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外出,大多乘公交车。但是上海的公交线路太多,导致公交车忙闲不一—有的很是“冷清”,有的超载“几十人”。
“大桥五线”,乘过者知,拥挤程度不亚于插队落户时逃难似的卡车。有一次夜间乘车;遥望大桥五线顺顺而至,等候多时的我欣喜若狂,飞奔相迎。只见车胭内,黑黑夜,黑黑头,甚至有人被挤于玻璃上五官变形。“世”,车门开启,准确地说是被册开,一股浓郁的汗俊气“沁人心脾”,原有的丝丝睡愈打消无踪,呜呼!好是“清新”哟!
看前门实在无法上客,便走向后门。精彩一幕映人眼帘;一老大爷到站欲下,哪知车门不给面子,“世”了多下仍无反应,再多时后,终于裂一小缝,老大爷使出一股牛劲儿,对门施加压力,“咔咔,嘱!”展耳欲聋之后,门开了,老大爷舒展了一下,迈步而下,老伴跟上道;“搞啥子吗?你还是当年那个壮小伙子哟!”
有了老大爷的榜样作用,我也很快地使五线接纳了我。融人五线之后更深刻体会到我已成为车形方肉中的一部分,并被几位肥硕的叔叔们挤得呈60度角斜立于座位边,旁人见了,误以为功力深厚,佩服得,very much,“山外青山楼外楼”,有位“世外高人”竟被挤离地面,更有甚者,为了五角钱,一头扎人人海,可从此不再浮出“海面”。这样折腾一番,力童、精神备受创伤。若长此以往,定会落下神经衰弱的种子。
过了桥,到浦东,第一站歇浦路,车内人立马走掉大半。我不禁顿生疑问,过杨浦大桥连接浦东浦西的线路就这么少吗?上海的公交线路不是很多吗?为何分布如此不均匀呢?
小时候,我常把挤车看作是上海的象征。年岁一长,便越来越生厌恶之心。这说明上海公交线路分布不均已经不是一两年的问题了,据说爸妈的童年也是如此。
如果这一现象长久不变的话,我就要在此呼吁各位;“为了能让自己在车厢内生存,为了使自己能适应这现实生活,Make you stronger吧!”
标签:但是上海外出问题公交车大多上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