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第六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怕上课。虽然我时常被课“磨”,但是我依旧笃定地相信:常规课,公开课,赛课,一个老师必须要在课中生存,更在课中成长。
这次要在县里上一堂研讨课。我可以任意挑选上课篇目,这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所剩无几,摆在我面前的似乎有一些“最佳选择”。比如和我自己风格比较相契的《昆明的雨》,比如自己积淀比较深厚的《诗词五首》。但是,这一次我偏偏想选择法布尔的《蝉》。一方面,我从未认真上过这篇课文,对说明文,还是自读课文,我是能躲就躲;另一方面,我知道自己课堂上情感投入,更适合上情感色彩浓厚的文章。但不知怎的,我的心中就有一个声音:“为什么不试试呢?”王君老师曾说:“没有用心教过说明文的老师,他对语文的理解可能不会特别透彻。”于是,没有太多纠结,便定了下来,就是《蝉》。接着便是开始备课,虽然时间很紧,但我依旧静下心来先素读了好几遍文本,之后再查找资料,学习别人的课例,阅读《昆虫记》和相关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我写下了很长的备课札记,其中对于文本,有三点我感触最深:第一,这篇文章有着说明事物的独特方法,不仅有说明文共通的科学严谨,还有这法布尔鲜明的个性化烙印;第二,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独具匠心,是很多学生的疑点和难点;第三,这篇文章彰显了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和鲜明的生命意识。
我知道自己不仅要与文本对话,还必须要与编者对话。这篇《蝉》选自八上第五单元——说明文单元。单元导语中提到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用恰当说明方法说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而《蝉》文章后的阅读提示中提到要学习法布尔说明事物的独特方法,体会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这都在帮助我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以及确定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接着便是“怎么教”的问题了。“以活动推动教师教学,以活动推动学习阅读”是我进行教学设计时围绕的核心。同时,无论怎么上,都要保证这堂课一定姓“语文”,是在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我进行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个经过反复思考的教学设计,只有到了课堂才有了生命力,才有了真正的价值和完整的意义。那么,接下来,我想对自己这次《蝉》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的反思。
首先,这堂课可以称得上眉清目秀,版块清晰。一共分成了三个版块,分别是“向法布尔学观察”,“向法布尔学写作”,“向法布尔学情怀”,其中的学习重点是“向法布尔学写作”。我一定程度上是把整个文本当做了一个写作型文本来处理。三个版块每一个都在为后一个做铺垫,层层走近文本深处,走近法布尔的生命情怀,呈现出了一种精巧的教学构思。
第二,这堂课,课堂活动成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土壤。这堂课的学生活动是很丰富的:分别是给《蝉》制作名片,把法布尔的原文和我自己写的微型说明文进行比较阅读,以及化身法布尔向昆虫告白。这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确实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兴趣盎然。同时,这样也尽可能地避免了课堂上出现过多的碎问碎答,使得课堂呈现出了一种简洁之美。
第三,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践,都实现了既是适体阅读,又挖掘了“这一篇”的独特价值的平衡。虽然这篇《蝉》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但我依旧不能带领学生进行悖体阅读,不能把说明文教成散文或者小说,必然要尊重文本体式。于是,我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名片,明确说明对象蝉的特征;通过比较阅读,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法布尔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和他的科学精神。但另外一个方面,我也极力想要跳出说明文教学“千课一面”的束缚,避免在“说明语言的准确”“说明方法的丰富”“说明顺序的严谨”三点“经典知识”上停留。于是,我运用一系列教学策略带领学生发掘属于这一篇说明文的独特价值。如引导学生感受到“虫人”法布尔语言的具体、形象、有趣,融入了鲜明的主观情感,以及探讨了法布尔颇具匠心的说明顺序。这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在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自主阅读文章并且提出疑问。我仔细的查看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法布尔不先写“蝉的卵”,再写“蝉的地穴”,这样明明更加符合蝉的生长规律;二是这篇文章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为什么可以写的如此生动而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而这两点,在课堂我和学生一起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究。另外,对于法布尔的科学精神,我认为不仅体现在严谨和执着的科学研究,还有他对昆虫的平等生命的意识。所以在”向法布尔学情怀”这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化身法布尔向昆虫表白,让学生浅尝辄止地感知到了这样的生命情怀。
第四,课堂上,学生实现了真思考,真阅读,真学习。我深知,教师的一切“教”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这节课,我能感受到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这源于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源于师生积累的默契,源于这篇课文语言的有趣生动,还源于学生活动的巧妙设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节课,我充分的让学生做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尤其在比较阅读的环节,学生非常乐意来给老师支招。帮助老师的过程,他们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感和价值感。学生整堂课的状态是很不错的,他们乐于去思考也敢于去表达。如在分析法布尔的观察有什么特点时,有孩子说到了法布尔是带着思考、带着想象去思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观察者。再比如在化身法布尔对昆虫表白的环节,有孩子说到:“昆虫成为了我的信仰。”还有孩子说:“昆虫成为了一束光,照亮了我的生命之旅。”这节课孩子们可以称得上入文、入境也入情。在上完这节课后,回到办公室,有孩子写了一首小诗《致丹蕾》赠予我。其中有一句:“你有那明亮而神秘的眼睛,充分发掘孩子们的才能。”我想这节课带给他们的触动、思考和快乐都会成为我们师生共同的美好回忆。
