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何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18 12:47:05
  • 《【“章鱼哥”特写】650字》
  • “章鱼哥“何人哉?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喂,摄影师就是吾,别走神,要开始了。”

    姓名 张博驭

    绰号:章鱼哥

    班级属类:跑男族

    镜头切至操场:只见章鱼哥像离弦的箭,出膛的炮弹似的跑了起来,他的头略低,两眼直视前方,身体微微向前倾,两腿弓成一条弧线,手臂和腿的幅度一致。飞似的速度和优美的姿势令我们个个目瞪口呆,羡慕都写在脸上,一览无余,章鱼哥凭着上天赐给他的毛腿,为我们班摘金夺银,每当看到这一幕,我就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找人诉苦呀,为什么那个人不是我呢?

    把他放入跑男组可谓是当之无愧。

    镜头切至校园:章鱼哥背着书包不慌不忙地朝幼儿园的方向走去,突然,他在一个小女孩的面前停下来。我们都屏住呼吸,看看下面会发生什么事。而那小女孩仿佛被章鱼哥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住了,水汪汪的眼睛盯着这个比他高几头的大哥哥,圆圆的脸上流露出无辜的表情。就在这时,章鱼哥开口了:“小妹妹,哥哥帅不帅?”小女孩的脸上泛起一层胭脂红,捂着嘴偷笑,还不忘回答一句:“哥哥帅!”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笑声。章鱼哥却面露得意之色,一本正经的说道:“笑什么笑,连小姑娘都承认我长得帅。”他装模作样地地摸摸额头上短的可怜的留海:”难道长的帅有错吗?”

    唉,这个章鱼哥呀,我也醉了呀……

    镜头切至班级:当章鱼哥得知我们演出要化妆时,立刻用手捂住眼睛,十分害怕地说道:“哎呀呀,宝宝要见鬼了,宝宝好怕怕呀!”我们这些表演的女生听到了,气得吹胡子瞪眼,用杀人一般的眼神告诉他:你要再敢多说一句,别怪我们不客气。可章鱼哥依旧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你们表演那天,我都不敢看了,我怕吐。”说着还故意拉起了长腔。迎接他的,是一顿暴打……

    自作孽,不可活呀。

    “摄影师完工了吗?”

    我回答:“嗯,完工了。”

    “外面有人找你。”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章鱼哥”,只见他正凶神恶煞地向我步步逼近……

    “啊,救命呀!”

  • 《乡情作文900字》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末句由己及人,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听到这,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飘到了那熟悉的蒸水河畔。

    蒸水河的水总是缓缓地、慢慢地向前流淌着,你若向河中抛下一块扁平的瓦片,瓦片便会在河面上跳跃,激起朵朵小浪花,水面上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如同那树桩上的层层年轮。

    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每当照到蒸水河面时,炽热的阳光马上变得乖巧起来,仿佛一群金色的小精灵在河面舞蹈;又像一条滚动起伏的金丝带;也似跳跃着的碎金。闪闪发亮,耀眼的让人睁不开眼。

    我和小伙伴们也经常到这里玩耍。玩什么呢?当然是打水漂了。

    首先找一些扁平的石头或瓦片。然后我们轮番扔出,看谁的石头漂的次数最多。谁就是获胜者。

    一个个的石头从小伙伴们手中抛出,可依然没人突破五次大关,很快轮到我了,我跃跃欲试,势必要拿下五次大关,可结果却不尽人意。当我的石子抛出,才漂了三次便沉入河底,顿时伙伴们都哈哈大笑,还带有一些讽刺的意味,“哼,”我不甘示弱地说道,“其实我刚才是故意的,你们就看好下次我怎么赢你们吧!”听到这儿伙伴们也笑得更欢了。这次我也不在理会他们,而是琢磨怎么让石子漂得更久。

    终于再次轮到了我,这一次我总结之前的经验,横向抛出,使石子与水面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漂起。

