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战火弥漫。法西斯士兵的叫嚣,各国政府的铁面无情,人民的悲惨哀嚎,充斥着原本就伤痕累累的世界。世界以其不惮的姿态坚持到结束,等到阳光灿烂时,再次给予人类丰厚的赏赐。
在物质贫瘠的时代,对于富人,日子是宁静美好的。对于穷人,日子是难熬恐惧的,尤其是非洲等物质生产资料本就严重稀缺的国家。他们苦苦地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用自己的血汗为富人创造着可享受的物质财富,可怜自己总被生活冷落,连爱的表达都总是匮乏。许多人因同情和宗教这两种复杂的情感捐出自己的收入,而非洲人至今还有许多人依靠乞讨过活。
同样战后,许多国家致力于发展经济。如日本,凭借独特的政治优势很快使国家恢复了元气,美国的投资与技术上的支持的功劳可算是太大了。在理智的角度,日本和美国无疑都是明智的。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了科技能为社会创造巨大生产力这一本质定律,注重于发展科技。很快,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在科技领域形成了一家之言,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日本用其科技大国的地位证明了科学的力量。
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下,我们不禁要反思,对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而言,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好最快的方法。是注重人文,让情感之花盛开遍野,还是用长远的眼光理智地选择一条发展之路。我们希望这两者能够紧密结合,但是在一定阶段和一定地域,所有的条件都是有限的,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做出取舍。
诚然,我们应该怀有一颗博爱的同情之心,悲天悯人。因为“性本善”不只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本能。时刻保持一颗本真的心对于何时来说都是必要的,良知也是无论何地都要泯然不灭的。唯有这样一个善良的灵魂,才能使我们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不迷失,不茫然;也唯有这样一个灵魂,才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民生凋敝,衰落破败中顽强地挺起复兴。
有人曾经说过“活在当下”,有人批评其为“享乐主义”,有人对其得过且过的态度大加鞭挞。在我看来,这亦是一种现实的人生态度。因为饥饿,贫困,疾病,满足其一时之需可解燃眉之急,晚一分钟甚至一秒钟就可导致死亡或灭亡的悲剧。
但满足一时之需终不能解决长久的问题,真正的善良是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捐助财物不是长久的方法,甚至时间久了会让人们形成不劳而获的惰性。罗素如是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这位很是注重人文主义的大哲学家如此称赞科学的态度令我们瞠目,同时也说明了科学对于时代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科学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时要远远高于在同等投资条件下的行善,科学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也是其他任何情感或精神力量所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日本才得以崛起,借助的正是科学的力量。
也许,你会因为非洲儿童皮包骨的身躯而同情落泪,但请用理智的眼光关注未来,而不只是关注现有的贫困和不堪。斯坦普说:“整个社会由于科学迅速发展得到的好处待以弥补其所造成的损害。”只有科技发展,我们才有足够的资本和技术挽救人类现有的苦难。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不是把目光局限于拯救贫穷和挽救灾难损失小小的一部分上,而是应该放眼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挖掘科学的秘密,从本质上提高社会财富,这才能让人类过上长久富足的日子。
情感的发泄,是行善举;理智的抉择,是学科学。而“科学的唯一目的,在于减轻人类生存的艰辛。”(布莱希特语)理智的头脑助我们获得成功,切勿让情感的热血冲昏了头脑。为了未来的大局,我们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在抉择的道路中,免不了存在否定和质疑,甚至讽刺与挖苦,但我们还是要勇敢地走出对的一步。最好的方法将同情心作为催化剂埋头于科学研究,这样定会事半功倍。尽管道路艰难,荆棘重重,但它是为了科学,为了减轻人类生存艰辛的必经之路。科学成果最终会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对于这个抉择是无悔的。
看到乞讨的非洲儿童,看到飞速发展的日本,难道这不是让我们关注未来,树立长远目光,理智选择的最好标杆吗?
标签:弥漫士兵情感曾几何时叫嚣法西斯理智战火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