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小雅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9 14:33:35
  • 《何小雅日记作文》
  • 何小雅日记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何小雅日记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何小雅日记作文1

    午夜梦回,我还是会被惊醒。手机有辐射,我不知道是不是手机辐射的作用,可是我可以说服自己就是辐射造成的我头晕脑胀,浑身无力。

    当一个人真心想骗自己的时候,无论别人怎样告诉他真相,他也不会相信。当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执意保持清醒的时候,无论怎样骗自己,都是没用的。

    我还喜欢杨洛的时候,我整天催眠自己,告诉我非他不爱,最后却把自己折腾的遍体鳞伤。因为他不喜欢我,所以没有路可以走,山穷水尽。那个时候我的固执劲上来,怎么也不想放弃。如果那份相思还未入骨的时候就放弃了,想必不会有今日的难舍难分。 睡不着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恐惧神出鬼没。

    我怀念从前你在我身边的日子,那个时候安微姐还没有离开我。她是我的大姐大,是我最好的朋友,更是我的依赖。

    她给我出主意,表面上对我很凶,却是真正关心我,真正对我好的那个人。

    杨洛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从来都不知道他喜欢过我。直到分开了以后,我才听他的前女友丁娜说起,在和她谈恋爱的那段时间,他念念不忘的人一直是我。丁娜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在喷火,而我像被火烧焦了一样的追悔莫及。

    何小雅日记作文2

    屈然说的没错,我是优柔寡断。我拿的起放不下,才会一直忘不了屈然,一直对她的离校心怀愧疚。

    她走后不久,我开始后悔自己的多事。如果不是自己闲逛,就不会撞见她们的约会,如果看不到他们的约会,我就不会多嘴告诉安微。如果不是我自以为是地以为对她好,就不会和她大吵哪一架,我们就不会走到今天的这一步。

    后来她的记忆终于逐渐淡出了我的世界,我却突然听到她的消息。 原来,那个和她相爱的老师辞职后,并没有跟着她去云南。也就是说,她退学后,他就抛弃了她。

    我听了之后,久久不能平静。说不出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是难过的想哭,为屈然,为自己,也为这个捉摸不透的世界。 安微趁着放假那几天,带我出去玩。她想让我散散心,她知道我心里想什么。

    其实,屈然只说对了一半。我不仅优柔寡断,而且我对身边的人还有很强的依赖感。或许是,我喜欢并享受被身边的`人保护的感觉。

    何小雅日记作文3

    何小雅,你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我常常这样告诉自己。

    如果青春的任性不叫任性,再放纵,也不过是一场咎由自取。 毕业的那一天, 杨洛彻底地走出了我的生命。毕业会结束后,我们擦肩而过,我再也没有见到他时一如既往的激动,只是经历过风雨之后的沧桑。他停下脚步,望着我,似乎有话要说。可是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算有话说,又能说出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些毕业快乐,珍重,再见之类的话。 我对他笑,说,杨洛,你好,我走了,不再见。

    径直离开。

    他似乎还有话说,却没有阻拦我。对不起,杨洛,这么多天,你给我的伤害已经超负荷,因为青春有了你,所以我过得很伤情。一想起你和别的女生手牵手快意平生,我就开始后悔曾经喜欢过你。如果可以重来,我宁愿从来都不认识你。可是,时光不可倒流,一切都不可挽回。

    当三年后的今天,我从你的前女友口中得知你曾经喜欢了我三年,我惊讶地心快要窒息。我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拥有你的喜欢,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可是此时此刻,我只有梦一般的不真实的感觉。

    青春,怪你,也怪我。

    【何小雅日记作文】

  • 《奔跑达人250字》
  • 我的好朋友小雅是一个“奔跑达人”。只要一听到体育老师说“跑!”,她就情不自禁地摆动着双腿,快速地向前奔跑。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体育老师一说:“跑。”好像身体如同就是了无穷的力量,只见她仰着头,紧闭嘴巴角,飞快地跑着,两只手前后摆动,冲在第一个,不久就跑完了。同学们还没跑完,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小雅。等到大家全跑完时,老师叫一些同学去拿垫子,小雅又飞快的跑在前头,拿完垫子,然后飞快地跑回来。跟她的小伙伴一起飞快的做起了38个仰卧起坐。不一会儿,小雅就做完了,所以要如同闪电一样把垫子放回去,接了一个足球,跑到足球场练起来……