另外一个方面,我知道,一堂课就如一面镜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和缺憾,更值得我思考和记录。
第一,这堂课的容量太大,教学内容还应该进行取舍,教师要有选点突破的意识。一堂课只有40分钟,而三个环节把这堂课挤得满满当当。备课时,我自己备得十分充分而扎实,对文本有了深入的了解,而是否我所有所得都需要让学生明白呢?这堂课能够重点突破一个点,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其实已经足够。其实,这堂课我的教学重点还是向课文学写作,把《蝉》当作了一个写作型文本,引导孩子们学习法布尔这种独特的说明方式。那么前面的“向法布尔学观察”这一个环节应该要缩减内容,而“向法布尔学情怀”仅仅只作为一种升华,点到为止即可。也许对于现阶段的我而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做加法相对并没有那么难,更加难的是学会做减法,拥有做减法的勇气和智慧。
第二,没有充分体现自读课文的教法。部编教材建设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而“三位一体”具体是指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融合。而《蝉》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法上应该与教读课文有明显的区别,而这在我这节课并没有充分得以体现。虽然在预习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去阅读课文的旁批和阅读提示。但是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充分利用这样的教材资源。这让我想到了肖培东老师上《溜索》这一课,同样是对自读课文的处理,肖老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紧扣着旁批展开。旁批成为了一个个阅读的有效阶梯,带领着学生深入文本。这是那么巧妙而灵动,既充分利用了教材的资源,同时也在实践中教会了学生掌握阅读自读课文的方法。
第三,课堂教学语言应与学生活动共生共长。我深知,一位语文老师应该追求课堂语言的品质。暑假,我曾经专门研究过肖培东老师的课堂语言。当时我用“水”作为喻体来形容肖老师的课堂语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的语言确实如水一般平实而底蕴深厚;灵动而自然。而我的课堂语言呢?也许还算勉强算是丰富和干净。就似乎如一棵树,虽然枝叶茂盛,但沉稳有余而缺少些许灵气。这股灵气是指什么呢?我认为便是能做到在课堂上和学生活动共生共长。备一堂课,有很多语言是我可以预设的,比如导语、结束语、过渡语以及提问,我可以尽量准备的或是幽默灵动或是典雅优美或是平实通透。但还有一些语言是我绝对无法预设的,比如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语和评价语。特别是引导语,我需要快速而敏锐地抓到学生语言中的“生长点”,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点拨、启发、追问,结出共生的种子。而这节课,于我而言,能够体现这样共生的智慧的课堂语言是极少的。当学生回答得较浅或者偏离方向时,我更多的是直接去硬邦邦的纠正,或者干脆找旁边举手的孩子进行补充。如果说语言的丰富可以通过教师多阅读积累而达成,那么语言的灵动呢?我想,一定要教师多多在有意识地课堂实践、思考,在做中思,在做中“刻意练习”才有可能有所提升。
第四,整堂课对语言的咀嚼还不够充分。黄厚江老师曾强调:“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实践为主要活动,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根本目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样文体的教学都一定要是语文教学,都不能荒了语文的土壤。这节课,在分析法布尔语言的准确性时,我通过追问,让学生关注到了法布尔运用数词以及一些限制词来达成这样的效果。在分析法布尔语言的具体生动时,学生很敏锐地找到了最典型的语段:“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可是学生仅仅从拟人的修辞进行了模式化的分析,我虽然追问到了作者还运用了一系列动词,但仅仅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在文中圈划而已,得到的是一个“生动形象”的结论,停留在了文本的表层。这样一个蜕皮的过程法布尔描写得是那样细致、具体、形象,把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拆解,并且使用了准确而传神的动词,展现出了蝉蜕皮时的神奇和艰难。这样的文本细节充分体现了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和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值得师生一起深入探究。
第五,教者内心缺少一份沉静。自己现在上课,情绪总是非常饱满而投入,我想这是带领学生入情入境的一个前提,也许也是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点。但是如果教师整堂课的情绪一直是高昂而饱满的,那么也会使课堂节奏缺少变化。情绪和节奏的张弛有度才是更高境界的课堂智慧。同时,课堂上,我的心里还是有些急躁,不够宁静。总是想方设法快点推着学生前行,难免有时没有真正做到倾听学生,而只听到了自己心里预设好的答案。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心里装着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不是眼前的学生。“生本”课堂的实现,首先需要教者有一颗宁静的心,同时这样的心又真正装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这一点,我做的实在还远远不够。
从备课到上课到反思,一共仅仅只有6天左右的时间。但是于我而言,却是一次珍贵的磨砺中的成长。一个又一个晚上在办公室的静心默想,一次又一次读文本的发现,一页又一页的备课札记,一个又一个学生活动的点子,还有此时内心的平静踏实,都是这段经历所赠予我的宝贵财富。同时,此时此刻,写完反思似乎正式宣告着这样一堂课,一段经历真的结束了。但,我恍然想到了法布尔笔下蝉循环往复的生命,而属于我的语文的生命,也是在备课、上课、反思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吧,没有停止,只有前行。
在课堂上,我曾引用了法布尔对同时代的昆虫学家说的话:“你们探究死亡,而我研究生命。”我特别喜欢这句话,虽然我和法布尔从事的领域不同,但我和他一样面对的都是生命,是和我平等的生命,是值得我敬畏的生命。那文本有生命,学生更是鲜活的、独特的、多元的生命个体,语文课堂也有生命。我提醒自己不要忽略这样的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愿我的生活中总有那生命与生命的永恒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