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这个词谁都不会陌生。爸爸是一家之主,事事由他决定。
在我的心里,爸爸是一位很厉害但又会让你高兴的人。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事让我终生难忘。这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天早上,由于我起来后没有读英语就想去学校,爸爸叫住我,非叫我读英语不可。我听话地拿出了英语书开始读了,谁知爸爸大声地喊了句:“大点声。”这一喊把我给吓着了,我的声音更小了。他把我叫到床边说:“大点声,要不然你就别去上课。”我一边哭一边读,他又生气了,说:“哭、哭,再哭我就打你。”可是我就没有出息,还在哭。爸爸这下真地急了,他大喊一声说:“你再不大点声我就要气死了。”说着举起右手冲着前面的柜子就是一拳,柜子被打破了,只见拳头上流出了血。于是,我就一边读一边哭,我知道自己再不大点声爸爸的手上就要出更多的血了。于是,我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爸爸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高兴的表情。我读好了,爸爸说:“来,打我吧,我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可是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爸爸把我抱在怀里说:“我以后再也不喊你了。”说完,爸爸又像以往那样安慰我一番让我开心。
在发生这件事的时候,我在心里说爸爸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什么是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打”是亲,骂是“爱”的深刻含义。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后,我想你们一定会觉得我爸爸是一位厉害的人。但你们只说出了一点,并不是完全正确。
起初我的感觉同你们是一样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并不了解他是怎样爱自己的女儿。但在今天我真正理解了他。他是宁愿让自己痛苦、伤心的人,他从不像别人的家长那样去打自己的孩子,他只是在你做了错事时大声喊一下,而且他每次气消后又会对你说说好话,把你逗笑。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我因为不好好吃青菜生病,爸爸又一次责备了我。他总是爱讲一些大道理,可我总把他的话当做耳边风。一天晚上爸爸给我们炒了个菠菜。因为我不好好吃而挨了批评。爸爸说:“你要把吃青菜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就像我一样。哎呀,不吃算了反正生了病是你自己的事。”但后来又说:“你把这些菜吃完了我就给你两块钱。”于是我便开始大口地吃菜了。但你不要误会,我不是冲着两块钱来的,而是怕爸爸生气。
但后来想想我既不是冲两块钱,也不是怕他生气,而是知道了爸爸是多么地关心我,爱我。
点评:
这篇《亲情故事》,是我女儿在老师组织下,为参加作文竞赛而写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写的是“我”和“姥爷”和“爸爸”等之间的故李,写得非常散,老师让她重新写。这已是第三稿了,费了很大劲才写成,交给老师后又被退了回来,说不是亲情故事,是关于教育的。老师还说:“让你妈妈给你改改”。我看了后发现这篇文章已有了灵魂,只是外形不够漂亮,就像有了米而没有容器一样。容器的问题比米的问题容易解决得多。于是,我答应帮她修改。
在修改这篇文章时,我发现了中学生写作文的一个通病。一是,率说不透,抒情不充分。他们总是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把问题分层次说得透透彻彻的,给人一种琳漓尽致的感觉。他们的文章总是点到为止,还没讲清楚就转移话题。比如第一自然段,关于“爸爸”一词,就没解释全面。但这样开头很好,已具备了修改的条件。
二是,结构处理不好。文章按怎样的顺序写,比例怎么分配,哪些多写点,哪些少写点,怎么转折怎么过渡,怎么使文章内容充实,有整体感等等,这些总是处理不好。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提高一大步,上一个台阶。
对这篇文章的修改墓本上就是把她写到而没写透的说出来,把结构调整一下,注意一下过渡和照应。其他改动不大。
改后文章很不错,几次令我落泪。但这篇文章仍是我女儿写的,因为这里面的思想感受是她的,对生活的认识过程是她独有的,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任谁也不能通过修改而救活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