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院里有个叔叔,大家都不愿跟他打交道。进院子,出院子,邻居就当没有这个人一样。我很奇怪,问爸爸时,爸爸叫我离他远点儿。“为什么?”“那你到车站上看看。”爸见我一脸孤疑,就对我说。
于是,我一连几天都往车站里钻,这一钻,还真钻出了眉目来。
原来这叔叔没有工作,成天在公共汽车上做文章,大人们怎么说来着,衬,说他有三只手。我不知道这三只手是啥意思,伤残?只有三个手指?还真不是这么回事,这第三只手就是伸到别人口袋里的那一只手。明白了这个,我就明白了大人们对他的态度。这一明白,我对他的认识就更深刻了。
我们那里,公共汽车少,乘车的人又特别多,经常挤得一塌糊涂。公交公司为照顾妇女和儿童,专门修了一个铁栏杆通道,还做了一个醒目的标志,写上“母子上车处”的字样。这一区别,许多人望而却步,把这个不该属于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可这个叔叔不肯,他聪明着呢!你想,他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往妇女儿童堆里一挤,有几个能挤过他。可气的是,还有那么几个,也不学好,跟在他的后边瞎起哄。他有三只手,又有那么几个模狗样的追随者,谁敢靠前?所以,只要他往母子上车的通道里一站,其他人都退避三舍—上不了车不要紧,口袋里的钱包要紧呀!
那次,雪刚停,北风正紧,冷极了。他又一次挤进了这个通道里,后边跟着三个狗党,旁边,一个阿姨抱着孩子,硬是不敢靠前。我们一块有四五个小朋友,他们都认识这个叔叔,也知道这个叔叔和我是一个院的,就怂恿我去打报不平。我怕伙伴们笑话,就壮着胆子向前几步喊道:“叔叔,叔叔。”他看到我,问:“啥事?”我指指“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滚!”他恶狠狠地说,“我是文盲!”我傻了似的站在那儿。
这时,公共汽车来了,他迅速窜到车门边,但并未上车,而是往旁一闪,让着别人。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向车门。先前还略有秩序,发展到后来,竟有人爬到别人头上,挤进车门。汽车前门对的是“母子上车处”,情况稍好,但一样是拥挤不堪的,大人喊,孩子哭。“挤不上了,挤不上了。下一趟,下一趟。”售票员大声呼喊着。车门紧贴着乘客关闭起来,就关门的一刹那,我看到那个叔叔最后上的车。
车站上复旧平静,几张破纸被寒风卷起,复又抛下,又卷起。起动的汽车带起一股灰尘,并把它拖向远方。
据说那叔叔借别的乘客挤着上车的时候大动手脚,后又在车上频频使用第三只手,被公安局的便衣逮了个正着。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的时候,爸爸才严肃地对我说:“这个叔叔原来也是不错的,只是先在车站上跟同伴乱挤,挤掉了人家值钱的东西,他发现有利可图,就挤得更凶了,最后发展到上车行窃。人要守规矩,要从小事做起,坏习惯一旦养成了,就不得了。”爸爸的话让我想起语文课上老师讲过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