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生平,理解词意,能有感情的诵读词作。
深入词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分析感受辛弃疾不同时期所面临的“愁”的含义。
在品味词句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对比感受“少年愁”和“而今愁”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体会辛词的含蓄蕴藉及深远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1161年,金兵第四次南下入侵,愤怒的中原人组织了一支起义军抗击金兵。原本起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不料出了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杀了起义军领袖,然后投奔了金人,并且封了官领了赏。有一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小伙子,听闻此事后义愤填膺,立马组织了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敢死队,半夜冲入驻有五万大军的敌军军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听到消息后连声赞叹:“一介书生,于万马军中擒获叛贼如探囊取物,真乃常山赵子龙在世!”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年轻人,便是南宋时期文武双全的词人——辛弃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英雄的词作吧。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生于山东济南,与李清照是同乡,二人合称“济南二安”。他的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明确“强”“还”两个音。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节奏。
3.男生齐读,对照注释,理解词大意。
四、探究词意
1.词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哪个字?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字的。
明确:“愁”字。
愁=秋+心 古人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秋天容易产生忧愁悲伤的情绪。
2. 这几处的“愁”字含义是否相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少年时啊, 本不谙世事 ,为写新词,勉强说愁。
而现在啊, 历经艰难 ,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
3. 解读“少年时”
请女生齐读上阕,说说词人年少时最喜欢做什么事情?
明确:爱上层楼 + 赋新词强说愁
知识链接:东汉文学家王粲曾作过一首《登楼赋》,主要书写了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了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后人常以“登楼”暗喻“愁”,因而登楼也成了“愁”的代名词。
“爱上层楼”为什么出现了两次呢?
运用反复的手法,让诗文整齐有序,充满了语言美。还可以增强词句的语气和情感。
两个因果关系:因为年轻时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因为登上高楼触发了诗兴,为写点“新词”勉强说了些愁闷的话。
运用叠句将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联系起来,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4.解读“而今”
请全体同学齐读下阕,谈谈“而今”的“愁”是怎样的愁?
明确:岁月流转,一个“尽”字,说明愁多,愁深,仿佛包括了这一生的艰难与心酸,说明作者是饱经忧患,愁到了极点。
知人论世:
◆辛弃疾作为坚定的主战派,一生都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却处处被朝廷猜忌,排挤,打压,在任不到三十年,被弹劾了六次,贬谪和调动加起来有将近四十次。
◆因为写了太多“恨铁不成钢”的渴望朝廷收复失地的词作,四十一岁那年起,被罢免官职,闲居了十年。
◆做梦都在带兵打仗,等了二十多年,等到白发苍苍,等到仅存的主战派好友陈亮、朱熹都去世了,还是没有等到北伐的机会。
◆63岁,终于等到朝廷让他带兵北伐的命令,当他拼命筹措粮草训练士兵时,竟发现朝廷只是想利用他的名气,实际无一人听令于他,最后北伐彻底失败。
“欲说还休”为什么也是以叠句的方式呈现呢?
运用反复的手法,增强文章的语言美和结构美,与上片的叠句相呼应。
两个因果:因为统治者不允许他发表救国言论,因为他处处受排挤打压,报国无门,不便直言,愁也无法明说。
更主要原因:这一生抱负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知音难觅,无人理解,已是失望至极,说了又有何用呢?
明明要说愁,最后为何说起天气来了呢?
明确:这是一种言不由衷和故作轻松。一个“好个秋”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看似平静洒脱,实则深沉含蓄,最后变温婉,成悲凉。词人越是沉默不说,越是让人感到愁之沉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5.齐读词作,感受词人之悲凉心酸。
结语:历史一直在重演,英雄一直在落泪。南宋朝廷攻打金国失败后,杨万里在病中大骂:“奸臣佞作,以至于此。”于第二天病逝。陆游在悲痛中卧病三年,留下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而离开。而我们的辛弃疾,也是在悲愤中撑到了第二年,一天夜里大喊三声“杀贼”后去世。希望大家以后听到“辛弃疾”这个名字的时候,不仅是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还要记住他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是一个勇敢的民族英雄!
拓展学习:请自行朗读并结合注释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阅读推荐】 《鲜衣怒马少年时》
【作业】 背诵并默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