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教读课文言文阅读课例《愚公移山》

2024-09-12 08:16:41 杨玲 字数: 点击:

【编者的话】

“双减”政策之下,如何“减负增效提质”?

初中语文新授课,可以尝试这样做:

聚焦“主问题”设计,强化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活动主线”意识,追踪素读文本、设计教案、教授新课、反馈课堂、总结经验等环节,充分利用部编版教材助学系统,注意区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紧密结合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根据文本选点设计课堂活动,面向全体设计“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分层作业。

从本期开始,将推出“初中语文新授课”相关课例。

感谢您的关注和推广!

图片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大树之根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杨玲

研讨主题

聚焦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读课文《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读懂“小故事”:变化语调和语速,分析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重点)

2.读懂“大道理”:结合原文来解读愚公形象,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难点)

教材和学情分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八上出现了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这两个“古汉语单元”,即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古诗词和文言文。教者认为,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语体”的不同,并对应采取合适的方法。

文言文学习的“难”,很大程度上源于语体障碍。文言文学习中出现的“懒”,可能与识记任务较多和学习方式单一、枯燥有关。

不“肢解”词句,不“生讲”术语,不“硬背”译文,而是创设语境,有指向地诵读,重在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探寻文言文从“文字”到“文化”的秘密,对学生来说,应是有意义且有意思的尝试。

教学方法

聚焦文言文学习“死于章句,废于清议”的课堂难题。更新“串讲法”,把追问、答疑和适当的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诵读法”,用“有任务和要求”的诵读,来提升文言语感。

教学过程(使用希沃白板5制作并播放课件)

一、目标导学

1.学情检测。用小游戏检查上节课学习效果。

①读准字音:太行(háng) 冀(yì)州 河曲(qū) 始龀(chèn) 亡(wú)以应 箕畚(jīběn) (错)

解析:“冀(yì)州”读音有误,应为“冀(jì)州”。

②解释词语:古汉语中,山南水北为“阳”。“益阳”,因在益水之南而得名。(错)

解析:古汉语中,山南水北为“阳”。“益阳”,因在益水之北而得名。

③读准停顿:河 曲 智 叟 / 笑 而 止 之 曰 (对)

④翻译句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意思是“邻居住在京城的妻子留下一个男孩。(错)

解析:“京城”是复姓。“孀妻”指寡妇。”“疑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出示单元目标和课文预习提示,点明本节课学习任务。

教师预设:本单元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上节课,我们注重于《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的“文字”,读准了字音和停顿,整体上读通了内容大意。《愚公移山》的预习提示说“《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这节课,我们来读“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聚焦文言文中的“文化”。

3.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二、新知探究

(一)自学自研

1.出示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抛出主问题:对移山之事,不同的人有不同态度,他们言行背后的心理,各是怎样的?

2.独立学习,教师巡查学情。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注。①找到对应的语句,看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②找出文中对比鲜明的人物。③揣摩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理。

(二)合作共研

3.聚焦“话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活动:分享成果,探讨疑难。

4.聚焦“文本”:哪些人物对比鲜明?怎样读出不同意味?

教师预设:智叟笑愚公“汝之不惠”,愚公叹智叟“汝心之固”。

智叟所说的“残年余力”确是事实,应重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山之一毛”的出现,透出强烈的不屑。“其如土石何”,“其”字加强反问语气,强化了智叟语气中的理所当然和盛气凌人。

愚公说智叟思想顽固,“曾不若孀妻弱子”。根据“长息”和句末句号的提示,此句非感叹句,是陈述句,语速应缓,语调不宜“高亢”。愚公说子孙后代生生不息,这个层次用了“顶针”手法,当“一句顶着一句”,恰当地连读,读出愚公思想的深邃。“而山不加增”,“而”字表转折,“山”字后的停顿可适当加长。同样是反问句,“何苦而不平”较之“其如土石何”,语调上扬的幅度要小一些,表现出愚公移山所持的坚定信念。

5.聚焦“文化”:分析愚公形象。

学生活动:紧扣原文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愚公”。

教师预设:不畏艰险/心志坚毅/目光长远/……的愚公。引导学生再次放眼全文,从“我”的角度解读愚公移山之举。如抓住故事中人物取名“愚公”,来说历史上和生活中关于“大智若愚”的人和事,以此深化寓意,让古老故事中的精髓,与时俱进地焕发出新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教师预设:《愚公移山》要说的不只是“移山”之事,也不只是“愚公”其人,而是寓言背后的“理”。像这样有意思的故事,像这样有深度的哲理,《列子》中还有很多。

三、巩固提升

分角色分层次背诵课文。

学生活动:从“聚室而谋”“其妻献疑”“叩石垦壤”“智叟嘲笑”“愚公长叹”“帝感其诚”等情节中,挑选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地诵读。

四、学后反思

说说课堂收获和疑惑。

学生活动:从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方法、技巧、情感体验等方面,说说自己的收获,也可以说说经过本节课的学习,留存或产生的疑问。

五、课后达标

1.必答题,独立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

2.选答题,合作完成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或第六题。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

人事→ 寓言 → 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