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渡虽说是个渡口,但它现在更像一个破旧的小村庄。除了一个满是岁月的小渡口和几排矮小的民房外再无别物。它们已在这里站立了几百年,看上去已老态龙钟。
桃花渡边有一条长长的大江,名叫桃江,水流湍急而又清澈,它流淌了千余年,侵染了恒古的诗韵,润了时光,柔了桃江。
桃花渡村口有个小卖部,老板叫“一把手”,听老一辈讲他是因为小时候贪玩,放鞭炮的时候炸断的一只手。因为身患残疾,他便在家门口开个小店,养家糊口。
受祖辈的影响,我从小学会了打算盘,所以经常会被小卖部的老板喊过去帮忙算账。在小卖部帮忙的时候,我经常听老板讲过去的事情。每当他讲故事时,他那眼睛散发着光彩,喜悦飞上眉梢,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他总是说那时的渡口有现在的十倍大,每天有数百艘货船从这里经过,村里的客栈全都住满了船客,渡口上全是站立的船夫,整夜村子里都灯火通明……有时候马帮的的帮客也会来这里买走一些上等的毛皮、茶叶、盐巴等物品。等马帮走后,孩子们就会寻着马蹄印在路上捡拾麻袋里面漏掉的盐巴,拿回家给家里用或者卖钱补贴家用。
他所讲述的桃花渡令我向往。他还说曾经桃花渡的年轻人常坐着商队的船离家闯天下,有的下南洋打拼,有的去黄河口做生意,但无论如何,他们离开一段时间后都会回到这个小小的渡口。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船转去了另外一条大河上走短途,桃花渡往来的船只越来越少。
所以长大后的我已不太相信“一把手”的话了。因为在我眼前,他所描述的桃花渡只是一座破旧的小村庄,所以我就经常和他唱反调。每每听到我反驳他,他都会倚在没包边角的柜台上,用没有残疾的那只手扣在脑袋后面,仰天长叹道:“现在的年轻崽都不回家咯,渡口的都慢慢荒废了,往日的繁华都不在了”。看着他这样,我竟涌起莫名的心酸。
春天,渡口边的柳树抽新芽了,水面上开来了一条小船,上面坐着两个年轻人。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做的是客栈生意,我赶紧跑到渡口边上,看看能不能拉点生意。趁着这个机会我把他们接回了客栈,父亲在院子里为两位年轻人泡了茶,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是对面山上搞地勘的,因为迷了路所以才走到了桃花渡来的。他们看时候不早了,就暂且住了下来。
傍晚时分,我带着两个年轻人到后山上散步,我给他们讲述了桃花渡往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趁着渡口那盏明灯,给他们指了指以前渡口的规模,两位年轻人见了唏嘘不已。其中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面朝古镇感叹道:“幸运的是桃花渡的人文历史保留的那么完好,不幸的是住在这里的人大多不关心那辉煌而灿烂的文化。”我心头一震,顿时觉得渡口原本清晰的灯光变得模糊起来。
考虑到我的学业,父母决定把我接回城里读书。在回城的前一晚,“一把手”带我到渡口边散步,我莫名有些感动。走在桃花渡的一排柳树旁,“一把手”再次给我讲起了桃花渡的故事,这次我只是静静地聆听着这桃花渡的声息。
江风带来阵阵凉意,我乘风再次走进了当年的桃花渡,船只络绎不绝,鸣笛声响于耳畔,就像小时候一样,听着他讲述着这里的过去。沿着他的声音,我从古到今走了一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桃花渡是有灵魂,有生命的。他是那么的伟大,又是那么的渺小。
指导老师:刘爱竹
教师点评
作者选取独特视角,从家乡一个渡口的变化去思考乡村的变化。同时,从文字中读出作者深刻的思想,他能更进一步,由此思考乡村文明的命运,在不经意间便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有深度的文字,应当被看见。这种青少年对社会文明的反思精神,值得被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