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叙是一种常见的叙述方法。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在顺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原叙述而插入另一段叙述,交代一些必要的情况,插入的这段话叙述结束后,再接着原来的叙述写下去。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要不要插叙,在什么时候插叙,要根据文章的需要来确定。 严平同学的《雨中》就根据主题的需要用到了插叙。这篇文章写的是季红同学雨中打伞送“我”回家的事,要表现的是李红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在叙述这件事时,作者并不是就雨中打伞送“我”一个劲儿地往下写,中间还插入了 “半月前的一件事”,这就是插叙.这段插叙使李红和“我”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么一比,就使李红同学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质更加突出,这正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如果去掉这段插叙,文章的中心就没有这样鲜明突出了. 、插叙的作用来说,、是一个用二叙衬托主要情节的瑙例子.除此而外,还有两种情况可以用到插叙. 一种是对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背景,需要作补充叙述的时候.比如《果米》要写旧毡帽朋友希望的破灭,在写甄米价暴跌之后,接着插入一段气候正常和满怀希望的背景交代,然后再写希望破灭的激愤.这样使两相对比,更加突出了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 还有一种是需要对人物的身份、经历、性格或某事物的来历进行介绍时.如《草地夜行》中回忆起卖帽人的一段经历:“一点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 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
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一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这段插叙,交代了“卖帽人”的经厉和身份,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 插叙的内容由谁来说,是比较自由的.可以由人物自己米叙述,也可以由旁人来叙述,甚至还可以由作者出面来叙述.《雨中》是由“我”出面叙述的. 运用插叙,要做到自然,前后接茬要合理.《雨中》的接茬是由“眼前这感人的情景”,自然地引出“我”的回忆:回忆结束后,用李红的话又接上主线.这样就很平滑,顺当,给人的不是突如其来的感觉。 还要提到一下,插叙只不过是顺叙大树上的小枝叶,只能当作片断来使用,否则会使线索素乱,主题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