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的路程上,有时,阅读一本书,是走近一位名师,走近其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的最佳方式。去年我读了熊芳芳老师的《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因此初识芳芳老师,初识生命语文。阅读过程中,我对芳芳老师的文本的解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别叹服。最近,我又开始读芳芳老师的另外一本著作——《生命语文》。这本书和《语文:生命的,文学的》有些不同。它在课例和文本解读之间穿插着大段芳芳老师对生命语文理念的阐释。这次,我显然读得更加慢,也更加仔细,边读边陆陆续续做了几十版读书笔记,读到最后一页时,竟然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有时,一页文字,我会忍不住要抄下大半文字到我的本子上。耗时间,但是我却觉得很值,很满足。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我一次次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的重量,它和生命如此密切相连;也一次次更加仰望芳芳老师其人,其才华,其个性。同时,我也在不知不觉审视我的语文课堂,它的语文性,它的厚度,它的宽度,它的内涵。我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语文课堂对于一个学生生命的影响和作用。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梳理我阅读的思考和收获。
第一,语文和生命之间要有“语言”的桥梁。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已然决定了它和生命的密切关系。近几年,我也听到和看到太多的语文课,以充盈生命为目标,却在进行着一种“泛语文”和“去语文”的教学实践。而芳芳老师她坚守着语文的生命重量,同时,又智慧地在语文和生命之间搭建了桥梁。她在书中写道:“生命语文关注的三大问题是用语文唤醒生命意识,用语文丰富生命内涵,用语文提升生命重量。”那么如何唤醒、如何丰富、如何提升呢?她的一节节语文课,一篇篇教学设计给出了答案:语文课堂应该是最根本的途径,语言训练是不可动摇的方式。以芳芳老师上《胡同文化》这一课为例,这一堂课有丰富多样的媒体资源的引入。但是语言训练,文本细读依旧是核心。芳芳老师课堂的提问有“让我们阅读1—4段,每段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北京胡同的特征”“课文是怎样写‘静’的?”“找找文中哪些字眼鲜明地表达了他们的立场”“这几个例子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颠倒顺序?”这一些问题都在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关注文字表达,关注文章脉络,潜入到文本,在文本中找到解读密码。再如《马说》这一课,芳芳老师通过个各种策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了“理读——解读——品读”的“三读”阅读法。随后拓展到柳宗元的《罴说》这篇文章。两篇文章同样是“说”的文体,也都在托物寓意。但《马说》指向的是人的成功需要依靠外力,而《罴说》指向的是人的成功需要利用外力。两篇文章求同存异比较阅读的过程,既让学生对《马说》有了更深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让学生审视了自己的成长,从理解文本走向了理解生命。这个过程,学生更在实实在在地实践“三读”的阅读方法,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像这样的课例还有很多,无论她的课涉及到了多么高深的哲学,多么高尚的美学,多么深刻的生命内涵,最终,都回到了语文的土壤中,坚守着语文的“本色”。我再一次明确了:语文和生命之间不是隔着虚无缥缈的云朵,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通过“语言”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他们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语文课堂应该有广阔的天地。读芳芳老师的书,我的脑海中总会自然地出现两句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她的课堂实在是大开大合,大气象大格局的典型。一篇篇课文,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依旧以《胡同文化》这一课为例,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之外,芳芳老师在一个环节提到了北京市民的“忍”。她智慧地引导学生一起根据忍的动机,把“忍”分成了“王者之忍”和“奴隶之忍”,然后通过《菜根谭》,引入了19世纪美国人对中国人善忍的评价、《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的“忍”、日本的动漫《火影忍者》中的“忍”,以及日本人特殊的文化心理。我无法判断这是课前的预设还是课堂上的临时生成。但是我想,无论是课堂中的学生还是听课、观课者,面对这样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都会有瞠目结舌之感、酣畅淋漓之快。