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诤章第十五
《谏诤章第十五》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做儿子、臣子的道理。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义,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注释】
若夫: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慈爱:指爱亲。慈,通常指上对下之爱,但也可指下对上之爱。
与:通“欤”(yú),句末语气词,表感叹或疑问语气。
天子有争臣七人:旧注说,天子的辅政大臣有三公、四辅,合在一起是七人。“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四辅”是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争臣,敢于直言规劝的臣僚。
诸侯有争臣五人:诸侯的辅政大臣五人,或说是三卿及内史、外史,合计五人。孔传说,五人是天子所任命的孤卿(天子派去辅佐诸侯的师、傅一类的官员)、三卿(指司马、司空、司徒)与上大夫。
大夫有争臣三人:大夫的家臣,主要有三人。孔传说,三人是家相(管家)、室老(家臣之长)、侧室(家臣)。
令名:好名声。令,善,美好。
【译文】
曾子说:“诸如爱亲、敬亲、安亲、扬名于后世等,已听过了老师的教诲,现在我想请教的是,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这可不可以称为孝呢?”孔子说:“这算是什么话呢!这算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七人,天子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失去天下;诸侯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五人,诸侯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亡国;大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家臣三人,大夫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丢掉封邑;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那么他就能保持美好的名声;父亲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那么他就不会陷入错误之中,干出不义的事情。所以,如果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做儿子的不能够不去劝谏;如果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做臣僚的不能够不去劝谏;面对不义的行为,一定要劝谏。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又哪里能算得上是孝呢!”
【解读】
谏诤,对尊者、长者或友人进行规劝。这一章叙述遇到君父有失误时,臣子应当谏诤的道理。《谏诤章》提出“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的原则,体现了其进步因素。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批评这些话“何其径直而且伤于激也”,说它不像《论语》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那样,“多少低徊曲折”!并且以此怀疑《孝经》是伪书。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它的意义。当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后,“当不义则争之”的进步原则便不再可能真正去实行了,取而代之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之类的说教。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