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靡”,形容精神不振。语出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高闲上人序》。
髙闲上人是个和尚,能写草书,唐宣宗曾召见过他,后来回归故乡湖州(在今浙江吴兴)开元寺。韩愈在这篇文章中评论了髙闲的草书。他认为书法家要有充沛的精神和丰富的感情,能“有动于心”,“则其气勇决而技必精”。他指出高闲的不足之处,就在这里。“其为心,泊然无所起,其于世,淡然无所嗜”;以这样的精神状态从事书法艺术,以致“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最后,韩愈鼓励高闲向书法家张旭学习,要深“得其心”,不要仅“逐其迹”,一定能学好。
《宋史•杨时传》载,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多才而不被重用。有宋朝使者出访高丽(今朝鲜),髙丽王问及龟山近况,使者回来奏报之后,才去请他出来当个秘书郎,又升为著作郎。那时北方领土已被金兵占去大片,昏庸的皇帝宋徽宗,只頋宫廷享受,不管百姓死活,把抗拒金兵的大事,全交给了童贯。这童贯权势甚大,而品德全无,身为元帅,只知谎报军情,冒功领赏。结果金兵大举南下,直逼国都汴京,(汴〔biàn〕,今河南开封)。徽宗和大臣们慌做一团,纷纷准备迁都逃避。
这时,杨时严正提出,“目前形势如同柴草堆烧着了火一样的危急了,我们应当奋发自励,行动起来,以鼓舞士气,稳定民心,坚持抗金到底。如果仍是怯弱不前,委靡不振,那就完了!”
杨时的这番话,虽然促使朝廷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使汴京危局暂时缓和。但是后来还是被金兵攻破,徽宗当了俘虏。
“委靡不振”,亦作“萎靡不振”,形容意志消沉,精神颓唐。