  • 《溺爱的后果作文600字》
  • 王小雅的妈妈对她的关心无微不至,每天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你们觉得母亲这样的溺爱对吗?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对。

    如果经常这样溺爱孩子,就使得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一个周末,我去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书。书的内容讲了,有一个女孩,她的妈妈非常疼爱她,每天帮她收书包、穿衣服或者扎头发。她惹祸了,躲在妈妈的身后,让妈妈为她解决。自从妈妈出差一段时间后,都是爷爷奶奶照料她。爷爷奶奶已经七八十岁了,不能帮小女孩做事。每天上学,小女孩没了妈妈的提醒,总是迟到。她自己也不会穿衣服,东一件,西一件的往身上套。出门后,头发乱糟糟的,常常被路人笑话……那些溺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吗?

    如果溺爱孩子,孩子就会失去社交的能力。有一个孩子,是个“学霸”,在家里一直被父母宠爱;在学校里,他总是冷冷的,很少与同学们交流。因为学习成绩好,有人甚至开始嫉妒他。一次大课间里,一个学习不好的同学,用铅笔扔他,他的脸上被划出了一道长长的伤痕,没有人去关心他,他只能催促父母来学校。最后,那个学霸被逼退学了。家长,你希望你们的孩子这样吗?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大学生,他在大学住校,但是他什么都不会,竟然用空运把自己的脏衣服送回家洗。最后,也是因为生活自理无能,被迫退学了。

    以上这些事例,都体现出了两个字——溺爱!如果家长溺爱孩子,那么以上事例就是溺爱的后果。

    家长们,应该放手让孩子一搏,多给孩子自立、自理的空间。

  • 《蝇营狗苟的成语故事、意思》
  • 蝇营狗苟的成语故事、意思

    “蝇营”一语,出自《诗经》: '

    《诗经》的《小雅》部分,有一首题为《青蝇》的诗,共三节,每节都以“营营靑蝇……”起句。第一节的四句原文是:

    营营青蝇,止于樊。

    恺悌〔kaǐ-tì〕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靑蝇,即绿头苍蝇,是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樊,义同“藩”,即篱笆;恺悌,兄弟般和睦的意思。这四句的大意是说:

    绿头苍蝇真正讨厌,

    把它赶出篱笆外面.

    和善明理的正派人,

    决不听信挑拨离间。

    这首诗,本是讽刺昏君和谗臣的,诗人把拨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

    在旧社会,人们形容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谓“蝇营”,说他们好比营营往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 二字之后,添了“狗苟”二字,从此这四字的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韩愈的《送穷文》是一篇有趣而又有寓意的文章,他说要送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五个穷鬼,并且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蝇营狗苟,驱去复还。……”狗苟,是苟且、贪得、善于偷偷摸摸的畜牲,用来和可厌的青蝇并列,是很恰当的。而且“蝇营”二字同音,“狗苟”二字也同音。这句成语,在字面上组合得相当巧妙。

    “蝇营狗苟”,后来一般都用来形容没有廉耻的卑污人物。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采绿》原文和翻译》
  • 小雅·鱼藻之什·采绿

    【先秦】佚名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注释

    绿(lù):通“菉”,草名,即荩草,又名王刍(chú),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黄。

    终朝(zhāo):终日。一说整个早晨。

    匊(jū):同“掬”,两手合捧。

    曲局:弯曲,指头发弯曲蓬乱。

    薄言:语助词。归沐:回家洗头发。

    蓝:草名。此指蓼蓝,可作染青蓝色的染料。

    襜(chān):护裙,田间采集时可用以兜物。《毛传》:“衣蔽前谓之襜”,即今俗称之围裙。

    五日:五天,并非确指。《郑笺》解为“五月之日”。期:约定的时间。

    六日:六天,并非确指。《郑笺》解为“六月之日”。詹:至,来到。

    之子:此子。狩:打猎。

    韔(chànɡ):弓袋,此处用作动词,是说将弓装入弓袋。

    纶:钓丝。此处作动词,即整理丝绳的意思。

    维何:是什么。维,是。

    鲂(fáng):鳊鱼。鱮(xù):鲢鱼。

    观者:此指钓的鱼众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引申之义,物多而后可观,故曰:观,多也。”

    译文

    整天在外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我的头发乱蓬蓬,赶快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采蓼蓝,一衣兜也没采满。本来说好五天归,过了六天不回还。

