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上,考生选用最多的文体是议论文,写议论文使用最多的是例证法。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个环节上:多数考生多是罗列事例,结果所写的作文有例无析。与此相对应的是阅卷老师评卷的关注点,除开头与结尾外,对议论文,下一个关注点就是对例证的分析。请看阅卷老师的阅卷体会:滚动条扫过例证内容后,在例证叙述后分析部分停留时间最长;阅卷老师在最后评分时往往会回看,这时关注点还是分析部分。看来,要顺应考场的这一“考向”,就要学会,而且必须学会对论据的分析。
【佳作悟法】
佳作:(2012·上海优秀作文)
抓住那微光
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点子,就像流星的微光一般,划过思维的夜空。有的人将它们舍弃,任凭一颗颗流星划出一次次的微光,却不予理睬,一生便无所造诣。然而,有的人,却紧紧抓住那微光,抓住了划过思维天空的点子,坚持、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被我们称为天才。因此,我们也必须抓住那微光,抓住流星,抓住那些好点子。
本段尾句提出了中心论点。“因此”一词表明提出方式是因果式。在“因”中,“然而”一词又用了对比分析。
抓住那微光,就是抓住划过思维的流星。很多伟大的作品,总会让人觉得,其中似乎隐藏着和自己略同的想法,甚至自己也能达到这个水平,然而很多人却未能成为伟人,因为没有抓住微光,眼睁睁舍弃了它。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梦想着奔月,而登月计划却拖延了千年,直至今日仍未实现。上世纪,当我们看到美国人率先登上月球时,我们甚至不禁惊叹,那不是我们先想出来的吗?是啊,这的确是我们先想出来的点子,可我们却未能抓住它,任凭这颗流星一次次划过我们的天空,却最终被美国人率先摘得。舍弃微光,舍弃自己的金点子,最后就只能空余恨了。
我们凡人为什么成不了伟人?中国人的登月计划为什么仍未实现?就是因为未抓住思维的流星。这里,使用了因果分析法。
抓住那微光,那是成功的钥匙。成功就像藏在宝盒中的钻石,坚硬的宝盒无论怎样敲打都不能打开,然而划过思维的流星往往就会像宝盒钥匙一般,巧妙地帮我们取出钻石。当看到军阀科尼拐骗童军时,一定有很多人想对此做点什么,而真正付诸实践的,只有杰森·拉瑟尔。他发起了“科尼2010”活动,把科尼的丑行公之于天下,让政府对其进行制裁。或许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活动起初只是杰森脑中划过的一颗流星,但他却抓住了它,抓住了那微光,终于获得了成功,同时也使自己的事业、人生更具价值。
杰森为何会成功?是因为他抓住了那“微光”。再次用因果分析法。
抓住那微光,不断坚持,终将获得成功。如今风靡全球的iPad,可谓是伟人乔布斯的大作,然而这大作的最初概念却来自于微软。是微软最先提出了平板电脑这种设想,然而面对研发路途中的种种技术难题,他们退却了。随即乔布斯接下了这烫手的山芋,用他的执著和毅力,攻克难关,终于把iPad推向了世界!我想,比尔·盖茨现在一定非常郁闷,如果当时他也能坚持一下,抓住平板电脑理念这颗流星,那么这点微光定会成长为让微软光彩夺目的光辉!因此,抓住微光,并不断坚持,意味着成功会真正到来,只有坚持抓住微光,拿出自己的意志力,才能让微光照亮自己的人生。
乔布斯与盖茨在“iPad”上,一个成功,一个退却;一个抓住,坚持,一个放弃,半途而废。两相对比,很有说服力。
画线句子使用了假设分析法,进一步强化了观点。
然而,抓住那微光并不意味着要抓住每一颗流星,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一次只能抓住一颗。填报志愿时,很多同学想填这个专业又想填那个专业,脑中就像流星雨一般,闪过无数条微光,最终弄得自己手足无措。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微光加以归类,权衡轻重,做出合理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对自己最有吸引力的微光,抓住最让自己满意的想法,唯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
张闻天曾说过,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地生活。那么,我想说,此刻抓住眼前那微光,是为了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充满光辉的未来!
“然而”,笔锋一转,回到辩证分析上来:抓住“微光”能成功在于“归类”“选择”。使自己的观点更周全。
【亮点评析】
本文切中题意,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尤其对论据运用了多种方法分析,分析恰到好处。抓住与不抓住,影响成败,这是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倒数第二段的辩证分析以及中间的假设分析,都运用得很成功。中肯、恰当地分析,而不是单纯地堆砌事例,是该文考场成功的因素之一。
【技法指要 】
选好论据材料后,要对其进行恰当的分析。论据分析是挖掘议论深度的重要手段。恰当的分析能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能使论据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议论文是分析说理的文章,如果不进行恰当的分析,就不能把论点阐述得深刻透彻,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那么,如何恰当地分析论据呢?
