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金鳞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4 07:15:24
  • 《我家的金鱼800字》
  • “石沼凿琼瑶,金鳞数百条。”话说自从读了这两句诗,我就日思夜想要买金鱼来养。终于,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三条可爱的金鱼。

    外貌篇

    这三条金鱼,一条雪白雪白的,像小朋友拿雪堆起来的,身体瘦长,尾巴像剪刀,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白花花;一条纯黑的,像刚从油漆桶里面游出来一样,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黑呦呦;还有一条是红色的,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红彤彤。黑黝黝和红彤彤的样子也特别,它们的眼睛向外凸起,圆鼓鼓的,估计这样长不仅是为了好看,还能看见更多更远的地方吧;身体粗短,肚皮鼓起,尾巴更有趣了,不是像剪刀一样,而是像枫叶一样,在水里面摆动的时候就像一片片枫叶在水里面飘荡。

    吃食篇

    等它们一进家门,我就迫不及待地给它们喂食。我撒了几粒鱼食到水里面,这时,我想它们一定是争先恐后来抢着吃的,可是等了好一会儿,鱼食还是纹丝不动,鱼儿还是逍遥自在地在水里面游来游去。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它们怎么还不来吃鱼食呢?难道它们看不见鱼食吗?”妈妈笑了,"它们确实看不见鱼食呀!“对对对,它们的眼睛只能看见两边的东西,头顶的东西看不见呀!那它们怎么知道食物在上面呢?”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它们吃东西不仅靠眼睛看,还要靠鼻子闻,如果有它喜欢的气味,它就会寻味而去的。”我只好耐心等待,终于,过了很久,黑黝黝晃晃悠悠地游到鱼食边,只见它嘴巴一张一合,以迅雷不及掩之势把鱼食吃了个精光,我赶紧继续撒鱼食,不大一会儿,三条鱼都吃的饱饱的。

    游戏篇

    我找来一些石头,我给它们仨做了个小山洞,应该是山洞太小了,我都没有怎么见它们在里面玩耍,感觉它们从来都没有起过内讧,小白平时就干这几件事:平常喜欢玩“躲猫猫”让小黑和小红来找,它自己躲到它鱼家去待着了,但是不一会儿哦,它们三个就凑到一起好像在讨论事情呢。

    睡觉篇

    妈妈,它们怎么从来不睡觉呢?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它们睡觉的时候,身体一动不动,但是眼睛是睁着的,。我认真观察了几天,果真如此呢,小鱼们还真可爱。

    结束篇

    小鱼到我家做客已经三天有余,我经常给它们喂食和换水,写完作业后,我就去和它们说话,希望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意思黑色的云覆压在城池上,城池好象要被摧毁一样,铠甲的对着太阳好象金色的鱼鳞铺开。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译文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晚霞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一样凝成,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

    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形容战场上战士的鲜血。

    临:抵达。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塞土”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才、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君王。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夜色中,塞上泥土中鲜血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

    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