    果然这次石子不负众望,漂了五次,我高兴极了,不停地在小伙伴面前嘚瑟,他们也哑口无言了,可下一秒。另一个小伙伴的石子便在水面上漂了六次,“哈哈哈哈!”我只得用笑容掩饰自己的尴尬。

    傍晚时分的蒸水河也很热闹,人们在河边钓鱼,散步,打水漂……夕阳从远方斜射着蒸水河。一半的河水已经被夕阳染红了,还有一半的河水依然清澈。此时的景色大概就是白居易笔下“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写照吧。

    步入初中以来,我似乎很久没有回去了。多想再次回去看看那美丽的蒸水河呀!多想再次回去和小伙伴们打一次水漂呀!可因为一些原因,我很少回去了,也有许久未去蒸水河畔走走了。

    虽然后来跟随家人去过许多湖泊河流游玩,但却再也找不到儿时的那份快乐了,可每当我再次去到蒸水河畔,一股久违感便涌上我的心头,这大概就是内心对故乡那份深深的情意吧!

    (指导老师:付磊)

  • 《故乡作文650字》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故乡”这一词虽常见,但藏了许多浓缩的情感。在许多的游子心中,故乡成了心中最重的念想。

    我爱我的故乡,我虽然并不在故乡出生,却在那里生长,小学前的欢乐时光都是在故乡留下的。在属于故乡的记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座公寓楼,五层,并非顶楼,虽然小小的、破破的,但却温馨十足。

    在楼下,有一整条很长的街,街还有三四个分岔,覆盖吃喝玩乐各种服务,应有尽有,能与一个商场相比。我最常买的便是烤鸭和米线糊。红皮鸭子堪称一绝,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再搭配店家上乘的秘制酱料,如此美食,人间能得几回品?品尝米线糊时可以根据口味加入虾米、腊肉等辅料,大快朵颐后,唇齿留香。

    隔一条街,便是外婆家的村子,外婆家有块地,那里有外婆亲手种下的地瓜。记得儿时,我和我的表兄弟姐妹们经常跑到田中,舅舅与舅妈给我们烤地瓜。我总是心急,一口咬下热气腾腾的地瓜,烫得我乱叫,手里也像马戏团的表演者一样,将地瓜左右倒手,但我是面带微笑、内心喜悦的,因为地瓜甜在心里。

    有时住在外婆家时,晚上会与姐一起上天台,看看天空。望着漫天的星斗,感觉没有一处的星星能比过这。晚风拂过我的脸颊,听着小曲跟着哼唱,想必是最美好的时刻。

    故乡,你可曾记得我奔跑在田间的小路上,可曾记得我望着属于你的星空,可曾记得我坐于你的黄土之上。如今我已长大,却仍然难以将你忘怀,当我生命尽头之时,我愿化作一抔黄土,如落叶般归根,成为你的一部分,继续享受惬意而美好的时光。

  • 《花中之王》
  •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被誉为“花中之王 ”。

    牡丹花的花朵都是生长在花枝的顶端,花朵非常大,而且颜色也特别多。他喜欢生长在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否则会使它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它的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5月份。

    牡丹的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枫叶,也像一个手掌,当几场春雨过后来到牡丹花前,你会看见几颗晶莹的露珠静静的躺在叶子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被微风一吹,便从叶子上滑了下来。

    牡丹花的颜色特别吸引人。白牡丹像雪白的玉盘,黑牡丹像一个黑宝石,绿牡丹像一颗翡翠,红牡丹则像一把火炬 ……牡丹花色真是数不胜数,它们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牡丹并不庸俗,他们靠着这五彩缤纷的颜色,轻易超越了众花朵。

    牡丹花花枝的高度最多可达两米,叶子呈圆形,背部覆有白粉。花朵硕大,牡丹花分单瓣和重瓣。根据花型衍生了新的分类,而且单瓣花瓣既平整又宽大。

    这就是牡丹花——花中之王、我国的传统名花。

  • 《肆乐之》
  • 天下矣,何处不多山?何人不乐山水之乐哉?嗟矣,古人云:“亦可若山水之乐乎?”

