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画家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他画的墨竹,最为人们所称誉。
文与可是当时著名诗人苏东坡(即苏轼)的表哥,他俩关系非常亲密。文与可担任洋州太守的时候,曾经赠给苏东坡一幅“偃竹图”(画着横倒的竹子)。这幅画,作者自己也认为画得不错,他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丈之势!”苏东坡更是十分宝爱,一直收藏在身边。文与可逝世以后,苏东坡在曝晒书画的某日,见到这幅“偃竹”,想起表哥文与可,触发感情,写下了《文与可画筼筜〔yún-dāng〕谷偃竹记》。
筼筜,大竹;筼筜谷,地名,大概是盛产筼筜大竹的山谷之地。这地方就在洋州(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爱竹的文与可在那里当州官,自然很喜欢那地方。他曾在筼筜谷建筑一所亭子,名叫“披云亭”,常在亭子里和竹林里观赏游览、吟诗作画。苏东坡也曾应文与可之请,写了三十首关于洋州的诗,题为《洋州三十咏》,其中一首就是《筼筜谷》。
苏东坡的《筼筜谷》诗,是这样写的: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汉川,这里指汉水上游、洋州附近一带。箨龙,竹筍的别名(箨〔tuò〕是筍壳,也叫竹皮)。渭滨,渭水之滨,筼筜谷北瀕渭水。
这四句诗是说:汉水一带长长的竹子象蓬草一样不值钱,人们的斧子不会放过那些满地长出的竹筍;料想你这位清廉贫穷而又馋嘴的太守老爷,巴不得把千亩竹林整个吞下了。
苏东坡当时把这首诗寄给文与可。“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筍晚食”(文与可这天和夫人同游筼筜谷,带了些竹筍回来,烧煮以后,正吃晚饭),“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接到苏东坡的信,拆开一看,里面有一首诗,读后忍不住“噗”的发笑,把嘴里的饭喷得满桌子都是)。
上面所引“失笑喷饭满案”等原文,引自苏东坡《筼筜谷偃竹记》。“失笑喷饭”、“喷饭满案”或“令人喷饭”这个成语,因此有人认为始于苏东坡。其实,“喷饭”一词,在唐宋人笔记中并不少见。例如唐人赵璘的《因话录》就有“喷一口饭,直及龙颜”;宋人孙光宪的《北梦琐言》有“不觉失笑,喷饭满案”;宋僧惠洪的《冷斋夜话》也有“一座大笑,喷饭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