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瘾已经形成很久了,一次次的巧合促成的能力瘾,让我记忆深刻,探索之心还未减。
那是在慈禧定东陵,硕大的慈禧隆恩殿内,一座具有浓郁西洋风情的龙椅迎入眼帘。为西洋靠椅,虽优美舒适,椅背画有西洋彩画,木料名贵,与同为金丝楠木所建的隆恩殿,散发幽幽的楠木的异香,引人入圣,帮助人复原这昔日的金龙盘舞,流光四溅的金龙大殿。却失了九龙宝座的威严,这不像是权力至上的老佛爷牌位所放之处,可能这就是中西合并,相得益彰吧!
这想法错了,当我被太和殿那金漆闪闪的九龙宝座和金龙和玺彩画所震撼时,一张老照片触动了我的神经,照片上:牌匾没有了,那西洋龙椅堂而皇之被放在太和殿的巨大朱漆方台上。让我迫切知道这是为什么,在《大故宫》中得到信息:西洋龙椅为袁世凯所放,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仓库找到原龙椅,替换西洋椅。在东陵管理处论坛上得知是故宫调拨,放于大殿。现在已经从隆恩殿撤下,这一刻我有瘾了。
探索瘾还让我知道了小数人知道的大秘密,人教版初二上语文书上插图页有一幅圆明园焚毁前图片,当我游览完颐和园,打开纪录片颐和园,尽一步了解颐和园,当我看到绝艺筑颐和这一集,出现了书本上一模一样的图片时,编注为颐和园昙花阁,并做了3D遥感确认,并且图片中的山形水势与颐和园相仿,地基为昙花状。我翻阅《圆明园园林艺术》此书,皇家园林地基稳固,焚毁仍存坚固插在泥土中,探测绘制本书,并未发现昙花状地基。在慈禧重修颐和园时,雷家负责绘制重建,曾缩减一层,但财力有限,修成景福阁万寿山失去西部点景,我查了一下拍摄者,是比托,照片上指明为圆明园。我游览过圆明园,圆明园与颐和园很靠近,在西方将三山五园一并称为圆明园,并且拍摄者之前拍摄的照片为中国影集,前后的照片很容易辨认是颐和园文昌阁,智慧海和码头遥望佛香阁被焚毁的台阶,可以确认比托标记错误。插图并不正确,往修正,现存下的圆明园老照片除西洋楼以外,还有濂溪乐处,阔然大公,两峰插云亭。这又过了回瘾。探索成瘾了,遇到老照片都爱琢磨了。
可不我又有一篇颐和园前生清漪园的探索游记登报了,这历史探索瘾是越来越大,可不我早是历史课代表了。
标签:这个已经历史久了次次探索能力形成巧合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