    肆乐之,见水之潺潺,微风徐来,不亦凉乎?曰:神清亦气爽。

    肆乐之,见竹之茂密,关雎飞在林中,竹叶落于地,仰望亦不见关雎,疑曰:应上何处寻?

    肆乐之,盘石湮于水坻,坻中窈窕淑女微立,眉间丝缕传情也,君子岸边观赏,快哉!实无不幸也!

    肆乐之,见池中莲花荡漾,晶莹剔透,亦如婴孩之肌,润滑不已,时而抖动露华,时而微侧于镜面,时而摇曳于风中,姿态无穷也,不亦快哉?

    肆乐之,见鱼沉于水底,尾鳍摇摆,游于岸边,翕忽相乐之!

    肆乐之,抬见山之耸立,四周竹林环绕,清凉清神,怡然自得。

    肆游肆乐,游于画中,唉!如此美景何处寻?

  • 《幻想记》
  • 不知世间何人拥有果园十亩,野花满坡,木屋一间,夜有月光与鱼游历其间?在那里,春时澹澹看溪,夏时炎炎赏荷,秋时萧萧望雨,冬时寂寂听雪。余唯求余可珍惜余所得,余可挥洒余蕴情,余可争取余所望。

    余望余豆蔻之年,细数光阴,性情温良,心平气精,不恣意,不超脱。

    余望余而立之年,自给自足,目光清澈,心思静宁,不张扬,不骄躁。

    余望余耳顺之年,与世无争,谈吐温和,如愿以偿,不后悔,不懊恼。

    余望余古稀之年,宁静致远,温文尔雅,心志高远,不失意,不颓丧。

    余望余耄耋之年,饱蘸墨汁,手一挥,即可展余所想;

    余望余百岁之日,轻点颜料,笔一抹,即可表余所向。

    若这般生活,便能使余一生桃柳明媚,尽生欢喜。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 我能让谁来召唤歌儿歌女,为我擦干壮志难酬的泪水!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水龙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释:

    建康:今江苏南京。

    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遥岑:岑,音cén。远山。

    玉簪螺髻:簪,音zān;髻,音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断鸿:失群的孤雁。

    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音liǎo。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季鹰:张翰,字季鹰。

    求田问舍三句:《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

    流年:流逝的时光。

    忧愁风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化用宋·苏轼《满庭芳》:“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树犹如此:用西晋桓温典。《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借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

    倩:请托。读音 qìan

    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女子。

    揾:wèn。擦拭。

    翻译:

    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这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译文] 1: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了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译文2:

    南方的天空弥漫着清冷的秋气,江水流向天边,无边无际。遥望远山,就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在诉说着愁苦和怨恨。落日时分,流落江南的游子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抚着宝刀,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的美味,秋风已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想学许汜,买田置屋,但就怕因此而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般逝去,树木尚忧风愁雨,更何况人?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帮我拭去英雄流下的眼泪?

    背景:

    该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上片以山水起势,雄浑而不失清丽。“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以下七个短句,一气呵成。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凸现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下片抒怀,写其壮志难酬之悲。不用直笔,连用三个故实,或反用,或正取,或半句缩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手腕出之。结尾处叹无人唤取红巾“搵英雄泪”,遥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抒慷慨呜咽之情,也别具深婉之致。

    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杆。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译文] 江边谁最先看到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临人间的?

