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我凝望着诗碑,脑子里总闪现出十年动乱中周总理那艰难的身影,不禁勾起一番遐想:“那时周总理是否也会产生50多年前那种探索心情呢?他老人家临终前是否也见到了一点光明呢?假如周总理能活到现在该多好啊……”日本友人中原千惠女士不知何时来到我身旁,她郁赞叹声“周恩来先生真伟大里”唤回了我的梦幻,她接着说下去:“毛泽东主席能干出那样的丰功伟绩,都和他的力量分不开呀广能从日本朋友的口里听到如此评语,也算难能可贵了足这时,一位日本游人正在谈论诗碑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吉村孙三郎的情况,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原来这位]02岁的长者,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之后,为了纪念对中日友好曾经做过杰出贡献的周总理的业绩,才出面和日本的友好志士共同发起的树碑美举。西野先生自言自语地说:“日本人民都很感谢他”.我赶忙补充说:“中国人民更是感谢他”。吉村孙三郎老人这一创举,的确意义深远,从那时起,岚山已被赋予中日友好的新意,这里不仅成为中国来访者的必到之处,也吸引着五大洲的和平友好人士前来瞻仰。由于雨湿路滑,我们虽然未能攀登岚山高峰,但也领略了“到近处突见一山高”的意境。午间,到渡月桥畔的岚山饭店吃中饭,这里环境清幽,服务周到,游人三五成群,陆陆续续进店用餐,略事休憩结帐离去,前后不过半小时,却给人留下舒适惬意的印象.无疑,这些旅游设施都为瞻仰周总理诗碑提供了良好条件,使岚山不愧为加深中日友谊的纽带。
日本古城京都,中日友好的历史渊源久远。日本天皇自8世纪迁都至此(名曰平安京),至1869年再次迁都东京为止,前后莫都1000多年,曾多次自此派出遣唐使团来我国进行文化交流,两国贸易关系一直延续到满清闭关锁国为止.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的经济基础,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当时吸引着各方有识之士前去探索兴邦之策。为中华之崛起而奋飞的青年时代的周恩来同志,也正是这时候到日本留学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雪泥鸿爪堪寻觅,启迪后人奋进情,而为中华人杰树碑纪念的那位日本百岁老人的名字,也将与诗碑一起受到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