    此人外出去狩猎,我就为他装弓箭。此人外出去垂钓,我就为他理好线。

    他所钓的是什么?鳊鱼鲢鱼真不错。鳊鱼鲢鱼真不错,竟然钓到这么多。

    赏析

    此诗一、二两章是实写,诗中对事件实实在在的记述,蕴含了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终朝采绿,不盈一匊”,采绿者手在采菉,心已不知飞越几重山水,心手既不相应,自然采菉难满一掬。那么所思所念是什么,诗人并未直白,而是转言“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卷曲不整的头发当然不是因为没有“膏沐”,而是“谁适为容”。此时又要去梳洗,是因为君子随时都可能出现在面前。诗的第二章“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交待了原因。既然约定过五天就回家,在其后的时间里女主人公当然要无心于采菉,留心于归沐了。但“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还不仅仅是交待了女主人公反常行为的原因,同时还传递出了她心中一股浓浓的怨思。然而在“终朝采绿”这样难捱的时间里,女主人公的心中也有甜蜜的联想,下文即有表现。

    三、四两章是虚写,诗中并没有出现归、回、还、返等字眼,但尽显归来之意。第三章写君子渔猎,妇人相随,犹如后人所谓“你耕田来我织布”一样极具田园风味,夫唱妇随之乐于此可见。龚橙《诗本谊》以为这是《小雅》中“西周民风”之一,确是探骊得珠之论。第四章承上一章之“钓”言,所钓鱼之多,实赞君子无穷的男性魅力,此可以闻一多先生“《国风》中凡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廋语(廋sōu,隐藏。廋语,隐语)”(《诗经通义》)证之,更何况“言钓则狩可例见”(孙鑛语)。

    总体上说,此诗一、二两章以实极写幽怨神理,刻画情思细致入微,三、四两章以虚极言倡随之乐,更显出别离之苦。前为景中情,后为情中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幽怨深思之情。

    创作背景

    这是一位留守妇女思念出门在外的丈夫的诗。《毛诗序》以为“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陈子展《诗经直解》把它看作“君子于役,过期不归,妇女怨思之作”。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黍苗》原文和翻译》
  • 小雅·鱼藻之什·黍苗

    【先秦】佚名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注释

    芃(péng)芃:草木繁盛的样子。

    辇:人推挽的车子。

    集:完成。

    盖(hé):同“盍”,何不。

    肃肃:严正的样子。功:工程。

    烈烈:威武的样子。

    原:高平之地。隰(xí):低湿之地。

    译文

    黍苗生长很茁壮,好雨及时来滋养。众人南行路途遥,召伯慰劳心舒畅。

    我挽辇来你肩扛,我扶车来你牵牛。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走。

    我驾御车你步行,我身在师你在旅。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去。

    快速严整修谢邑,召伯苦心来经营。威武师旅去施工,召伯经心来组成。

    高田低地已修平,井泉河流已疏清。召伯治谢大功成,宣王心里得安宁。

    赏析

    第一章以“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起兴,言召伯抚慰南行众徒役之事。召伯如前所言,他是宣王时的贤臣,曾在“国人暴动”时以子替死保住了时为太子后为宣王的姬静性命,与宣王关系非同一般。他还曾率军战胜淮夷,建立奇功,《诗经》中多有吟唱,《大雅·江汉》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的句子。经营谢地这样的要冲重邑,非文治武功卓著的召伯没有人可担当此任。诗首两句兴中寓比,言南行众人得召伯抚慰如黍苗得时雨滋润一般。正因为如此,谢邑的营建才会那样迅捷而有序。首章用了两句(也是全诗仅有的两句)兴句开头,使得这首记录召伯营谢之功的诗作多了几许轻松的抒情味。车辇南行路途之遥远、跋涉之艰辛是可以想像的,但有召伯之劳,就没有什么让人不胜劳苦的。

    第二、三两章反覆吟唱,既写建筑谢城的辛劳和勤恳,又写工程完毕之后远离故土的役夫和兵卒无限思乡之情。“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在短句中同一格式反覆出现,急促中反映出当时役夫紧张艰辛、分工严密且合作有序的劳动过程;“我徒我御,我师我旅”以同样的节奏叙述兵卒在营建谢邑中规模宏大也同样辛苦的劳作场面。这两部分看似徒役在谢邑完工之后对劳动过程的美好回忆,实际上也是对召伯经营谢邑这样的庞大工程安排有方的热情赞美。这两章后两句言:“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行既集,盖云归处。”是长期离家劳作的征役者思乡情绪真实而自然的流露。但尽管思乡之情非常急切,语气中却没有丝毫怨怒之气,确实是与全诗赞美召伯的欢快情绪相和谐的。

