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受?简言之,就是作者的心灵被客观外物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的个性心理活动。感觉是作者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作者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以及整体形象的认识和反映。二者可合称为感知。而感受,则是对感知的探化,是融人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一种心理活动。
关于这一点,作家艺术家们认识得很清楚。作家王蒙对“感受”是这样解释的,他说:一个指的是感觉,对生活有非常敏锐的非常丰富的感觉;一个指的是感情,对生活有火热的感情。感觉,包括人的身体和五官从客观世界得到的信息和反应。感情则是把这些反应统一起来的情绪。美学家王朝闻对于感觉(受)和体验的区别谈得更清晰:如果说感觉、直觉、印象、记忆这些心理现象主要是指主体在接受客观对象给予他的刺激的影响,那么。体验和联想、想象、揣测、判断等心理现象一样,则主要指在丰动毕竿攀客观对象的刺激和影响。王蒙强调了感受中感情的重要性,王朝闻先生强调了体验比感受明显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如前所述,感受与观察常常同步进行,这是因为我们在观察时不仅仅局限于以视觉知觉接受信息,而且还包括着其它感觉器官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有人戏称观察为“官察”,实际上就指出了观察中呈现的感觉知觉。是的,人有感官——目、耳、鼻、舌、身,物有表象——形、色、声、味、质。表象作用于感官,感官摄取表象,于是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积极启动各种感官,摄制、储存各种有特征感、有表现力的表象,这是真正的观察,也是一种感受体验。
应该说,感觉、感受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但那种直接受制于生存、需求、实用利益的瞬间感觉和感受,是无法超越表象去领略更丰富的内涵,是很局限浅显的。只有将一般化的生活感觉、感受艺术化——对于已有的经验世界的象征和超越,甚至夸张变形,达到一种非功利性的审美感受,才称得上是艺术的感觉、感受,才有可能进人艺术创造。作家张抗抗认为,那种比生活的原来形态更生动、形象、凝炼,甚至变形的感觉,才是艺术的感觉。她举例道:春天的湖面上有一只小舟,载着一对情侣在荡漾,普通的感觉就是觉得那情景很美:眼中的柳枝是翠绿的,舟中的伞是红的,湖水是清澈的……但以艺术感觉的“目光”来看,也许小舟像一只熨斗,轻轻地熨贴湖面,却老也熨不平这一湖春水,原来湖水也为年轻人的幸福而激动不安。这里艺术感觉已对物界具象作了超越,比实际感觉更高、更集中、更强烈、更美好、更有象征意味。
将日常的普遍的感觉、感受上升为艺术的感觉、感受,不仅仅是“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拐语),而且要将那些感觉、感受凝聚成审美的画面,或者融人自己的真挚情感和独特思考,才能深人进行艺术的创作。比如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雨,作为一个感官健全的人都会有所感觉的:下雨了,冰凉的雨点打在脸上,我们会有触觉;雨点打在瓦上沙沙作响,我们会有听觉;雨下成一条条白线能看见,这是视觉;下雨后我们能闻到潮湿的气息,这是嗅觉。但一般人就此感觉而已,但作为一个艺术创造的有心人,他就能准确细腻地把它抓住,描写出来,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中写到的——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漆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炎夹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蛆川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竞是惊势T啊。也许那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登交的记忆皆金告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作者通过听、看、嗅、味,动用全身的感官来全方位的体验这雨,写出了这么真实细腻的感觉,让我们读之获得了一种审美的愉悦,这就是抓住“感觉”写出妙文。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融人了自己的情感来写雨——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妻清,凄绝,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速了。任你多少豪情侠义,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走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兔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感觉中有感情的“参与”,这雨就浸染了情感的色彩,它就给人一种情感的冲击力——这就是艺术感受的力量。
又如,新婚蜜月的感觉感受,一般人都有,但如何从艺术的层面去反映它,让它真实而高雅,新鲜而又脱俗,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而什梦却大胆地走进了这个题材的处女地,在《晕海的“蜜月之轮”》中写出了这种全新的感受——
蜜月像一艘海轮,它为我们准备了一间狭小的船舱。
外面的世界一切离我都那么遥远那么忧惚那么不真实。
在暖海的一片眩目的阳光下飘浮,杆蓝色的芜荡给人一种晕眩。
我已经逃脱那琐碎的生活,我赤裸裸的躯壳浸泡在温热热的海水之中,肉体和灵魂的自由舒展使我享受到一种生命快乐的极致。
我不愿意从这种晕眩中走出来。
我感觉到我的灵魂与肉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浑身上下都贴满了新娘的标签,不管我如何将自己重新包裹,人人都会看出我这个新嫁娘来。
我的眼睛像含羞革,极端地敏感起来。生活中的一切合情合理的事都会叫我英名其妙地难
我像一只撒手放飞的氮气球,汉浮起来,我像躺在一只被海水推涌的浮标里,我又像赌入一架巨大的离心机,高速旋转使我与粕以生存的冠觅堂室的大地隔膜起来。
…
新婚女子的幸福感受,叶梦用“晕眩”感来概括,多么准确、新鲜而又独特,她通过“海轮”、“海水”、“浮标”的具象物描绘了这真实而美丽的画面,使自己内在的感受化为了外在的实体,让人读之可知可感,生动具体。
由此可见,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一个有艺术感受力的人,总是普于从大千世界的平凡和不平凡事物中,捕捉到新颖鲜活的题材,感受到独特深刻的东西.从而进人创造的佳境。
标签:就是什么活的感受把握现实简言之艺术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