1.因果分析
对于陈述原因或结果的语段,可进行因果分析。若论据陈述的是原因,则可以推测其结果;若论据陈述的是结果,我们可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对论据材料加以剖析,找出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 正确面对磨难才能成就人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免不了要经受大大小小的磨难,能经受磨难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于耻辱中写成《史记》,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坚持自己的志向,才能成为一代“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勇于迎接新的挑战,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打压,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写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可见,面对磨难,只有勇敢顽强,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前方才会是艳阳天。
这是由果溯因的语段,作者在叙述事例之后,用“那是因为”分析了司马迁、李宁、贝多芬在磨难中做出非凡成就的原因,增强了说理的力度,把论点阐述得充分而透彻。对材料原因的挖掘,突显了论据的作用,从而证明了“正确面对磨难才能成就人生”这一论点。
事物的因果关系多种多样: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一果一因、一果多因、多果多因。运用因果分析法,要注意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讲清楚,不要遗漏,也不要主观臆断,而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2.假设分析
对陈述事物或生活现象的语段,可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作假设分析。如果所举的是正面例子,就要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的是反面例子,就要从正面进行假设论证。这样做可以弥补真实事件的不足,启发读者思考,从而深刻地揭示出材料和观点的内在联系,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如: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往往能创造奇迹,许多胜利就是在坚持中取得的。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才获得成功,研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试想,如果在他试验了605次后失去信心,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绝不会有“606”的诞生。正因为他坚持下去了,所以,他最终获得了胜利。可见,坚持往往是实现夙愿的强心剂,是高扬人生风帆的浩荡东风。
文中用“如果……那么……”进行假设分析,对事例从反面加以剖析,推出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个令人信服的结论,证明了论点的正确性。同时也弥补了反面真实事件的不足,启发读者深思。
3.对比分析
对便于对比的语段,可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举出两个具有可比性的事例,比较其异同或高下,展示对方的优劣差异,造成反差,让人们从比较中明辨是非,表达爱憎,突出观点,从而揭示出论据所叙材料的意义,发挥事例的论证作用。如:
勤奋出成绩。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一点不假。2004年的夏天,当希腊足球队队长扎格拉基思举起欧洲杯的时候,全世界都震惊了。本来只是欧洲三流球队的希腊队却连连打败法国、捷克、葡萄牙这样的传统强队,从而登上欧洲之巅,一夜间“乌鸦变凤凰”。然而,又有谁知道,为了这胜利,希腊人比别人多付出了多少汗水。当托蒂还在镜头前展示他的新球鞋时,希腊人早已开始了训练;当齐达内和亨利在酒吧喝酒时,希腊人已坐在录像机前,研究下个对手;当贝克汉姆为拍广告而摆pose时,希腊人已在健身房开始了他们的力量训练……如此说来,勤奋能成就事业,推动社会发展。
作者选用了“希腊足球队”与那些“传统强队”进行比较,在鲜明的对比中阐明了“勤奋”“懈怠”及其相应的结果,从而让人们懂得了“勤奋出成绩”的道理。
4.辩证分析
对列举的事例有所褒贬的语段,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这样可使说理更全面、更深刻,避免孤立地绝对地看问题。
例如“佳作悟法”中《抓住那微光》倒数第二段文字,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在写作中,辩证分析在对主体观点论述之后,多使用“固然”“当然”“诚然”等词语领起。
辩证分析是对论据的深层次认识。使用好它,会让论证更加合理、严密而有深度,使观点无懈可击。
【实战演练】
1.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联系实际生活,用因果分析法写一段评论。
材料一 从重庆沿长江而下,过了忠县,可见一孤峰屹立北岸。峰顶上有一塔,其景甚奇,这就是石宝寨。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塔内本有一洞,称“流米洞”,每日有米自动从洞中流出,供和尚们坐享。终有一个和尚不知好歹,偷偷将洞口凿大,图谋多捞一把米上街换钱。不料天不从人愿,从此,那洞竟粒米不出了。
材料二 《左传》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硬是向子罕献上一块玉。说治玉的人认为这是宝物,而子罕却说:“你以此玉为宝,而我则以不贪为宝。你硬要把它送给我,不是使我们两人都失掉了各自的宝物吗?”最终没有收下那人的玉。
答案 例文 贪从何来?康德说:“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事物无止境的欲望。”一个“无止境”,道出了贪者的心理源头。对某些事物的追求,是人们正常的内心需要,正如饥饿者渴望能够饱餐一顿,贫穷者渴望得到一笔钱财一样,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倘若一个饥饿者在享受了一顿饱餐之后,还想要一座银山;贫穷者在得到一笔钱财之后,还想要一座金山,这便是“贪”了,因为他的希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而变成无休止的欲望了。
点拨:议论文要以理服人,言之有据,不但要说清“是这样”,更要说清“为什么是这样”。不要只是去扣大帽子。特别是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比如,写《随地乱扔要不得》这篇作文,有同学说:“随地乱扔对吗?当然不对!随地乱扔的行为很不文明,发展下去,就会堕落成为犯罪分子。”这话就说得过分了。
2.阅读下文,从议论文分析方法的角度对右栏提出的问题作出批注。
习惯之后
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当我们的思想习惯于简单快捷的阅读,那么思想将不再深邃;当我们的眼光习惯于低劣庸俗的作品,那么我们的眼光将不再辽远;当我们习惯于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制地挥霍时光,那么我们的生命将不再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习惯之后,那些错的、丑陋的、偏执的,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一种不可变更的习惯,驻守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直至将我们侵蚀为一具没有思想的躯壳。
现在的我们已习惯于被动阅读而不是主动去读,我们习惯于“百家讲坛”的趣味,习惯于“于丹解读”的精妙,习惯于《唐之韵》的声画;而那些古代学人皓首穷经写就的晦涩艰深而又深藏精髓的古籍名著却鲜人问津,已被尘封。为什么?因为前者简单、简捷、简便,无须向后者那样需要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啃,去品,去琢,去磨。我们已然像刚出生的婴幼儿等待着大人帮我们咀嚼过研磨过的软细饭菜。连牙齿都不再需要。试想,如若全世界都只剩下这样的“婴孩”,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灾难?一个健康的人,必定是自我渴求成长,而不是被人抱大;一个伟大的作家必然是博古,方能通今;一个伟大的民族必要延承传统,方能开创。如果我们一味地习惯于简单的摄取,那么那些一脉相承的东西终究会有干涸的一天!
