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生由于的身心的发展都尚未成熟,在心理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主要负责人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关键词:初中生 班主任 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班主任不仅要负责班级的教学工作,更是学生心灵上的指引者。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初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加强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素养,还应当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并进行有效疏导,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做好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我们需要一些技巧。
一、掌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班主任老师应该首先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这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简单来说,初中生的心理一般有如下的特点:
1、独立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初中生的年龄大多数处在12至16岁之间,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我的外貌形象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增强。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意志力还不是很强,自律性也比较差,所以需要班主任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很多初中生也开始拥有自己的个人隐私,不愿意同家长和老师分享他们内心的想法和困惑,所以这还需要班主任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内心的困惑、及时进行心理答疑、解惑。
2、情绪不稳定
初中生往往非常热情、活泼,但是由于他们身心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他们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也会伴随着很大的突然性。例如初中生容易为一些小开心而得意忘形,也容易因为小的挫折感到非常痛苦,更容易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随心所欲、甚至犯下重大的错误。所以作为班主任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冲动的情绪苗头并及时疏导,让学生能够冷静对待和处理事情,以免深陷冲动的情绪之中。
3、存在叛逆心理
很多初中生都存在叛逆心理,具体表现为是对于父母、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往往不放在心上;或者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甚至扰乱课堂的正常秩序,并且还引以为傲。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表现,说明他们开始具有独立意识,想要摆脱老师和家长的束缚。做什么事情也不再征求老师和家人的意见,嘴中常挂着“用不着你们管”等此类的话语。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当多给孩子一点施展才能的空间,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对于学生的叛逆心理要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引导,以免他们误入歧途。
二、创建和谐、健康的班集体
绝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喜爱集体生活,他们希望在集体生活中展现自我价值。因此,一个和谐、健康的班集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创建和谐、健康的班集体,首先要选拔出一批核心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核心助手,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班干部处理学生问题比老师处理起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首先班主任就要在班里选择那些有热心、责任心和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并要不断地对他们予以培训和指导,要求班干部处理好与班级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并且要做到发现学生出现异常的心理状况向班主任及时汇报交流。
此外,班主任还应当善于引导和掌控整个班集体的舆论导向,形成正确、健康的集体舆论。正确、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集体中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来保证集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它能把集体中的优良风气发扬光大,并且能让班上的许多坏现象和不良思想消除在萌芽状态,促使集体中的每个学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在这样的和谐、健康的班集体影响下,有助于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图片
三、多开展“家校一体”的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乡村寄宿制的学校,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与家长的沟通时间较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属于父母在城区务工、完全由爷爷奶奶辈照顾的“留守儿童”。这些初中生由于缺少父母的关怀,加上爷爷奶奶辈与他们缺少共同话语、出现代沟,所以这部分学生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偏激、固执等不良倾向。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亲情关怀、改变不良的心理倾向,班主任可以联合家长开展一些“家校一体”的活动。例如每个星期让学生选择一篇有意义的文章,带回家后和家长一同阅读并相互交流,最后写成读后感。这样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通过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家长们也能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另外,笔者还布置过一项“满意”作业,就是周末在家让学生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务(例如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做完之后让家长手写一个“满意”的字条并在右下方签名让学生周一带到学校里面让班主任检查。另外,在假期的时候让学生帮助家长做农活、或者去父母的单位参观,并且要求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体恤和关心父母,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更使得学生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利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每个初中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工作时要因人而异,因为学生基本上有着“向师性”的特点,所以班主任要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学生才会信服,进行心理疏导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笔者在对学生提出行为规范要求的时候,自己也要求做到。例如上课从不迟到;尽量提前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在学生面前从不玩手机游戏、不说脏话等等。并且对学生也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某些同学成绩好就故意偏袒,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误也同样会遭受批评,这样久而久之就拥有了班主任的威信和人格魅力,不久我就发现班上有很多富有正义感的学生,他们发现班上如果有同学心理出现异常就会及时向班主任反映情况,另外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也乐意与班主任分享,因为他们相信班主任能够帮助和解决。
总而言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还要需要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技巧,利用有效的班级日常管理、并且还要做到家校联合,多方面、多维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争取让每个初中生的身心都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2]郑冬荣. 浅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J].教师,2014(27).
[3]卢文锋. 浅谈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J].学周刊,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