    [出自] 张若虚 《春江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的原野。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的平地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3)扁舟:孤舟,小船。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5)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

    (21)逐:追随。

    (22)月华:月光。

    (23)文:同“纹”。

    (24)闲潭:幽静的水潭。

    (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

    (26)潇湘:湘江与潇水。

    (27)碣石、潇湘, 泛指天南地北。

    (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9)乘月:趁着月光。

    (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海上那一轮明月,正伴随着潮水的涌动一同升起。

    月亮的亮丽光华,随着波浪闪耀到千里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会没有月亮的朗照之光啊!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芳香的草地流淌;月光照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全都像细碎的雪珠闪烁。

    天空中月光如同晶莹的白霜流布,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岸边的白沙也被映照得看不清晰了。

    江水与天空连成了一片透明,没有一点细微的灰尘;只有一轮孤独的明月高悬在中天。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早见到月亮的?江上的明月又是哪一年第一次照耀着人的呢?

    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着,无穷无尽;人们年复一年地眺望江上的月亮,也亘古不变。

    谁也不清楚江上的月亮在等候着什么人;人们只看见长长的大江不断地送走流水。

    一片白云向远空缓缓飘去;青枫浦那种远游者逗留的地方,一定有游子禁不住心中的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漂流在外?他又在什么地方思念着明月照耀的人的小楼呢?

    多令人伤心啊,此刻那楼上的月光正流连不去;它应该也照耀到了离去游子的梳妆台。

    它溜进爱人漂亮的闺房,卷上窗帘也赶不走;它留在捣衣石上,用手将它拂去它还会返回。

    游子思妇们此时相互思念,却听不到对方的音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流去关照对方啊。

    可恨送信的鸿雁早就飞走,月光又不能渡过;传情的鱼儿也藏到水底,只剩水面圈圈波纹。

    前一夜寂寞的水潭边,就梦见了花朵零落将尽;春天已过了一半还不回家,怎不令人伤心。

    江水不停地流走春景,春景就快要流尽;江潭上方美好的夜月,也开始偏西了。

    残月深深隐入了茫茫海雾;远在北方碣石南方潇湘的离人啊,回家的路途该是多么的遥远。

    不知其中能有几人乘着月光转回家乡?残月掩映着大江两岸的树木,深深激荡人的心情。

    赏析:

    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仅存诗两首。 

    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诗。是金子总有闪光时。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作者是初唐张若虚,开元初,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而这首《春江花月夜》又是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此诗兼写春、江、花、月、夜及其相关的各种景色,而以月光统众景,以众景含哲理、寓深情,构成朦胧、深邃、奇妙的艺术境界,令人探索不尽,玩味无穷。

    全诗可分前后两大段落。“长江送流水”以前是前一段落,由春、江、月、夜的美景描绘引发关于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发端两句,展现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辽阔视野。一个“生”字,将明月拟人化;一个“共”字,又强调了春江与明月的天然联系。江流千万里,月光随波千万里;江流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总而言之,月光、江波互相辉映,有春江处,皆有明月,何等多情!诗人立于江畔,仰望明月,不禁产生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对于这个涉及宙宇生成、人类起源的疑问,诗人自然无法回答。于是转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沉思。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人生呢,就个体而言,生命何其短促!然而就人类整体而言,则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因而能与明月共存。所以虽然不知“江月何年初照人”,但从“初照”以后,照过一代人,又照一代人。诗人对比明月的永恒,对人生的匆匆换代不无感慨,然而想到人类生生不已,自己也被明月照耀,又油然而生欣慰感。由此又作进一步探求:一轮“孤月”,永照长江,难道是明待她的意中人而至今尚未等到吗?于是由江月“待人”产生联想,转入后一段落。“孤月”尚且“待人”,何况游了、思妇?诗人于是驰骋想像,代抒游子、思妇两地相思、相望之情。

