,此事竟无几人知晓。除了常来串门的几位亲威,全村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后人传颂的大事。
正巧,孔融爸爸的弟弟有个结拜兄弟,也听闻了此事。他是个机灵人,觉得这件事一定不得了,况且他还是一个业绩不咋地的朝廷记者,要是这事发表了,说不定能拿个年度业绩冠军!
说干就干,他连夜登门拜访,赶写手稿,请来全城最有名的书法家,用正楷写了一份报纸。之后便把报纸寄到皇帝手中。皇帝见了连连称好,于是,幼童孔融让梨的事迹从朝廷中传到了民间。一时间,无数朝廷记者拥入孔融家中,连门口的篱笆都被踏破了。
孔融一夜间从四岁普通儿童,成了人人知晓的大明星。而孔融,一天要接待上百名记者递来的问卷,一天要回答超一百个来自各个记者问的各种问题。可他只有四岁啊,哪里回答得过来?一开始他还滔滔不绝,认真回答每个问题;后来,他有些招架不住了,口吃、问东答西什么的全有了,几个小时下去,他口干舌躁,五分钟都回答不了一个问题,他一往后看,天哪!还有几百号子人在后面排队啊!瞬间孔融面色甚白,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孔融父母迅速将其送到城里的医院进行医治。这下不得了了,医院门前围了上千人,几十个是来看病的,其余全是记者,医院被迫买下一块地,设立“记者临时居住区”,要求每人每天只能到病房一次,且要交二两银子,时间不超两分钟。这下,人果然少了不少,但每天一大批人争着交钱“看望”孔融。
两个月后,孔融康复了,父母为了避免之前的情况,将比孔融大一岁的哥哥留在病房充当孔融,把孔融本人装扮成邻居小孩的模样,把孔融带回了家。
可惜,一周后,有位记者经过孔融家时正巧听见了孔融的朗朗读书声。一传十,十传百,所有记者又挤到孔融家前了。孔融决定最后发布一次记者会,结束后便请来军队,驱赶人群。
大会上,一位记者又问了一次孔融那个回答过千万次的问题:“如果让你重来一次,你会做什么?”孔融大喊道:“如果让我重来,我宁愿抢走大梨,也不要记者问问题!”这时,父亲急走过来告诉孔融,军队休假了,请不来!孔融一听,又……昏了过去!
记者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