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谈骨气》不失为一篇典型的可资仿效的议论文。
开篇即亮出观点:中国人有骨气。然后十分机巧地借孟子的话软着陆,使较为抽象的所谓“有骨气”一下子变得毛茸茸富有质感,为接下来的论证蓄势张本作辅垫,十分有利于紧接着的正面论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按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依次列举文天样、饿者、闻一多三个事例,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证中国人有骨气,脉络清晰,不慌不忙,而效率又十分地高。最后水到渠成,小结全文,进一步提出无产阶级有骨气的具体表现。
阅读时不妨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在文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课文开门见山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后,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对“骨气”的含义作阐释,使较为抽象的所谓“有骨气”立马变得具体可感,为紧接着的从三个方面论证中国人有骨气作铺垫。
2。有人说,文中那三个论据不但很有代表性,很难用其他事例置换,且次序也不能随意调换,对此,你完全同意吗?为什么?
文中所用的三个事例显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那三个人物从时代来看,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从身份来看,有古代的士大夫、平民百姓,也有现代的知识分子。三个事例的先后顺序也是精心安排的,依次与孟子的话相照应,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写作设计
人们普遍认为,课文《谈骨气》写作上最主要的特点,是精心选择论据,合理安排论据,有人甚至说,那三个事例不但很有代表性,很难用其他事例置换,而且次序也不能随意调换。真是这样吗?请根据课文论据的选择和安排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写议论文,要求观点必须正确而鲜明,材料必须确切而充分,观点和材料必须保持一致。阅读课文时,首先要想一想作者要告诉人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读完文章后再想一想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说法,如果同意,说出原因,即要联系作者选用的材料,分析它们是否确切而充分,是否与观点保持一致。
对那三个事例,可以作如下思考:删掉一个。仅保留两个事例如何?有必要举第四、第五个事例吗?三个事例中涉及的三个主要人物,从时代来看有什么不一样吗?从身份来看又有什么不同?若都是古代的或都是当官的,好吗?为什么?三个事例与前面孟子的话究竟是什么关系?
本文虽然是评论,但写法尽可以灵活,不必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