(1)针对画线句子所列举的例子,作者使用了哪些分析方法进入深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使用因果分析法对产生现象的原因作分析;其次,用“试想”“如果”等词语领起假设分析,从反面揭示其危害。
现在的我们已习惯于欣赏那些末流的作品,习惯于那些哗众取宠、“雷声大雨点小”更让人遗憾的是最优秀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这样的现状恐怕是我们的眼光已习惯于低劣庸俗的作品之后的畸形产物吧。你读过王道乾先生的作品吗?也许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这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我们的耳中充斥着郭敬明、韩寒的声音,我们的手中捧着的是网络书籍,我们眼中看的是各种电子产品。王道乾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译著家,之所以不说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是因为在当前的文艺界,我觉得一位优秀的译著家更让人敬重。当我们依旧沉迷于浮华喧嚣的文字之时,他已将别国的优秀文字驾驭在手中,他译的是艺术而非文字。如果我们习惯于以一种商业的繁杂来对待文化艺术,那我们看到的都只能是残渣!
(2)在本段中,作者是如何把“我们”习惯于末流作品与很陌生的王道乾先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分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有意把这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分析。重点是分析王道乾先生的译著。其间,又使用了因果分析和假设分析。
现今的我们已习惯于以一种无限度的奢侈在有限的生命里挥霍。“官二代”、“富二代”们如此,他们拿着父辈的荣耀肆意享受看似精彩实则荒芜至极的人生;多数进入大学的学子们亦如此,大一恋爱,大二泡吧,大三插科打诨,直至四年的黄金岁月行至尽头,才发现自己脑袋空空,心里惶惶,人才市场上没法展现自己的一技之长,社会天地里难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此习惯下去,恐怕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我们会因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会为自己荒废了一生而羞愧!
(3)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分析方法?有何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句使用了假设分析法,假设“我们”习惯下去的可怕后果,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这种习惯之后的危害性。从而让“我们”翻然悔悟,为下段的结论作了铺垫。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习惯之后造就的是一种人生,应当是一种褪去了肤浅空虚之后的人生,一种远离了低劣庸俗的人生,一种摒弃了荒芜虚浮的人生!
当然,有些同学会误以为,会思考、有思想就是会批判。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一味地只会批判,不会建设,算不得有思想。至于一些学生的写作所呈现的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没有思想的表现。真正的有思想,应该是讲出的道理不偏激,不冲动,符合正确的价值观。
(4)该段是否可以不要?它实际上使用的是哪种分析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段对于论证来说十分必要。它是针对同学中一些错误观点的剖析。在正反比较中使自己的观点更正确、更鲜明,从而使观点无懈可击。它实际上使用的是辩证分析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总评 议论文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该文思想有深度,很有理性思想能力。这些固然是建立在知识广博的基础之上,但更与作者纯熟地综合地使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辩证分析密不可分。由此可见,议论文的思想之美并不神秘!
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教堂如此华丽,公路却如此破旧,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意,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写成议论文。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题材料完全采用客观叙述方式,没有对材料的意蕴和倾向作出任何提示,审题难度较大。学生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含意,就必须认真分析旅行者和印度居民的对话,辩证地看待信仰和财富的关系。如能辩证统一地提出既要坚守信仰又要积极创造财富的观点,可以视为最佳立意。学生只要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着眼于信仰与财富的关系,可以强调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守精神家园的主张;也可以主张摒弃虚无的追求,自主创造现实的幸福。再比如,着眼于信仰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可以侧重论述内涵的重要,而否定华丽的形式。
标签:作文学会系列2014年议论文论据高考专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