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是24个小时,谁也不多一分,谁也不少一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它是个常数。
但时问又是一个变数。
有的人精神空虚,没有奋斗的理想,没有事业的追求,百无聊赖、度日如年;有的人醉生梦死,生活里只有四个字:吃、喝、玩、乐。他们觉得青春短暂,何不及时行乐,于是沉湎于发型衣着、禁锢于一己家庭,对物质享受汲汲而求之。他们给社会留下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他们的人生史册上是一片空白,24小时在他们那里只变成了一个可怜的“零”。
然而,更多的人拥有的却是铮铮作响的24小时,这24小时在那“嘀嗒、嘀嗒”声中,时时都有夺目的光彩在闪耀。
鲁迅先生只活了55岁,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他白天要接待一批一批的客人,总是要到十一二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持续到深夜两三点钟。有时他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下一样,打一个盹,醒来又继续写作。
革命前笨王若飞同志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在一家钢铁厂当徒工,每天劳动很累,但他仍然坚持读书自学4个小时。他给自己制订了一张作休息时间表:
早上5点起床,5点半至6点半读书,6点半后入厂作工,11点半至12点半午餐,12点半至一点半阅读,一点半后入厂作工,5点半至6点晚餐,6点半至9点读书,9点半后睡眠。
通过这张时间表,我们不难看出,这位革命者是怎样勤奋、刻苦地学习的。对于这些勤奋者,时间已经不再是常数,24小时在他们的人生史册上。写下了一行行辉煌灿烂的文字,绘出了他们人生最美丽的画图。我想,这24小时对于他们,简直是个倍数……
同学们,你的24小时=?
【评析】
对干议论文来说,材料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要的。典型、新颖、感人的材料当然有利于论点的论证。本文旨在论证24小时的实际价值人各不同,我们要学习革命前辈,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和工作,让24小时在我们手里也变成倍数。其中引用鲁迅和王若飞同志的事迹,材料就十分典型和感人,这就强化了论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