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舞台上演过一出很卖座的话剧,名叫《寻找男子汉》。这个剧名本身就提出了一个社会间题:男子汉太少了,所以要去寻找。照我们看,这个社会问题已经扩散到“儿童时代”。
幼儿园园里,孩子们的身边几乎都是女教师,我们都唱过“阿姨像妈妈”,我们忘不了女教师们的功劳。可是,为什么不能有“叔叔像爸爸”呢?在“女性教育”的环境下,男孩子们的气质从小就难以光大。
一到小学,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女同学能歌善舞,能言善辩,少先队大队干部、中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一些调皮男孩当了小队长,真不容易。女同学管男间学,成了普遍现象。
中学的情况似乎好一些。然而,前几天报纸上一则醒目的消息映人眼帘:“重点中学女生人数多于男生”。看来中学情况也不妙了。连我们所在的一家红领巾报社,主编团七个成员中也只有一个男子汉,就是我俩中的一个。
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使人费解,读了一点书,算弄清了其中的一点奥秘。原来,在身体、生理发育上,大概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女同学就要比男孩子成长快,怪不得小学毕业时不少女同学都比男同学长得高大,更像大人,更成熟一些。这样就不能怪老师“重女轻男”了。既然女孩比男孩更像大人,更老成,就让她们当干部吧;既然女孩语言表达能力强,就让她们主持会议、发言、报幕吧。可是,长得慢的、又太调皮的男同学被老师有意无意地冷落了。不是老师不重视,是男同学们自己不争气,这叫“恨铁不成钢”!
但是我们要说,老师们还是有点不公平的。他们在过分重视女孩们的优点时,放过了她们的胆小、不坚强等等缺点。对于男孩子呢,他们又过分要求他们不要顽皮,不要淘气。没有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未来的阳刚之气,英武之姿。也许,这些都是造成青年人、成年人中男子汉越来越少的原因。怎么办呢?我们想不出好办法,只能提一些“假如”。
假如幼儿园和小学里增加一些英俊威武的叔叔;假如小学老师把更多的男孩推上“领袖”队伍;假如从小学到中学的各种考试减少一些“背功”题,增加一些“创造”题;假如社会各方面多注意发扬男女之间各自的特点;假如……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世界上如果都是女人,那就太可悲了;世界上如果都是男人,那就太可怕了。”话也许不怎么确切,但至少也说出了一个道理:没有男子汉,世界就不完美。
与其以后一代一代地叹息男子汉太少,还不如从小就“寻找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