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共有的并非一个身躯,但却共有一个生长过程,它引导我们经历生命的一切阶段为痛楚,不论是这种或那种形式。” ――卡夫卡
毕淑敏曾经说过:“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满对人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满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给精神一间小屋”,一个恰切的比喻!它为疲惫的心灵提供遭风避雨的亭阁,它伴随着人类成长的每一步,记载从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的坎坷与艰辛,痛楚与忧伤。一旦失去精神家园,人,只是行尸走肉般的生存而不是生活,像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漂泊而踯厨街头!
正因如此,文明史上有许多的集大成者为寻找可以停靠自己思想的“家园”而疲于奔波。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意识到:犹太人所急需的拯救并不是外在命运的拯救,而是内少道德的改善。他向犹大人大声疾呼:“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无疑,耶稣的用“爱”来取代律法, 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寻找精神的皈依,但他的改革宗教的行动却触犯了犹太教上层人士的利益,被犹大教会以“假先知”、“假基督”的罪名,钉死在十字架上。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说话的是谁?虽然他其貌不扬,出身铁匠家庭,其思想却是熠熠生辉, 他就是西方哲学的开山鼻祖——苏格拉底。
他引导人类认识自己,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会怀疑,学会批判,而正是这些问题把他引向了死路,雅典统治者怎么会允许他引导民众有自己的思想呢?
于是,他被戴上了精神的枷锁,遭受世人的白眼。尽管几千年已经逝去,我们无法想像出先哲看着街两旁愚蠢自负的眼神时,心中是多么的痛苦!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东方,同样是一位主张“仁政”的圣人——孔子命运多舛,为了让百姓过安稳日子,让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实现政通人和,不辞辛苦带领弟子到各诸侯国游说,但是,圣人却是碰得一鼻子灰,被巧妙地形容为如“奄奄如丧家之犬”,何其狼狈!
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爱极了另一位可爱的“圣人”庄子,一生都在为寻找’精神家园孜孜不倦。这个世界贫乏、混乱,禾诗意、无色彩,当其妻死时,他惊世骇俗地击缶而歌,庆贺她回到永远的“故乡”。但此时的他更加无聊和落拓,“而已反其真, 而我犹为人猗”,即使是“逍遥游”,长歌当哭,也找不到永恒消失的故乡,只能对着落日唱着永恒的恋歌,这是怎样忧伤绝伦的调子啊!梦中的“乌托邦”越走越远,圣人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里活着”。
为了找到精神的家园,人类要为之付出血与火的代价,这当中的每一步都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但也正是有了为精神家园而不断探索的先人和行动,人类的精神才不再孤独和彷徨。
标签:关于作文我们一个大家有的家园并非身躯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