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个很快乐的人。孔子的快乐在于他有着正确的读书观。他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更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孔子的快乐在于他做事专注执着,心无旁鹜。
在《论语,述而》里有这样一段话:“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日:‘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段话的意思是:叶公曾问子路,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他这个人发愤用功的时候,可以忘记吃饭;快乐欢喜的时候,可以忘记忧愁,在这样快乐的人生里,不知不觉,生命已经垂垂老矣。”
孔子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快乐呢?
孔子的快乐在于不被物质生活所累,能够安然面对所处的任何环境。
孔子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弟子颜回是孔子经常夸赞的。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一条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样艰苦的生活,一般人肯定是要抱怨的,但颜回却自得其乐。孔子感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之所以对颜回赞示绝口,不仅仅是固为颜回能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更重要的是他能随遇而安。
孔子的快乐在于追求内心的安宁。有一次,孔子想到一个叫“九夷”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别人劝他,那是一个简陋的地方,他去了会受不了的。孔子认为只要是君子居住的,怎么可能简陋。孔子在内心的安宁中获得了人生的超越,获得了真正的大自在、大快乐。
孔子的快乐在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平淡闲适生活的热切向往与追求。
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我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听罢,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是的,能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不胜过一切?
孔子的快乐源于人生的大智慧、大醒悟,他一直在努力地创造快乐的生活,也一直生活在快乐之中。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但用自己的智慧带给世人许多快乐,还给世人指明了通向快乐幸福的先明之路。
标签:作文乐的有着是个快乐孔子很快在于850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