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氏献璧故事谈起 自古以来,怀才不遇造就了中国多少知识分子的亘古绝唱。如“世涸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的屈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但你是否想过,识其才难,尽其才难上加难。 卞和千百年来一直是百折不挠、慧眼识玉的典范,可是有这么一种说法:“楚王不识璞固然可悲,琢璞者不得玉亦可悲,而能识但不能琢璞成玉的和氏更可悲。”
思量许久,我倒颇赞同这种似“大不匙”的观点。可不是吗?和氏不能琢璞成玉倒一也罢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嘛,但倘和氏乐意请玉人琢其璞而得宝后再进献楚王,那么再昏庸的楚王也不致被沙迷了眼,再愚不可及的工匠也不致指责“石也”了吧?那么也就不会出现“宝玉而题之以石,血士而名之以证”的悲剧性结局,可怜的和氏也不致落到被去双足,“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的地步,而能使宝玉早早大放异彩了。 悲哉,和氏虽识璞却不能早尽其“物华天宝”的光彩,也酿成了自己“志虽坚身却残”的苦酒。而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如果识才却不能正确地加以雕琢、培养,那么不仅会使有才者如和氏璧一度蒙尘,更会造成间接的毁才。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断言:“人能尽共才则百事兴。”在这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才,他能哭能笑善唱会跳,你让他当演员还是天才的撒谎家?
他灵敏如小泥鳅,你让他演杂技还是学偷技?他从小爱解剖小虫小鸟,你让他当生物学家还是刽子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尽其才必先识其才,而识才者未必都能真正尽其才。诸葛亮向来以善于用才著称于世,但他用马傻做参谋,马傻进了攻心为上的善策,用其为帅则遭到了失街亭的惨败。如若慧眼的伯乐期望日行千里之马能腾云驾雾,一鞭下去,马儿腾空而起,但接着……有许是一撅不起,瘫倒在地,也许是头破血流,一命呜呼·一 有则报道:一文才极好者被识才的某公提拔为秘书,大育欲将其培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莫泊桑之意。不料此人上任后,终日忙于代写报告总结之类为人作嫁衣裳的琐事,而无法进行真正有价值的创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才殆尽,泯于众入矣。这真是所谓“电线杆上插鸡毛—大材小用”,实在是一种浪费。其实,尽其才者,当量才而用,尽其所长,置之高位并非尽其才的唯一之道。悲哉,此位识才者同那只知献璞不知琢璞,又不愿请人琢璞的“愿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和氏颇有相通之处,他们对于“和氏璧”的蒙尘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楚王与和氏的恩怨早如黄鹤一去不复返,我们无权改变历史,但有权创造现实,开拓未来。如果有更多既识才又能尽其才的新一代和氏,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更有希望的未来,更加蛇紫嫣红的世界,和氏的悲剧也就不会重演。
标签:中国多少故事自古以来造就谈起氏献怀才不遇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