我可以想象到,芳芳老师的学生长期在这样视域广阔的课堂的浸润下,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会截然不同。再举一个让我印象极深刻的例子,那便是芳芳老师对《丑小鸭》的文本解读。在刚刚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也曾尝试写过一篇《丑小鸭》的文本解读。虽然在不断地抓住一些容易忽视的文本细节,探讨丑小鸭的“好的心”,读出“好的心”的丰富内涵。但我始终是就一个文本读一个文本,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这一个文本之中,虽然聚焦,但也有局限。而芳芳老师对《丑小鸭》的解读,极巧妙地引入了林清玄先生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把那一株偏僻山谷里的百合花和丑小鸭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生命的三重境界:完成生命,证明生命,提升生命。丑小鸭更像是一种无意识地完成生命,认识生命。而那个山谷里的百合花是在有意识地证明和提升生命。通过这样的对比,我感觉到自己的思维被打开,洞察到了安徒生童话关于生命更深的一层内涵,也更加明白了林桦先生曾评价的:“安徒生童话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圣经》发现的是神,而安徒生发现的是人,神最终要归结到人,而安徒生却是直接从人到人。”这也是整合之效。不只这样一篇,芳芳老师几乎所有的课例都在进行着这样高效的整合,使得她的语文课呈现出一种常人所难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就如海中的鱼,天空中的鸟,畅游其中,收获了一个更加丰富的语文、一个更加丰富的生命。
第三,最简洁的线条拉出了最丰富的信息,这是课堂的智慧。读芳芳老师的课,还如站在高山上俯瞰风景!一叹视线清晰:她的课堂的线条是极流畅而简洁的,让观者一目了然。以《紫藤萝瀑布》为例,整堂课分为六个环节:一是导入;二是听读,整体把握;三是自读,探究品味;四是对话,理解主题;五是扩读,延伸思考;六是仿写,体验生命。再如她的《桃花源记》,整堂课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导入解题,指向历史背景和“记”这一种文体;第二步是整体感知课文,用五个问题串讲,既指向课文内容的感知,也落实了一些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第三步是分步品味,首先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想象桃源之“美”,再以“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为问题理解桃源之“乐”;最后评读桃源之“奇”;第四,深入研讨,指向文章的主题;第五,用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作结。这些课的环节与环节之间逐层递进,清晰而流畅。在高山上俯瞰,不仅视线清晰,而且视野开阔,能想象那茂密的植被中有多少珍宝。二叹芳芳老师的语文课堂丰富深邃。在《紫藤萝瀑布》的六个清晰的课堂环节中,就蕴藏着极丰富的内容。如其中的自读——探究品味环节,芳芳老师一连给出了七种文本探究的角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咀嚼文字,品析文本。而其中的对话——理解主题环节,芳芳老师补充了杏林子等9位名人的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又补充了席慕蓉的《白色山茶花》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朗读和谈理解,极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维,信息之丰富令人咋舌。再如《桃花源记》,简洁的线条中穿插着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们充分调动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这样的语文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忙了起来”。这也是芳芳老师一直在书中强调的用最简洁的线条拉出最丰富的信息,这是一种高效课堂的智慧。反思我自己的语文课,有时充斥着各种碎问碎答,喜欢不断追问学生,索取一些零碎的文本信息。与芳芳老师的课堂相比,我恰恰是在用最复杂的线条扯出了最单一的信息。如何使教学设计的环节更加清晰有层次,同时又信息丰富,是我现阶段需要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在阅读这本《生命语文》的过程中,我总能想到肖培东老师曾说的一句话:“一个语文老师是什么样子,她的语文课就是什么样子。”毋庸置疑,芳芳老师语文课有高度、广度和深度,充分彰显着生命的内涵。而这,根源于芳芳老师思想的高度,阅读的广度,对文本研究的深度以及自己生命的丰富性。我不禁想到,要实现生命语文,首先语文教师本身要用执着、勤奋和智慧创造丰富的生命!所以,我想祝愿阅读完这本书的我,在现在的、未来的语文教学中也能坚守生命语文,实践生命语文!让我自己的生命、学生的生命、文本的生命,一起汇聚成一条流动的、清澈的、源远流长的生命河流。
诚哉,生命语文?生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