    第四章是承接二、三两章所作的进一步发挥,言召伯营治谢邑之功。谢邑得以快速度高质量地建成,完全是召伯苦心经营的结果。“肃肃谢功,召伯营之”两句照应第二章,不过第二章是铺排,这两句是颂辞,重心有所不同。“烈烈征师,召伯成之”,颂扬召伯将规模甚众情绪热烈的劳动大军有序地组织起来营建谢城的卓越的组织才能,这两句与第三章相照应。由此观之,此诗在结构安排上颇具匠心,严整的对应,反映出雅诗的雅正特点,与风诗不同。

    诗最后一章言召伯营治谢邑任务的完成对于周王朝的重大意义。“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是说召伯经营谢邑绝非仅修城池而已,还为谢邑营造了必要的生存环境。修治田地,清理河道只是末节,但连这些都已安排到位,就不会有什么疏漏了。这个时候,谢邑作为周王朝挟控南方诸国的重镇已建成,周宣王心中当然舒坦多了。“召伯有成,王心则宁”,于篇末点题,为全诗睛目。在用韵上,末章一改前面几章隔句押韵的规律,句句押韵,且用耕部阳声韵,使节奏和语气顿时变得舒缓起来,极具颂歌意味。

    创作背景

    《黍苗》是宣王时徒役赞美召穆公(即召伯)营治谢邑之功的作品,诗意自明。《毛诗序》说它是“刺幽王也。不能膏泽天下,卿士不能行召伯之职焉”。前人多有辩驳,朱子直言:“此宣王时美召穆公之诗,非刺幽王也。”(《诗序辨说》)可谓干净利落。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绵蛮》原文和翻译》
  • 小雅·鱼藻之什·绵蛮

    【先秦】佚名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注释

    绵蛮:小鸟的模样。

    丘阿:山坳。

    后车:副车,跟在后面的从车。

    惮:畏惧,惧怕。

    趋:快走。

    极:到达终点。

    译文

    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弯弯山坡上。路途悠悠太遥远,跋涉劳苦累得慌。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山坡角落间。不是担心路途遥,只怕慢走路难赶。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山坡那一边。不是担心路途遥,只怕终点到达难。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赏析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八句,又分为明显的两个部分。前面四句以羽毛细密的小黄雀随意止息,自由自在地停在“丘阿、丘隅、丘侧”反兴作为行役者的诗人在长途跋涉,身疲力乏,不能快走的时候,为了不误行期仍要艰难行进的事实。第二、三两章两用“畏”字,表现出主人公心情沉重却力不从心的尴尬甚至有点狼狈的处境。

    每章的后四句为另一部分。行役者在极端困顿的情况下,当然希望能有人周恤他,指示他,提携他,然而眼前是一片空白,所能见者,唯緜蛮黄鸟而已。以此观之,《诗序》所言“刺”实在是有文本作支撑的。心存渴望而不得见,就难免产生幻觉或曰希望,这是每章后一部分所由起。陷入困境的行役者耳边突然响起一个遥远的声音:“让他免于饥渴之苦、奔走之累和精神崩溃吧。给他吃给他喝,给他教诲给他车坐。”这是谁的声音?这是贤大夫的声音。本来大夫该体恤下情,有怜悯之心,可身当乱世的微臣是无缘见到这样的贤大夫了。三章后半部分完全相同,反覆咏叹中更显不得体恤的行役者无限凄苦之情。

    整体上说,这是一首颇具音乐特质的声乐作品,诗每章的前半部分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节奏舒缓,情绪低沉甚至显得有点压抑,准确地传递出行役者的愁苦心绪。而每章的后半部分,形式相同,节奏明显地变得轻快起来,情绪也显得十分高昂,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气氛。这后半部分可视作这部声乐作品的副歌部分,它使作品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如果当年孔夫子弦歌之的《诗经》乐谱今天还能见到的话,这首歌按谱唱起来定然十分美妙。

    创作背景

    微贱的劳苦者在行役途中感叹自己命运的漂浮不定,怀疑自己有无能力坚持下去,盼望有一只援助只手来拉他一把,从而继续走着漫长而艰辛的行旅之路。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瓠叶》原文和翻译》
  • 小雅·鱼藻之什·瓠叶

