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或“你们”,以“你或你们如何如何”的口吻进行叙述描写。这个“你”或“你们”也有不同的指代性。多数情况是指代文章或作品中所表现的主要人物或其他对象,如朱自清的《给亡妇》。还有的是指代读者,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相关的文字。
用第二人称叙述,表现出一种作者直接同文章、作品中人物或读者谈话,面对面谈心、呼告、倾诉的意味,能更充华分地表达出一种诚挚、恳切、深厚、亲切的情味和强烈的感情倾向,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而下般在感情较强烈的情况下使用。其局限也在不易于更充分地表现所写对象的心理和充分拓展文章的表现领域。
第三人称即用第三人称代词“他”,以“他如何如何”的口吻进行叙述描写。
运用这一人称进行叙述描写,作者以事件局外人或事件不牵涉到自己的说故事人的身份出现。对于人物、事件、景物、事物,以一种客观的姿态加以描述,所写事件是“他”或“他们”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我”作为叙述人隐藏于幕后。作者个人的态度和感情只能从叙述语调中间接流露。
运用第三人称,笔触可以不受作者或叙述人视野和活动范围的限制,能无限地扩大文章反映生活的时空领域;较其他人称,能更直接、全面、灵活地反映生活,展现丰富广阔的生活画面和充分、自由地表现人物心理;被称为全知全能观点。但使用不当,可能削弱文章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大致上说,一般记叙文,若写自己亲历或目睹以及有自己介入的表现内容,宜用第一人称;听来的故事则当用第三人称,而第二人称则除非对于表现对象要倾吐极强烈的感情,一般宜慎用。
人称在文章中可以转换,或为弥补某种人称表情达意上的不足之处,或为强化某种表情达意的效果。前者如第一、三两种人称的转换,后者如第一或第三人称向第二人称的转换。转换处要有提示或标志,除用第二人称作为导入手段的开头外,文章首尾人称应一致,以保持文章的整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