    诗人想象“谁家今夜扁舟子”,正经过江边的“青枫浦”,目睹“白云一片去悠悠”而生飘泊无定的旅“愁”,于是相思“何处明月楼”。从“应照离人妆镜台”的那个“应”字看,“可怜楼上月俳回”以下数句,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扁舟子”想象妻子如何思念自己之词:妻子望月怀人而人终不至,因而怕见月光。但她可以卷起“玉户帘”,却卷不去月光;可以拂净“捣衣砧”,却拂不掉月色。“此时相望不相闻”,而普照乾坤的月华是能照见夫君的,因而又产生了“愿逐月华流照君”的痴想。追随月光照见夫君,当然不可能,于是又想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然而鸿雁奋飞,也飞不出明月的光影;鲤鱼腾跃,也只能激起水面的波纹。接下去,诗人想象中的“扁舟子”思家念妻,由想象而形诸梦寐。他在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已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眼睁睁地看着“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溶月复西斜”,时光不断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着消逝,然而碣石、潇湘,水远山遥,怎能乘月归家?以“落月摇情满江树”结束全篇,情思摇曳,动人心魄。自“白云一片”至此,写游子、思妇的相思而以春、江、花、月、夜点染、烘托,想象中有想象,实境中含梦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时空叠合,虚实互补,从而获得了低徊宛转、缠绵俳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换韵,平、上、去相间,抑扬顿挫,与内容的变化相适应,意蕴探广,情韵悠扬。

    这篇诗受到明清以来诗论家的高度赞扬。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锺惺《唐诗归》石:“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真化工手!”陆时雍《唐诗 镜》:“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情文相生,各各呈艳,光怪陆离,不可端倪,真奇制也!”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更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首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兴象中,营造出了一个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几句更是成了千古绝唱,为后人一直所传诵!

  • 《赤子别味》
  • (一)

    往事堪哀

    空留半纸丽词

    一生忧愁

    倩何人

    揾痴情泪

    再回首

    流水落春去也

    天上人间

    于是

    在寂寞梧桐锁清秋的

    月圆之夜

    多了一个不堪回首

    只因朱颜改的

    亡魂

    (二)

    情意切切

    挡不住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恨水不成冰

    往事一梦中

    温柔乡里空一场

    梦醒魂惊

    李后主呵

    赤子之心随湮灭

    独不见

    车如流水马如龙

    一腔情热

    千载留名

    终归是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中

  • 《旌旗为何人飘扬》
  • 北方春寒料峭,元宵之夜,2012献出最后的盛宴。我踏着满地鞭炮碎屑奔向家门,却无人应答,只好负着沉沉失落闲逛。

    却并不孤单,因我在幻想中寻到了永生的伙伴。

    闭眼,特蕾莎修女于黑暗中走来,长袍已有破洞,却一如她生前的一尘不染。在她于印度灾难肆虐的•贫民窟奔波时,在她放弃锦衣玉食投身慈善事业时,当她穿梭于病患忧心忡忡时,当她于各国元首间不卑不亢时,我一次又一次将旌旗高举,献上我的敬意。这世界因争名满是污垢,因夺利烟尘弥漫,而她用纤弱而坚定的双手,为我掬起一捧清泉。

    于大漠西凉,寒风刺骨,我将旌旗插在喜马拉雅山巅,不远处金银滩烙印着两弹元勋的足迹,为研制两弹埋名隐姓,不顾安危深入矿井,身在病床心在青海,他将富贵荣华献于科学,用数十载艰辛换祖国安定。富贵之人用钱财换取虚荣,强健之人用武力换取妥协,狡黠之人用欺瞒换取任,而在科学的殿堂,他用他的一贫如洗,用他的孱弱身躯,用他的实事求是,换取了我深深的崇敬。

    睁眼,在这漫天转瞬即逝的光亮里,2012最后的钟声响起。而我,历过春的凋零,夏的冰冷,秋的一无所获,冬的烈火融融,即将跨入人生最跋涉的年华。时有对滚滚红尘的麻木不仁,特蕾莎捧来人文清泉为我洗濯污垢;时有对漫漫长路的畏葸退缩,邓稼先递上科学利剑供我披荆斩棘。

    有他们默默相随,一个人的生活一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