    【先秦】佚名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注释

    瓠(hù):葫芦科植物的总称。

    幡(fān)幡:翩翩,反覆翻动的样子。

    亨(pēng):同“烹”,煮。

    酌:斟酒。言:助词。尝:品尝。

    斯:语助词。首:头,只。一说斯首即白头,兔小者头白。

    炮(páo):将带毛的动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烧。燔(fán):用火烤熟。

    献:主人向宾客敬酒曰献。

    炙:将肉类在火上熏烤使熟。

    酢(zuò):回敬酒。

    酬:劝酒。

    译文

    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酒杯请客尝。

    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敬客喝一杯。

    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熏它成佳肴。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回敬礼节到。

    野兔肉儿鲜又嫩,煨它烤它成美味。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劝饮又一杯。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普通人家热情待客的小诗。全诗共分四章,形式上全用赋法,颇具雅诗特点,然诗中反覆咏叹者多,渲染描绘者寡,又与风诗相近,故龚橙《诗本谊》谓此《小雅》“西周民风”之一。

    诗首章取瓠叶这一典型意象,极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简约,瓠叶味苦,则所食非美味佳肴可知,但主人并没有以微薄而废礼,而是情真意挚地“采之亨之”,并取酒相待,请客人一同品尝。诗中多用代词,加快了节奏,情绪显得欢快跳跃,而首章“亨”、“尝”押韵,属阳部,更为全诗定下了一个热烈高昂的基调。

    诗后三章以白头小兔为叙赋对象,从另一面极言菜肴简陋。“一物而三举之者,以礼有献酢酬故也,酒三行而肴惟一兔首,益以见其约矣。”(《传说汇纂》引张彩语)《诗经》时代,关于荤菜,有“六牲”之说,即豕、牛、羊、鸡、鱼、雁(见《礼记·内则》),在正式宴请客人的场合,据礼当备“六牲”,而兔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就如同北方谚语所谓“狗肉端不上台面”一样。明了这一点,便可看出同是宴饮之诗,《小雅·伐木》有“肥羜(音zhù,小羊)”“肥牡”,《小雅·鱼丽》有“鲿”“鲨”“鲂鳢”“鰋鲤”,和《小雅·瓠叶》中仅有“瓠叶”“兔首”相比,厚薄奢简尽显。正如第一章所叙述的那样,主人并没有因小兔之微薄而废燕饮之礼,而是或炮或燔或炙,变化烹调手段,使单调而粗简的原料变成诱人的佳肴,复以酒献客、酢客、酬客,礼至且意切,在你来我往的觥筹交错中,可以看出主宾之间确实“有不任欣喜之状”(陈延杰《诗序解》)。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感染力来看,《小雅·瓠叶》确实算不上雅诗中的上品,但它却具有一定的历史认识价值,这首诗既表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又表现出礼仪之邦所独有的尚礼民风和谦虚美德。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历来有较大分歧。《毛诗序》云:“大夫刺幽王也。上弃礼而不能行,虽有牲牢饔饩不肯用也,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废礼焉。”有人认为诗序的说法缺少文本依据,过于迂曲。从毛传、郑笺来看,当是庶人燕饮朋友之诗。也有人认为诗的作者是宴会中的一位客人。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苕之华》原文和翻译》
  • 小雅·鱼藻之什·苕之华

    【先秦】佚名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注释

    苕(tiáo):植物名,又叫凌霄或紫葳,夏季开花。华:同“花”。

    芸(yún)其:芸然,一片黄色的样子。

    维其:何其。

    牂(zāng)羊:母羊。坟首:头大。

    三星:泛指星光。罶(liǔ):捕鱼的竹器。

    鲜(xiǎn):少。

    译文

    凌霄开了花,花儿黄又黄。内心真忧愁,痛苦又悲伤!

    凌霄开了花,叶子青又青。知道我这样,不如不降生!

    母羊头特大,鱼篓映星光。人有食可吃,岂望饱肚肠!

