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我由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保送升人师大附中。当时我只有十二岁,我的班主任正是后来做了副校长、成绩卓著的特级教师秘际韩老师。
当时他从河北师大毕业也只有三年,是解放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高高的个子,戴副眼镜,风华正茂,是个篮球健将。对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我们或多或少地有点怕他。
我记得当时正号召中学生贯彻“劳动卫国制”体育锻炼标准,锻炼身体,保卫祖国。体育器材简陋,我们每天下午就去操场上练习爬杆。秘老师比我们更认真,他天天下午站在操场上,亲自督战。恐高的、偷徽的都无法逃避这种锻炼。他说:“你们爬的不是铁杆,正是美帝国主义巡洋舰上的桅杆!”听到这样的鼓动,我们个个窜得跟猴子一样快。
秘老师外表严厉,其实内秀。他的板书是一流的,粉笔字工整均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不少在45分钟内被优美排列于黑板上。迟到的、缺课的,都能从黑板上找到讲课内容。上他的课时,看他的板书是一大享受。
有一年的新年联欢会上,秘老师这位严厉的班主任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另一面。
那个时代物资不丰富.人们的需求也低。秘老师要求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为大家准备一份礼物,大都是同学们自己的手工作品或一些零食。然后将每一份礼物编上号,由同学们挨着来抽号码,再打开礼物。秘老师的礼物是一个鼓鼓的大纸包,编号0,不知里面装了什么好东西。轮到一位身材痰小的同学抽到了零号大纸包,他当众打开纸包,令我们难以置信的是,那里面一样一样地全是些最精美的食品—果丹皮、蜜钱、糖果、小点心。当时全班同学在食欲狂热的爆发中一哄而上,抢光了这一大包美味的食品,也抢光了秘老师当年小半个月的工资,我们欢叫臂各自品尝,秘老师却坐在教室的一角慈爱地笑着。
后来我染病休学,脱离了这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秘老师这个班主任也就变成了我难忘的记忆。
岁月茬落,我们这一代经历了上山下乡等不寻常的青春岁月后,纷纷争分夺秒地跋涉在各自的岗位上。老师的教诲早已化作内心的动力,同时我们也关注着老师的步履。
听说秘老师自1979年任附中副校长后,主管总务后勤,为学校的基本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到1985年底,学校已改造修建教师宿舍楼66个单元,四千多平方米,改善了一百多户教工的居住条件;新建教学楼、实验电教楼五千多平方米;将我们在校上课时的一片旧平房推倒建成了一座有六千多平方米、二百米跑道的大操场;在1956年以前还建成了三百平方米的阶梯教室和一座礼堂食堂双用双层楼建筑。
如今,我们重返校园已是旧貌换新颜。附中已成为一座设施完备的现代化的学校。在这些骄人的成果中,哪一项没有凝结着秘老师的心血!
后来又听说秘老师副校长的工作转移到抓教学的方面。他制定了三年的“教学整改方案”,大胆地将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共设了二十多门选修课,增加了音乐、美术课。还创建了培养生产生活技能的“劳动技术课”—自行车维修、电工、缝纫、编织、中英文打字等。制定了学生的《一日生活准则》;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五月艺术节”和“十丹科技月”。
当年我们这些“青春万岁”时代的中学生在秘老师的直接关爱教育中成长起来,尔后的一届又一届的学妹学弟们不断在特级教师秘老师的教学思想哺育下茁壮地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我们的秘老师将自己对祖国对党的一片赤诚爱心化做春雨浇灌着生长幼苗的沃土。
进人90年代听说他退休了,我们以为他会就此休息了。没想他仍反聘回校担任了对外交流的工作,同日本的,TVC胜利株式会社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将日文的初高中教科书的高密度电视唱盘译成汉语的教学参考资料,先后三次东渡扶桑开展教学与教材的交流合作事宜。
今天的秘老师巳箱染两鬓,在他交付的成绩单中,真是一路脚印,一串珠矶,他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师。然而,他最打动我的是他的人情味。
附中的特级教师尚兴久老师是教化学的,由于身体有疾,一生未婚。在他暗淡的人生晚年秘老师不断向他送去温暖,他关心他的住房、饮食和精神生活。他经常端着自家制做的、尚老师喜欢吃的面食去看望尚老师。当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像对待亲人那样热情地伸出手来,这就是特级教师的风采。
标签:第一小学9月北京风采实验教师1956年特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