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九月,是我站上讲台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第五个年头,在完成了第一轮完整的初中语文教学后,我似乎并未因此更有底气,反而愈发恐慌。越是教语文,越觉得语文难教,越觉得语文老师难当。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好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带着心中的重重疑云,我参加了10月16日、17日的两天培训,数位大咖名师带来的语文盛宴,不敢说从此心中无疑了,至少让我渐渐明晰了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
语文课是语言文字的课。语文作为“学科之母”,它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有着政治课的教化功能,它离不开丰富的历史知识,它还像理科一样讲究逻辑性。但是,归根到底,语文课一定得姓“语”,一定得贴着语言文字去上课。作为年轻教师,我们平时都太关注文本之外的东西,总想着如何开展热火朝天的学生活动,如何进行深入人心的思想熏陶,恰恰忽略了文本中蕴藏的巨大魅力,懒得去咀嚼语言文字背后的韵味,正如肖培东老师所言,“越是朴实的语言,越要用舌头去舔,用心灵去感受”。因此,我们看到肖培东老师带着学生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品读写母亲勤劳的句子,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总是”“天不亮”来体会勤劳,通过将“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变换句式为“喂猪、砍柴、挑水”来感悟勤劳,通过比较“还能挑水挑粪”和“还要挑水挑粪”的一字之差来品味勤劳。在肖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个文字,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是值得反复咀嚼的。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学生才会知道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不用那个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句式,为什么是这样的语序。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像这样带着学生做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他们对文字的感知力会越来越强,对语言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语文素养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语文课是以文育人的课。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语文课在德育方面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语文课上带着学生去挖掘一篇篇文章中所具有的思想意义和道德意义,用作品中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和提高。两天的语文课堂更是“以文育人”的典范,虽然每位老师解读文本的方式不一,组织活动的形式不一,甚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不一,但是他们的语文课都充分地发挥了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黄厚江老师的《猫》在最后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编者为什么不用三猫作为教材的插图”,他给的答案是沉重的——“因为在网络上找不到一只忧郁的不太漂亮的猫的照片”,“所有人都喜欢白天鹅,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丑小鸭”。我想这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对于人类的偏见和武断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生活中类似三猫的悲剧一定也会越来越少。璩老师的《秋天的怀念》,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充分体会到了母亲的无私伟大和史铁生的绝望愧疚,在最后环节,璩老师通过不断追问学生“我们怎么好好儿活”,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的当下。
语文课是学生的语文课。作为年轻教师,我们生怕课堂上出现“冷场”,因此一节课上很少出现安静的场面;我们唯恐学生答出意料之外的答案,因此总要想方设法把学生拽到自己的预设范围内;我们担心那些磕磕巴巴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会耽误进度,因此迫不及待地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告知了他们。我们抢占了学生静静读书的时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权利,阻断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道路,这样的语文课,简直“罪孽深重”!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光听语文老师口若悬河能说会道,而是看这堂课中学生有了怎样的成长和进步。在两天的名师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师们的眼里都是有学生的,他们的课都是属于学生的语文课。一方讲台,一张课桌,一个话筒,一张张蓝底白色的幻灯片,王栋生老师缓缓地讲述着他的作文教学故事,他的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他的学生,学生作文中一个好的标题,一个精彩的句子都会引得他落泪,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最本真的语文老师的样子、最纯粹的语文课的样子。声音特别好听的程翔老师,俯身温柔地询问一个女生“你能推荐你自己吗”,在这个女生朗读作文的几分钟内,我看到程翔老师始终是面带微笑、笔直地站着,并且手举着话筒递到女孩嘴边,这样的姿势一直维持到朗读结束。虽然程翔老师说,“要允许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但是如果语文老师们都能如他这般,学生又怎会不喜欢语文课?
语文的天地是广阔的,语文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语文课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它有它的标准和边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感谢这些高山仰止的语文名师,让我看到了好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我必将以此为方向,不断追求,持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