    赏析

    全诗三章,前两章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说苕华盛开,一片黄色,叶子青青,沃若葱茏。这两句诗人以所见苕的花、叶起兴,苕叶青花黄,充满生机,而荒年的人民呢,却难以为生。诗人由联想导入感慨,两章诗的结尾两句即是所感。诗人痛心身处荒年,人们在饥饿中挣扎,九死一生,难有活路,反不如苕一类植物,活得自在,生命旺盛。为此,他心里忧伤不已,竟至于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天地之下,本以人为贵,今反而羡慕无知觉的植物,乃至说出“不如无生”的话,实在悲哉痛哉,愤极恨极。

    前两章尽管诗人感情激切,难以压抑的忧愤,几如烈火喷射而出,但是这一忧愤产生的原因,还是隐含在比兴之中,到第三章才加以揭示。“牂羊”两句确如清方玉润所说“造语甚奇”(《诗经原始》)。正因为“奇”,所以旧说纷纭,多不得要领。其实这是诗人诉说忧愤的原因,意思是说:荒年无物可食,宰母羊吧,可是它瘦弱得只剩下一个大头;打鱼吧,水中捕鱼的竹器中只有星光不见鱼。最后两句“人可以食,鲜可以饱”是最沉痛的呼号,人吃人,同类相残,本已惨绝人寰,可是此诗却说,即使人可以吃,而剩下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还可以想见,吃草的羊都已瘦得无肉可吃,何况饥饿已久的人呢。不消说个个枯瘦如柴,就是把这为数不多的人全吃了,也难以饱肚子的。说得何等毛骨悚然,把惨景更推进了一步,较之唐人所写的“足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轻肥》)的诗句更加怵目惊心,不忍卒读。对于这两句话王照圆还特地记下她闻见的一段事实,加以印证,其文说:“东省乙巳、丙午三四年,数百里赤地不毛,人皆相食。鬻男卖女者,廉其价不得售,率枕藉而死。目所亲睹,读此诗为之太息弥日。”并自注云:“巳、午间,山左人相食。默人与其兄鹤岚先生谈诗及此篇,乃曰:‘人可以食’,食人也;‘鲜可以饱’,人瘦也。此言绝痛,附记于此。”可见,此诗所反映的周代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在长期封建社会里是具有普遍性的,这充分显示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力量。

    创作背景

    此诗哀饥民之不幸而作。《毛诗序》说:“《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至于作者,从诗“歌其食”的内容推测,有可能是饥民,或是一位了解人民、同情人民的下层士人。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何草不黄》原文和翻译》
  • 小雅·鱼藻之什·何草不黄

    【先秦】佚名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将:出征。 

    玄:发黑腐烂。 

    矜(guā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 

    兕(sì):野牛。 

    率:沿着。 

    芃(péng):兽毛蓬松。 

    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周道:大道。

    译文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独受此非人待遇。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赏析

    《小雅·何草不黄》是征夫苦于行役的怨诗,充满了抗议和控诉。作为《小雅》的最后一篇,其格调与其他若干首排在《小雅》尾部的篇章一样,都是“风诗”的样态,显示的是诗篇体式风格由“雅”而“风”的变迁。全诗共四章,其中后两章善于借景寄情。

    此诗以一征人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一、二两章以“何草不黄”“何草不玄”比兴征人无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运。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那么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治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行役而生于世,人非草木,当不能以草木视之。而一句“何人不将”,又把这一人为的宿命扩展到整个社会。可见,此诗所写绝不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个人悲剧,而是“碛里征人三十万”(唐李益《从军北征》)的社会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与无息的奔波。

    因此,三、四两章征夫发出了久压心底的怨怼,进一步说统治者不把他们当人看,而是视他们如野牛、老虎、狐狸那样的野兽,他们像禽兽般在被驱赶,身受非人的待遇。他们向往着和平的正常生活,尽在不言中。不过,怨终归是怨,命如草芥,生同禽兽的征夫们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注定要在征途中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过着非人的行役生活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群战争的工具而已。所以,怨的结局仍然是“有栈之车,行彼周道”,前途茫茫,归期渺渺。这种毫无希望、无从改变的痛苦泣诉,深得风诗之旨,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征人的悲苦。

    《小雅·何草不黄》各章均以自然事物起兴,而又兴中含比。诗人观察细微,因而所用比兴十分贴切恰当。如以草之枯黄比征夫的憔悴不堪;以草之玄黑比征夫的积劳成疾;又以兕、虎、狐的处于旷野、幽草,比征夫的非人生活。这便把周朝统治阶级视民如草芥如禽兽的恶政暴露无遗,使诗篇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诗中的写景造境更是逼真生动,可见诗人表现手法的高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西周末年、东周初年,是宗周行将崩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乱世之音。《毛诗序》云:“《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背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这里把诗的历史背景指为周幽王时代。宋代朱熹《诗集传》说:“周室将亡,征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此诗。”征夫们常年在外奔波,不能与家人团聚,被统治者视为草芥,视为禽兽,这样的痛苦难以抑制,于是歌唱出来以宣泄愤懑之情。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