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一篇作文重复使用多次。比如三年级时候写的作文,到了四年级,遇到类似的题目就重复写上一遍。一篇文章重复写上三四遍,一连用上两三年。这还不算,升初中以后,老师让写作文,有的同学还翻小学作文的老底来抄呢!这样写,当时省了点劲,但对于训练作文能力,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毫无意义。 有的同学则不这样。他们十分重视每一次作文,尽力选择没写过的内容来写。老老实实地练习,提高自己实际作文的能力。有些内容不错,他们也不止一次地用,不止一回地写。但从不偷懒,不搬现成的,不来回重复地写。他们每写一次都注意在原来的基础上,积极改进提高。观察逐步细致,认识逐渐加深,内容逐步充实,语言逐渐丰富。反反复复,精心写作,每写一次都有进步。不但文章越写越美,作文的本领也越练越强。
王靖同学的作文《我爱故乡的芍药花》,就是反复四次写成功的。请尚学们看: 我的故乡毫州,是驰名中外的芍药之乡。春天,细雨如丝,滋润了肥美的故乡土地。故乡的药农便把一块块芍药根种植到村前屋后,地头田间,树林和小溪旁…… 过了半个月,芍药的芽儿破土而出,嫩嫩的、尖尖的、红红的。家乡的大地像铺上了一块块黄底红花的大地毯。 芍药像故乡的小姑娘,从小就吃苦耐劳。她们不计较土地的肥沃与贫疮,不计较雨水的多少,不论把她种植在哪里,她们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发芽、长叶、抽条…… 四月份,一株株芍药都长了一尺多高,干粗叶茂,一颗颗露珠儿大小的蓓蕾绽在枝头上。和煦的春风吹过,蓓蕾一颗颗都长大了,露出了笑脸,粉红色的花瓣儿裂开了。家乡的黄土地很快被一块块绿底红花的大地毯覆盖了。
一群群农家小姑娘穿红带绿,来到芍药地里拔草。各色的蝴蝶也纷纷飞来玩耍。远远望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蝶,哪是小姑娘。 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小姑娘回家了,每人背上一大筐嫩嫩的青草,顺手采回一束束含苞欲放的芍药花,插在花瓶里。 芍药花开了,浓馥的清香溢满了窗明几净的卧室,溢满了欢乐的农家小院,溢满了故乡的大地。 芍药花开了,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提着小花篮儿,飞进飞出,忙着采花蜜。那嗡嗡的叫声,合成了一支劳动的交响乐。 芍药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儿映红了小姑娘的脸,映红了火热的农家生活。一群小姑娘在田间小憩,憧憬着丰收的美景。 金色的秋天到了,新翻的泥土地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长了三年或四年的白芍药可以收获了。一根根又粗又壮像胡萝卜一样大的根被一辆辆大车运回家去,于是家家户户都架起了一口大锅,把芍药根煮熟了,再刮去皮,然后晒干、切片。
世界各地的药商云集毫州,运走了数以吨计的优质白芍。 我爱故乡的芍药花,是她点缀了家乡的美。是她,带来了家乡的富。是她,以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独特功效,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文章多么生动啊。小作者写了芍药的美丽可爱,抒发了爱芍药、爱家乡的感情。一篇文章多次反复去写,一次一次怎么改进提高呢?看看王靖写的《四写芍药花》,同学们一定能受到启发。 “我爱家乡的芍药花”一文,历时四年,重写了四次,真可以说“小题大作”了。 上一年级的时候,哥哥写了篇《我爱家乡的泡桐树》,爸爸称赞写得好。我不服气,就写了《我爱家乡的芍药花》。通篇不过一百个字,主要写了芍药的外形习性,药用价值等。这些都是听姥姥讲的。写好后爸爸看了说:“芍药姑娘有了五体百骸,可惜太瘦弱了,简直是个腊人干。” 第二年,在白芍种植、发芽、开花、收获的季节,爸爸四次带我下乡去实地观察。这年秋季,我重写了这篇文章,详细写了白芍如何种植,发芽时如何惹人爱,开花时如何漂亮,收获时如何喜人。
爸爸看了说:“芍药姑娘长胖了,可惜没有健壮的肌肉,细腻的皮肤,漂亮的衣裳。” 第三年,爸爸又四次带我下乡。反复叫我观察了白芍的种植,发芽时的形态,花开时的情景,收获时的活动,还看了药农们家中的电器设备,看了白芍销售市场、百货商场等。分别写了六个片断。爸爸看了说:“芍药姑娘吃得太胖了,应该加强锻炼。” 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又读了朱自清的《春》。我拿出第三次写的文章进行了压缩、裁并,把芍药花开当成一个重点写。由此渲染芍药花点缀了家乡的美。把泡制芍药时,人们的谈话,改写在芍花盛开时、劳动小憩时。由此说明白芍带来的家乡的富,实际上是劳动带来了家乡的富。通过篇末的一句话,突出了芍药的贵重。这次爸爸看了说:“你写得好不好,请广大小朋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